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模擬的氣溫漂移趨勢及其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10-20 13:26
模式對現(xiàn)在或20世紀(jì)氣候變化的模擬往往采用工業(yè)革命前控制試驗(控制試驗或PICTL)的模擬結(jié)果作為初值,因此,控制試驗(PICTL)中是否存在明顯的氣候漂移將直接影響模式對全球變暖的模擬。本文評估了27個CMIP5模式模擬的氣溫長期漂移趨勢及其對全球變暖和內(nèi)部變率模擬的影響。主要結(jié)論如下: 對大部分模式而言,全球平均氣溫的長期漂移趨勢都很。ǎ0.06℃/100a)。但是,3個模式(GFDL-CM3、HadGEM2-CC和IPSL-CM5B-LR)存在明顯的氣候漂移。氣溫長期漂移趨勢最明顯的區(qū)域位于40°N以北的白令海峽、格陵蘭島和拉布拉多海周圍的北大西洋、北冰洋、55°S-75°S緯度范圍內(nèi)的南大洋以及400S以南的南極洲。在這些長期趨勢較明顯的區(qū)域,模式間模擬的趨勢存在明顯差異。大氣層頂向上長波輻射和向上短波輻射共同影響氣溫的長期變化。另外,積分時間越長,中高緯深層海洋得到有效調(diào)整,氣溫的長期漂移趨勢越小。 對大部分模式而言,全球平均氣溫的長期漂移趨勢對1901-2005年間氣溫的趨勢影響較。ǎ10%)。在50°S-65°S緯度帶內(nèi)的南大洋,40°N以北的北大西洋和北...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相關(guān)研究進(jìn)展
1.2.1 模式的氣候漂移
1.2.2 全球氣候系統(tǒng)模式對全球變暖的模擬
1.3 研究內(nèi)容
1.4 章節(jié)安排
第二章 資料和方法
2.1 CMIP5試驗和數(shù)據(jù)簡介
2.2 方法簡介
第三章 CMIP5模式模擬的氣溫長期漂移趨勢
3.1 引言
3.2 工業(yè)革命前控制試驗氣溫長期變化的時間特征
3.2.1 整個積分時段氣溫的長期變化趨勢
3.2.2 其它不同時期氣溫的長期趨勢
3.3 工業(yè)革命前控制試驗氣溫長期變化的空間特征
3.3.1 不同區(qū)域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
3.3.2 氣溫長期趨勢的空間分布特征
3.4 工業(yè)革命前控制試驗氣溫長期變化的可能原因
3.4.1 氣溫長期變化與大氣層頂輻射通量的關(guān)系
3.4.2 氣溫長期變化與積分時間和深層海溫的關(guān)系
3.5 小結(jié)
第四章 模式的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變暖模擬的影響
4.1 引言
4.2 1901-2005年氣溫的變化特征
4.2.1 全球平均氣溫的演變特征及回報技巧
4.2.2 氣溫趨勢變化的空間特征
4.3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變暖模擬的影響
4.3.1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平均氣溫氣候趨勢的影響
4.3.2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變暖空間特征的影響
4.4 氣溫的長期變化和熱通量的關(guān)系
4.4.1 氣溫傾向與大氣層頂輻射通量的相關(guān)性
4.4.2 氣溫傾向與地球表面熱通量的相關(guān)性
4.5 結(jié)論
第五章 模式的氣溫漂移趨勢對內(nèi)部變率模擬的影響
5.1 引言
5.2 不同時間尺度氣溫的內(nèi)部變率
5.2.1 全球平均氣溫的內(nèi)部變率
5.2.2 氣溫內(nèi)部變率的空間特征
5.3 氣溫漂移趨勢對內(nèi)部變率模擬的影響
5.3.1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平均氣溫內(nèi)部變率的影響
5.3.2 氣溫漂移趨勢對內(nèi)部變率空間特征的影響
5.4 小結(jié)
第六章 全文總結(jié)
6.1 總結(jié)
6.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Spectral Version 2: FGOALS-s2[J]. 包慶,林鵬飛,周天軍,劉屹岷,俞永強(qiáng),吳國雄,何編,何杰,李立娟,李劍東,李陽春,劉海龍,喬方利,宋振亞,王斌,王軍,王鵬飛,王曉聰,王在志,吳波,吳統(tǒng)文,徐永福,于海洋,趙偉,鄭偉鵬,周林炯.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3)
