東北亞和北半球冬季高空切斷冷渦與中國極端低溫事件的聯(lián)系
發(fā)布時間:2022-12-22 19:26
利用美國國家環(huán)境預(yù)測中心/國家大氣研究中心再分析資料和美國氣候預(yù)測中心冬季逐日溫度資料,通過機器自動識別和目視相結(jié)合的方法,研究了北半球冬季500 hPa冷渦分布特征,并基于信息流因果論方法,揭示了東北亞冷渦活動與北半球其他活動區(qū)冷渦以及中國冬季極端低溫事件的聯(lián)系。根據(jù)冷渦活動天數(shù)隨經(jīng)度的變化,劃分了4個活動頻繁區(qū),發(fā)現(xiàn)北半球冬季冷渦活動頻率從大到小分別為大西洋-歐洲區(qū)(37.7%)、北太平洋區(qū)(22.35%)、東北亞區(qū)(20.95%)和北美-格陵蘭區(qū)(13.77%)。北美-格陵蘭區(qū)冷渦平均中心強度最強(493 dagpm),大西洋-歐洲區(qū)最弱(514 dagpm)。年際尺度上,東北亞區(qū)冷渦活動具有相對獨立性,只有1月北美-格陵蘭區(qū)冷渦活動天數(shù)變化在一定程度上是2月東北亞冷渦活動天數(shù)變化的原因。冷渦強年的動力學(xué)特征分析表明,東北亞區(qū)和北美-格陵蘭區(qū)冷渦與北大西洋濤動正位相密切相聯(lián),北太平洋區(qū)冷渦則與北太平洋濤動正位相有聯(lián)系,大西洋-歐洲區(qū)冷渦則對應(yīng)北大西洋濤動和北太平洋濤動負位相。東北亞冷渦與中國極端低溫聯(lián)系密切,通過聚類分析界定了4類極端低溫事件,發(fā)現(xiàn)東北-華北類、北方類和中東部類極...
【文章頁數(shù)】:1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echanisms for the Form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 and Its Activities and Impacts: An Overview[J]. 廉毅,沈柏竹,李尚鋒,劉剛,楊旭.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6(06)
[2]5~8月東北冷渦客觀識別分類及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特征分析[J]. 劉剛,廉毅,顏鵬程,曾宇星,楊旭,曹玲. 地理科學(xué). 2015(08)
[3]前冬北半球環(huán)狀模對春季中國東部北方地區(qū)極端低溫的影響[J]. 尹姍,馮娟,李建平. 氣象學(xué)報. 2013(01)
[4]東北冷渦低頻活動特征及背景環(huán)流[J]. 謝作威,布和朝魯. 氣象學(xué)報. 2012(04)
[5]東北初夏極端低溫事件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機理分析[J]. 李尚鋒,廉毅,陳圣波,孫欽宏,姚耀顯. 地理科學(xué). 2012(06)
[6]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xtensive and Persistent Extreme Cold Events in China[J]. BUEH Cholaw.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05)
[7]2009年中國東北夏季低溫及其與前期海氣系統(tǒng)變化的聯(lián)系[J]. 沈柏竹,劉實,廉毅,封國林,李尚鋒,龔志強. 氣象學(xué)報. 2011(02)
[8]東北冷渦及其氣候影響[J]. 胡開喜,陸日宇,王東海. 大氣科學(xué). 2011(01)
[9]初夏東北冷渦活動異常與北半球環(huán)流低頻變化[J]. 廉毅,布和朝魯,謝作威,沈柏竹,李尚鋒. 大氣科學(xué). 2010(02)
[10]東北冷渦的“氣候效應(yīng)”及其對梅雨的影響[J]. 何金海,吳志偉,江志紅,苗春生,韓桂榮. 科學(xué)通報. 2006(23)
本文編號:3723896
【文章頁數(shù)】:18 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Mechanisms for the Formation of Northeast China Cold Vortex and Its Activities and Impacts: An Overview[J]. 廉毅,沈柏竹,李尚鋒,劉剛,楊旭. Journal of Meteorological Research. 2016(06)
[2]5~8月東北冷渦客觀識別分類及北半球大氣環(huán)流特征分析[J]. 劉剛,廉毅,顏鵬程,曾宇星,楊旭,曹玲. 地理科學(xué). 2015(08)
[3]前冬北半球環(huán)狀模對春季中國東部北方地區(qū)極端低溫的影響[J]. 尹姍,馮娟,李建平. 氣象學(xué)報. 2013(01)
[4]東北冷渦低頻活動特征及背景環(huán)流[J]. 謝作威,布和朝魯. 氣象學(xué)報. 2012(04)
[5]東北初夏極端低溫事件的空間分布特征及其成因機理分析[J]. 李尚鋒,廉毅,陳圣波,孫欽宏,姚耀顯. 地理科學(xué). 2012(06)
[6]The Defini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Extensive and Persistent Extreme Cold Events in China[J]. BUEH Cholaw.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1(05)
[7]2009年中國東北夏季低溫及其與前期海氣系統(tǒng)變化的聯(lián)系[J]. 沈柏竹,劉實,廉毅,封國林,李尚鋒,龔志強. 氣象學(xué)報. 2011(02)
[8]東北冷渦及其氣候影響[J]. 胡開喜,陸日宇,王東海. 大氣科學(xué). 2011(01)
[9]初夏東北冷渦活動異常與北半球環(huán)流低頻變化[J]. 廉毅,布和朝魯,謝作威,沈柏竹,李尚鋒. 大氣科學(xué). 2010(02)
[10]東北冷渦的“氣候效應(yīng)”及其對梅雨的影響[J]. 何金海,吳志偉,江志紅,苗春生,韓桂榮. 科學(xué)通報. 2006(23)
本文編號:37238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7238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