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冷空氣入侵臺風“海棠”殘余低壓引發(fā)的華北地區(qū)大暴雨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21:39
利用地面逐小時觀測資料、NCEP/NCAR (1°×1°)再分析資料、FY-2F衛(wèi)星加密觀測(6 min分辨率)的云頂亮溫(TBB)和常規(guī)觀測資料,對1710號臺風"海棠"殘余低壓北上與冷空氣結合導致華北東部大暴雨天氣過程進行分析。結果表明:(1)該華北東部大暴雨過程分為兩個主要時段,2017年8月1日23時—2日20時(北京時)華北東南部暴雨,由臺風殘余低壓產生,8月2日20時—3日11時華北東北部暴雨,是由減弱變性的臺風環(huán)流與西風槽東移帶來的干冷空氣結合進而導致新生氣旋和低渦產生引起。(2) 8月2日20時,臺風與冷空氣逐漸結合,干冷空氣從對流層中高層進入變性臺風北部,造成位渦下傳,進而導致對流層低層形成低渦、地面形成新生氣旋,同時激發(fā)出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系統(tǒng)穩(wěn)定發(fā)展并緩慢向東北方向移動,導致持續(xù)近5 h的短時強降雨。(3)暴雨水汽來源主要有兩部分,一是臺風本身攜帶來的由南風輸送的水汽,二是來自黃渤海由東風輸送的水汽,二者結合后從對流層低層將水汽帶至華北東北部,且在燕山前形成了水汽強輻合,為該暴雨過程大提供充足的水汽條件。
【文章來源】:暴雨災害. 2020,39(03)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 降雨實況
2 大氣環(huán)流背景
3 中尺度系統(tǒng)的演變
3.1 地面中尺度系統(tǒng)的演變
3.2 對流層低層中尺度系統(tǒng)的發(fā)展
3.3 對流云團的發(fā)展演變
4 干冷空氣的侵入
4.1 中高層的干冷空氣活動
4.2 干侵入引起的位渦變化
4.3 干侵入導致的不穩(wěn)定層結
5 水汽分析
5.1 水汽來源和輸送
5.2 水汽收支
5.3 地形對水汽的影響
6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冷空氣影響臺風暴雨的中尺度分析及數值模擬[J]. 姚晨,婁珊珊,葉金印. 暴雨災害. 2019(03)
[2]臺風“獅子山”與中緯度系統(tǒng)相互作用所致暴雨成因分析[J]. 任麗,趙玲,孫磊,韓冰,張月.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9(01)
[3]地形影響下海河流域北系強降水成因分析[J]. 尉英華,陳宏,劉一瑋,東高紅.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18(03)
[4]臺風與冷空氣對重慶“9.17”大暴雨的影響分析[J]. 陳鵬,龐玥,張虹,劉毅,何軍. 暴雨災害. 2017(03)
[5]與臺風”海鷗”相關暴雨過程的水汽和干侵入研究[J]. 趙宇,李靜,楊成芳. 高原氣象. 2016(02)
[6]干侵入對江淮流域一次強颮線過程的作用分析[J]. 崔強,王春明,張云.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6(02)
[7]冷空氣對臺風“?保1211)倒槽特大暴雨作用分析[J]. 吳海英,陳海山,曾明劍,劉安寧,王偉麗. 熱帶氣象學報. 2014(05)
[8]遠離熱帶風暴中心的大暴雨個例分析[J]. 尹東屏,張備,姚麗娜,王嘯華,孫秀忠. 氣象科學. 2011(06)
[9]引發(fā)華北特大暴雨過程的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結構特征研究[J]. 趙宇,崔曉鵬,高守亭. 大氣科學. 2011(05)
[10]近年來引發(fā)青島暴雨的臺風特征分析[J]. 劉學剛,李慶寶,張金艷,張?zhí)K平,邵玲玲,張小雯. 氣象. 2011(09)
本文編號:3172661
【文章來源】:暴雨災害. 2020,39(03)
【文章頁數】:9 頁
【文章目錄】:
引言
1 降雨實況
2 大氣環(huán)流背景
3 中尺度系統(tǒng)的演變
3.1 地面中尺度系統(tǒng)的演變
3.2 對流層低層中尺度系統(tǒng)的發(fā)展
3.3 對流云團的發(fā)展演變
4 干冷空氣的侵入
4.1 中高層的干冷空氣活動
4.2 干侵入引起的位渦變化
4.3 干侵入導致的不穩(wěn)定層結
5 水汽分析
5.1 水汽來源和輸送
5.2 水汽收支
5.3 地形對水汽的影響
6 結論與討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冷空氣影響臺風暴雨的中尺度分析及數值模擬[J]. 姚晨,婁珊珊,葉金印. 暴雨災害. 2019(03)
[2]臺風“獅子山”與中緯度系統(tǒng)相互作用所致暴雨成因分析[J]. 任麗,趙玲,孫磊,韓冰,張月.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9(01)
[3]地形影響下海河流域北系強降水成因分析[J]. 尉英華,陳宏,劉一瑋,東高紅. 氣象與環(huán)境科學. 2018(03)
[4]臺風與冷空氣對重慶“9.17”大暴雨的影響分析[J]. 陳鵬,龐玥,張虹,劉毅,何軍. 暴雨災害. 2017(03)
[5]與臺風”海鷗”相關暴雨過程的水汽和干侵入研究[J]. 趙宇,李靜,楊成芳. 高原氣象. 2016(02)
[6]干侵入對江淮流域一次強颮線過程的作用分析[J]. 崔強,王春明,張云. 沙漠與綠洲氣象. 2016(02)
[7]冷空氣對臺風“?保1211)倒槽特大暴雨作用分析[J]. 吳海英,陳海山,曾明劍,劉安寧,王偉麗. 熱帶氣象學報. 2014(05)
[8]遠離熱帶風暴中心的大暴雨個例分析[J]. 尹東屏,張備,姚麗娜,王嘯華,孫秀忠. 氣象科學. 2011(06)
[9]引發(fā)華北特大暴雨過程的中尺度對流系統(tǒng)結構特征研究[J]. 趙宇,崔曉鵬,高守亭. 大氣科學. 2011(05)
[10]近年來引發(fā)青島暴雨的臺風特征分析[J]. 劉學剛,李慶寶,張金艷,張?zhí)K平,邵玲玲,張小雯. 氣象. 2011(09)
本文編號:31726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31726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