[2]Long-term Behaviors of Two Versions of FGOALS2 in Preindustrial Control Simulations with Implications for 20th Century Simulations[J]. 林鵬飛,劉海龍,俞永強(qiáng),周天軍.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3)
[3]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Grid-point Version 2: FGOALS-g2[J]. 李立娟,林鵬飛,俞永強(qiáng),王斌,周天軍,劉利,劉驥平,包慶,徐世明,黃文譽(yù),夏坤,普業(yè),董理,申思,劉屹岷,胡寧,劉咪咪,孫文奇,史湘軍,鄭偉鵬,吳波,宋米榮,劉海龍,張學(xué)洪,吳國雄,薛巍,黃小猛,楊廣文,宋振亞,喬方利.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3)
[4]一個較高分辨率的基于通量訂正的海-氣耦合環(huán)流模式的設(shè)計和性能評估[J]. 薛洪斌,楊玉震,楊金波,趙艷玲,宋樹剛. 海洋預(yù)報. 2013(01)
[5]How Well does BCCCSM1.1 Reproduce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Change over China?[J]. XIN Xiao-Ge,WU Tong-Wen,LI Jiang-Long,WANG Zai-Zhi,LI Wei-Ping,WU Fang-Hu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3(01)
[6]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中對不確定性的處理方法[J]. Martin R.Manning,戴曉蘇. 氣候變化研究進(jìn)展. 2006(05)
[7]區(qū)域氣候模式對溫室效應(yīng)引起的中國地區(qū)氣候變化的數(shù)值模擬(英文)[J]. 高學(xué)杰 ,趙宗慈 ,丁一匯 ,黃榮輝 ,Filippo Giorg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1(06)
[8]海氣耦合環(huán)流模式及耦合技術(shù)的研究[J]. 閔錦忠,孫照渤,朱偉軍. 南京氣象學(xué)院學(xué)報. 2000(03)
[9]關(guān)于海氣耦合模式氣候漂移及敏感性的一點探討[J]. 陳克明,金向澤,張學(xué)洪. 海洋學(xué)報(中文版). 1997(02)
碩士論文
[1]多全球模式對中國區(qū)域氣候的模擬評估和預(yù)估[D]. 馮婧.南京信息工程大學(xué) 2012
本文編號:3694602
【文章頁數(shù)】:73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研究目的和意義
1.2 相關(guān)研究進(jìn)展
1.2.1 模式的氣候漂移
1.2.2 全球氣候系統(tǒng)模式對全球變暖的模擬
1.3 研究內(nèi)容
1.4 章節(jié)安排
第二章 資料和方法
2.1 CMIP5試驗和數(shù)據(jù)簡介
2.2 方法簡介
第三章 CMIP5模式模擬的氣溫長期漂移趨勢
3.1 引言
3.2 工業(yè)革命前控制試驗氣溫長期變化的時間特征
3.2.1 整個積分時段氣溫的長期變化趨勢
3.2.2 其它不同時期氣溫的長期趨勢
3.3 工業(yè)革命前控制試驗氣溫長期變化的空間特征
3.3.1 不同區(qū)域平均氣溫的變化趨勢
3.3.2 氣溫長期趨勢的空間分布特征
3.4 工業(yè)革命前控制試驗氣溫長期變化的可能原因
3.4.1 氣溫長期變化與大氣層頂輻射通量的關(guān)系
3.4.2 氣溫長期變化與積分時間和深層海溫的關(guān)系
3.5 小結(jié)
第四章 模式的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變暖模擬的影響
4.1 引言
4.2 1901-2005年氣溫的變化特征
4.2.1 全球平均氣溫的演變特征及回報技巧
4.2.2 氣溫趨勢變化的空間特征
4.3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變暖模擬的影響
4.3.1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平均氣溫氣候趨勢的影響
