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2018年6月19~20日景德鎮(zhèn)大暴雨過程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1-12 22:49
  本文利用實況、天氣形勢、衛(wèi)星云圖、雷達回波拼圖等資料,對景德鎮(zhèn)6月19日~20日大暴雨過程成因進行特征分析。結果表明:在不利的高空形勢下,925h Pa上的渦旋和切變線是此次過程的主要影響系統(tǒng)和動力條件。充足的水汽條件及地面倒槽內的熱力、動力擾動促發(fā)了此次大暴雨的發(fā)生。高空不冷、風速不大,即高空動能不強,不利于雷暴大風的出現(xiàn),而風垂直切變小,對冰雹成長不利。地面溫度高導致了熱雷雨出現(xiàn),而對流旺盛,回波頂高達14km,降水效率高,多地1~2h強降水導致暴雨。云圖中β云團合并導致強降水產生,雷達上回波強度45~55d Bz的強回波團的移動造成短時暴雨的發(fā)生。 

【文章來源】:河北農機. 2020,(07)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2018年6月19~20日景德鎮(zhèn)大暴雨過程分析


2018年6月19日14時至20日08時江西。╝)和景德鎮(zhèn)(b)累計降水量圖

云圖,地面,云圖,低壓


19日08時地面圖上(圖略),在西藏地區(qū)有一深厚的低壓環(huán)流,環(huán)流中心在西藏中部,中心值低至987.5hPa,低壓環(huán)流外圍,湖南、江西北部分裂出另一個中心值為1000hPa低壓閉合系統(tǒng)。重慶中部、湖南中北部、江西北部處在低壓環(huán)流東側的倒槽中。11時地面圖上,低壓環(huán)流分裂出兩個中心,西藏中部的低值中心位置少變,另一個在西藏東部。其形勢變化不大。14時地面圖上,地面倒槽范圍變窄,閉合低壓系統(tǒng)消失,17時地面圖上與14時形勢變化不大,疊加上紅外衛(wèi)星云圖,看出地面倒槽內,湖南中部、江西中北部、浙江北部分布著東北-西南向的帶狀對流云團。帶狀對流云團附近為33~35度的高溫,而倒槽南北側溫度都低于30度。19日20時地面圖上,倒槽范圍變大,最北段發(fā)展至東海上,江西中北部重新形成1000hPa的低壓閉合系統(tǒng)。倒槽內帶狀對流云團結構更為完整,已經發(fā)展成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MCS),MCS云團附近溫度30~32℃,高于其他地區(qū)的溫度。再結合19日20時925hPa上(圖2d)的天氣系統(tǒng),MCS云團的走勢大致與渦旋中伸出的切變線重合。這就說明,景德鎮(zhèn)發(fā)生的這次大暴雨過程,主要是由低層系統(tǒng)引起的,925hPa上的渦旋與切變線是此次過程的動力系統(tǒng),地面倒槽內地面溫度高于其他地區(qū)的熱力擾動造成對流的發(fā)展。

紅外云圖,紅外云圖,云團,景德鎮(zhèn)


圖4為6月19日19時~20日06時FY2G的IR1云圖,呈現(xiàn)了造成景德鎮(zhèn)市暴雨-大暴雨發(fā)生的云圖的演變情況。從19時的紅外云圖上可以看出:地面倒槽內經過江西中部的中尺度對流云團,在其西北部南昌附近分裂出小塊對流云團,在以后的分析中就標記此云團為A;在安徽銅陵附近有對流云團初生成,標記此云團為云團B。20時,云團A和云團B及江西中部的中尺度對流云團仍在不斷發(fā)展,余江的云頂亮溫低至192.4K。21時,隨著925hPa渦旋的東南向移動及高空的西北氣流影響,云團B從西北向東南方向發(fā)展移動;云團A則隨著地面倒槽的東伸而東移。22時,云團B已移至景德鎮(zhèn)北部,云頂亮溫梯度加大,東至的云頂亮溫達到195.15K,云團A東移至鄱陽湖一帶。23時,云團A、B進一步發(fā)展,并出現(xiàn)合并的趨勢,此時浮梁北部已經出現(xiàn)降水。20日0時,云團A和B在景德鎮(zhèn)中北部合并形成一塊新的中尺度對流云團C,此時浮梁的云頂亮溫低至195.15K,云團C從0時至2時從南至北影響景德鎮(zhèn)中北部。亦是景德鎮(zhèn)中北部地區(qū)降水的最強時段,0至1時浮梁縣鵝湖鎮(zhèn)小時雨強高達83.5毫米。20日2時鄱陽湖地區(qū)又新分裂出一小塊對流云團D,3時云團D東移發(fā)展,在景德鎮(zhèn)樂平與云團C合并,浮梁、景德鎮(zhèn)、樂平的云頂亮溫分別為217.13K、194.74K、192.2K。此后至06時,新合成的中尺度對流云團依次影響景德鎮(zhèn)的中南部。從云圖的演變推斷:A、B、C、D云團在景德鎮(zhèn)的合并發(fā)展,是由925hPa渦旋、切變線和地面倒槽共同作用引起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江西省汛期暴雨時空分布及區(qū)域性暴雨分區(qū)[J]. 孫素琴,許愛華,鄭婧,陳翔翔,馬鋒敏.  氣象與減災研究. 2016(02)
[2]江西省一次短歷時暖區(qū)暴雨中尺度結構及發(fā)生維持機制分析[J]. 陳云輝,金米娜,許愛華.  氣象與減災研究. 2015(03)
[3]2013年5月14—16日江西暴雨過程成因及非常規(guī)資料特征分析[J]. 陳娟,尹潔,陳云輝,何文.  氣象與減災研究. 2014(01)
[4]江西“06.19”強降水天氣成因及中尺度特征分析[J]. 陳云輝,蔡菁,支樹林.  氣象與減災研究. 2011(02)
[5]一次冷鋒南側對流性暴雨診斷分析[J]. 尹潔,吳靜,曹曉崗,陳云輝.  氣象. 2009(11)
[6]江西省汛期暴雨氣候特點及預報方法綜合分析[J]. 金米娜.  氣象與減災研究. 2009(01)
[7]淺述江西暴雨的四大特征[J]. 劉福茂.  江西農業(yè)科技. 2004(03)
[8]江西突發(fā)性暴雨預報分析[J]. 李玉芳.  江西氣象科技. 1994(02)



本文編號:3491786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491786.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ccaa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