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南中尺度山地對對流作用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11 13:37
我國浙江省位于中緯度沿海地區(qū),東南部地形以中低山脈為主,夏季常遭受強對流災害影響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和人員傷亡。本文利用2012年7月5日發(fā)生于浙南西南-東北走向的洞宮山脈地區(qū)的典型山地短颮線強對流天氣過程,采用多普勒資料和自動觀測站資料開展了實況分析,并借助中尺度數值模式WRF對該過程進行了數值模擬試驗,尋找其發(fā)生于山地對流的中尺度條件和特征,個例的研究結果取得了較為滿意的結果。針對類似于“0705”個例的對流事件,利用溫州多普勒雷達資料對2012-2014年7月洞宮山脈地區(qū)的短時、源發(fā)的颮線或短帶狀的對流性事件進行統(tǒng)計,將93個樣本進行分類成四種類型短期氣候型、剔除臺風型、有對流型、無天氣型,分別進行模擬,得到了基本滿意的結果。本文通過多個高分辨率模擬結果并結合實況數據得到沿海山地對流事件的發(fā)生發(fā)展條件: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西進至浙江地區(qū),中層有微弱的南下冷空氣,低層是持續(xù)的西南氣流帶來的暖濕氣流,這種配置易在浙南地區(qū)形成不穩(wěn)定層結,此時,當底層的西南氣流與海上來的東南氣流同時加大時,兩股氣流在洞宮山脈處輻合上升,形成對流云,沿著山脈的對流單體在西南風作用下向東北方向移動并逐漸合并成...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2012年7月5日實況圖
主要為模式的動力框架、物理過程等)、驅動層(Driver?Layer,主要進行模式的初始化、??積分和并行計算等)及中間層(Mediation?Layer,是模式層和驅動層之間的接口),WRF??的具體的流程W及具有的其他功能模塊如圖2.2所示。WRF使用了?Fortran90編輯器和??NdCDF文件系統(tǒng),水平方向采用Arakawa-G坐標,垂直方向提供了高度坐標(Eulerian?height??coordinate巧日質量坐標(Eulerian?mass?coordinate)兩種選擇。WRF中的網格分辨率為1-lOkm,??采用了較好的地形數據,能有效模擬地形區(qū)域的強對流天氣。??WRF?Modeling?Sys化m?Flow?Chart??WRF?Port-??tmemai?p*proces8ln。?WRF?Modal?Processin。‘??Data?source?Syttem?/?^?"sunllatlon??I?Wiemative?I??ideal?Data? ̄IDV??加?S?化記」?2D:?H.II?Q,a,? ̄- ̄ ̄??Squall?A?Seatyeeza??朽。化。帕可??1???3己論r;…直S?WP卵??I?ObS?Da巧?I?■?■?-?Surface?Fire?anti??Tropical?Storm??1,?WRFOA?ik?Global:?rwkjsuaru?■???NCL??廠,一1?*?)=;??O的如。?"AFWPOU????-,-J?
主要為模式的動力框架、物理過程等)、驅動層(Driver?Layer,主要進行模式的初始化、??積分和并行計算等)及中間層(Mediation?Layer,是模式層和驅動層之間的接口),WRF??的具體的流程W及具有的其他功能模塊如圖2.2所示。WRF使用了?Fortran90編輯器和??NdCDF文件系統(tǒng),水平方向采用Arakawa-G坐標,垂直方向提供了高度坐標(Eulerian?height??coordinate巧日質量坐標(Eulerian?mass?coordinate)兩種選擇。WRF中的網格分辨率為1-lOkm,??采用了較好的地形數據,能有效模擬地形區(qū)域的強對流天氣。??WRF?Modeling?Sys化m?Flow?Chart??WRF?Port-??tmemai?p*proces8ln。?WRF?Modal?Processin!??Data?source?Syttem?/?^?"sunllatlon??I?Wiemative?I??ideal?Data? ̄IDV??加?S?化記」?2D:?H.II?Q,a,? ̄- ̄ ̄??Squall?A?Seatyeeza??朽;E量??1???3己論r;…直S?WP卵??I?ObS?Da巧?I?■?■?-?Surface?Fire?anti??Tropical?Storm??1,?WRFOA?ik?Global:?rwkjsuaru?■???NCL??廠,一1?*?)=;??O的如。?"AFWPOU????-,-J?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寧波海霧特征和預報著眼點[J]. 周福,錢燕珍,金靚,孫軍波. 氣象. 2015(04)
[2]2012年7月發(fā)生于浙南山地的短颮線過程研究[J]. 黎慧琦,張瑩,朱佩君,蘇濤,尹金方,翟國慶. 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4(04)
[3]一次淮河流域梅雨鋒暴雨的大別山地形敏感性試驗[J]. 郭蕊,苗春生,張楠. 大氣科學學報. 2013(05)
[4]江南南部初夏汛期降水特征Ⅰ:降水集中期及其變化[J]. 苗長明,郭品文,丁一匯,樊高峰,劉櫻. 大氣科學學報. 2013(04)
[5]新一代天氣雷達災害性天氣監(jiān)測能力分析及未來發(fā)展[J]. 李柏,古慶同,李瑞義,曹俊武,王旭. 氣象. 2013(03)
[6]1971—2000年我國東部地區(qū)雷暴、冰雹、雷暴大風發(fā)生頻率的變化[J]. 余蓉,張小玲,李國平,高倩. 氣象. 2012(10)