4.3.2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變暖空間特征的影響
4.4 氣溫的長期變化和熱通量的關(guān)系
4.4.1 氣溫傾向與大氣層頂輻射通量的相關(guān)性
4.4.2 氣溫傾向與地球表面熱通量的相關(guān)性
4.5 結(jié)論
第五章 模式的氣溫漂移趨勢對內(nèi)部變率模擬的影響
5.1 引言
5.2 不同時間尺度氣溫的內(nèi)部變率
5.2.1 全球平均氣溫的內(nèi)部變率
5.2.2 氣溫內(nèi)部變率的空間特征
5.3 氣溫漂移趨勢對內(nèi)部變率模擬的影響
5.3.1 氣溫漂移趨勢對全球平均氣溫內(nèi)部變率的影響
5.3.2 氣溫漂移趨勢對內(nèi)部變率空間特征的影響
5.4 小結(jié)
第六章 全文總結(jié)
6.1 總結(jié)
6.2 不足與展望
參考文獻(xiàn)
致謝
【參考文獻(xiàn)】:
期刊論文
[1]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Spectral Version 2: FGOALS-s2[J]. 包慶,林鵬飛,周天軍,劉屹岷,俞永強(qiáng),吳國雄,何編,何杰,李立娟,李劍東,李陽春,劉海龍,喬方利,宋振亞,王斌,王軍,王鵬飛,王曉聰,王在志,吳波,吳統(tǒng)文,徐永福,于海洋,趙偉,鄭偉鵬,周林炯.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3)
[2]Long-term Behaviors of Two Versions of FGOALS2 in Preindustrial Control Simulations with Implications for 20th Century Simulations[J]. 林鵬飛,劉海龍,俞永強(qiáng),周天軍.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3)
[3]The Flexible Global Ocean-Atmosphere-Land System Model, Grid-point Version 2: FGOALS-g2[J]. 李立娟,林鵬飛,俞永強(qiáng),王斌,周天軍,劉利,劉驥平,包慶,徐世明,黃文譽(yù),夏坤,普業(yè),董理,申思,劉屹岷,胡寧,劉咪咪,孫文奇,史湘軍,鄭偉鵬,吳波,宋米榮,劉海龍,張學(xué)洪,吳國雄,薛巍,黃小猛,楊廣文,宋振亞,喬方利.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13(03)
[4]一個較高分辨率的基于通量訂正的海-氣耦合環(huán)流模式的設(shè)計和性能評估[J]. 薛洪斌,楊玉震,楊金波,趙艷玲,宋樹剛. 海洋預(yù)報. 2013(01)
[5]How Well does BCCCSM1.1 Reproduce the 20th Century Climate Change over China?[J]. XIN Xiao-Ge,WU Tong-Wen,LI Jiang-Long,WANG Zai-Zhi,LI Wei-Ping,WU Fang-Hua.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Science Letters. 2013(01)
[6]IPCC第四次評估報告中對不確定性的處理方法[J]. Martin R.Manning,戴曉蘇. 氣候變化研究進(jìn)展. 2006(05)
[7]區(qū)域氣候模式對溫室效應(yīng)引起的中國地區(qū)氣候變化的數(shù)值模擬(英文)[J]. 高學(xué)杰 ,趙宗慈 ,丁一匯 ,黃榮輝 ,Filippo Giorgi.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2001(06)
[8]海氣耦合環(huán)流模式及耦合技術(shù)的研究[J]. 閔錦忠,孫照渤,朱偉軍. 南京氣象學(xué)院學(xué)報. 2000(03)
[9]關(guān)于海氣耦合模式氣候漂移及敏感性的一點探討[J]. 陳克明,金向澤,張學(xué)洪. 海洋學(xué)報(中文版). 1997(02)
碩士論文
[1]多全球模式對中國區(qū)域氣候的模擬評估和預(yù)估[D]. 馮婧.南京信息工程大學(xué) 2012
本文編號:369460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69460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