[7]近30年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時空特征分析[J]. 楊彩虹,薛存金,季民.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2(05)
[8]基于靜止衛(wèi)星紅外云圖的MCS自動識別與追蹤[J]. 費增坪,王洪慶,張焱,宋帥,劉家峻,鄭永光. 應用氣象學報. 2011(01)
[9]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東退與東風帶擾動關系的合成診斷分析[J]. 張琴,姚秀萍,壽紹文. 大氣科學. 2011(01)
[10]基于雷達和自動站資料研究風暴演變規(guī)律[J]. 徐亞欽,翟國慶,黃旋旋,朱佩君,何斌,沈杭鋒. 大氣科學. 2011(01)
本文編號:3393096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65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2.12012年7月5日實況圖
主要為模式的動力框架、物理過程等)、驅動層(Driver?Layer,主要進行模式的初始化、??積分和并行計算等)及中間層(Mediation?Layer,是模式層和驅動層之間的接口),WRF??的具體的流程W及具有的其他功能模塊如圖2.2所示。WRF使用了?Fortran90編輯器和??NdCDF文件系統(tǒng),水平方向采用Arakawa-G坐標,垂直方向提供了高度坐標(Eulerian?height??coordinate巧日質量坐標(Eulerian?mass?coordinate)兩種選擇。WRF中的網格分辨率為1-lOkm,??采用了較好的地形數據,能有效模擬地形區(qū)域的強對流天氣。??WRF?Modeling?Sys化m?Flow?Chart??WRF?Port-??tmemai?p*proces8ln。?WRF?Modal?Processin。‘??Data?source?Syttem?/?^?"sunllatlon??I?Wiemative?I??ideal?Data? ̄IDV??加?S?化記」?2D:?H.II?Q,a,? ̄- ̄ ̄??Squall?A?Seatyeeza??朽。化。帕可??1???3己論r;…直S?WP卵??I?ObS?Da巧?I?■?■?-?Surface?Fire?anti??Tropical?Storm??1,?WRFOA?ik?Global:?rwkjsuaru?■???NCL??廠,一1?*?)=;??O的如。?"AFWPOU????-,-J?
主要為模式的動力框架、物理過程等)、驅動層(Driver?Layer,主要進行模式的初始化、??積分和并行計算等)及中間層(Mediation?Layer,是模式層和驅動層之間的接口),WRF??的具體的流程W及具有的其他功能模塊如圖2.2所示。WRF使用了?Fortran90編輯器和??NdCDF文件系統(tǒng),水平方向采用Arakawa-G坐標,垂直方向提供了高度坐標(Eulerian?height??coordinate巧日質量坐標(Eulerian?mass?coordinate)兩種選擇。WRF中的網格分辨率為1-lOkm,??采用了較好的地形數據,能有效模擬地形區(qū)域的強對流天氣。??WRF?Modeling?Sys化m?Flow?Chart??WRF?Port-??tmemai?p*proces8ln。?WRF?Modal?Processin!??Data?source?Syttem?/?^?"sunllatlon??I?Wiemative?I??ideal?Data? ̄IDV??加?S?化記」?2D:?H.II?Q,a,? ̄- ̄ ̄??Squall?A?Seatyeeza??朽;E量??1???3己論r;…直S?WP卵??I?ObS?Da巧?I?■?■?-?Surface?Fire?anti??Tropical?Storm??1,?WRFOA?ik?Global:?rwkjsuaru?■???NCL??廠,一1?*?)=;??O的如。?"AFWPOU????-,-J?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寧波海霧特征和預報著眼點[J]. 周福,錢燕珍,金靚,孫軍波. 氣象. 2015(04)
[2]2012年7月發(fā)生于浙南山地的短颮線過程研究[J]. 黎慧琦,張瑩,朱佩君,蘇濤,尹金方,翟國慶. 浙江大學學報(理學版). 2014(04)
[3]一次淮河流域梅雨鋒暴雨的大別山地形敏感性試驗[J]. 郭蕊,苗春生,張楠. 大氣科學學報. 2013(05)
[4]江南南部初夏汛期降水特征Ⅰ:降水集中期及其變化[J]. 苗長明,郭品文,丁一匯,樊高峰,劉櫻. 大氣科學學報. 2013(04)
[5]新一代天氣雷達災害性天氣監(jiān)測能力分析及未來發(fā)展[J]. 李柏,古慶同,李瑞義,曹俊武,王旭. 氣象. 2013(03)
[6]1971—2000年我國東部地區(qū)雷暴、冰雹、雷暴大風發(fā)生頻率的變化[J]. 余蓉,張小玲,李國平,高倩. 氣象. 2012(10)
[7]近30年西北太平洋熱帶氣旋時空特征分析[J]. 楊彩虹,薛存金,季民. 地球信息科學學報. 2012(05)
[8]基于靜止衛(wèi)星紅外云圖的MCS自動識別與追蹤[J]. 費增坪,王洪慶,張焱,宋帥,劉家峻,鄭永光. 應用氣象學報. 2011(01)
[9]梅雨期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異常東退與東風帶擾動關系的合成診斷分析[J]. 張琴,姚秀萍,壽紹文. 大氣科學. 2011(01)
[10]基于雷達和自動站資料研究風暴演變規(guī)律[J]. 徐亞欽,翟國慶,黃旋旋,朱佩君,何斌,沈杭鋒. 大氣科學. 2011(01)
本文編號:339309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39309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