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當前位置:主頁 > 理工論文 > 氣象學論文 >

秦嶺太白山降水化學特征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0-05-28 19:31
【摘要】:大氣污染是當前影響人類社會健康發(fā)展及自然生態(tài)系統(tǒng)正常運轉的重要環(huán)境問題,具有積累的長期性、傳輸?shù)拈L距離性和影響的全球性的特征。偏遠山地由于人類活動強度相對較小,能夠較為真實地反映自然背景條件下大氣污染物的遷移過程。秦嶺主峰太白山位于我國中部陜西省境內,是青藏高原以東第一高峰,高大的山體阻隔我國南北大氣環(huán)流和水熱交換,成為我國氣候的南北分界線,北坡多受西北大陸性干冷氣流影響,南坡多受東南潮濕季風氣團影響。本文通過分析2011年12月至2014年9月期間太白山南北坡固定采樣點黃柏塬和湯峪鎮(zhèn)的降水離子(SO42-、 NO3-、NO2-、Cl-、F-、NH4+、Ca2+、Mg2+、Na+、K+)組分數(shù)據(jù),及同期間太白山北坡不同海拔高度的降水離子組分數(shù)據(jù),結合相關分析法、富集因子法和海鹽示蹤法,研究了太白山南北坡降水化學的時間變化規(guī)律和空間分布差異,揭示了太白山降水化學的海拔效應,得出太白山地區(qū)降水化學的基本特征和污染物來源。本研究的主要結論有:(1)太白山南北坡降水離子濃度的基本特征分析結果為:研究時段內,太白山南北坡降水離子濃度波動范圍分別為:43.44μeq·L-1-996.14μeq·L-1和41.27μeq·L-1-2673.47μeq·L-1,平均值分別為:483.28μeq·1-1和664.46μeq·L-1。太白山南北坡降水離子濃度波動幅度均較大,且太白山北坡降水污染程度高于南坡。太白山南坡降水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Ca2+SO42-NH4+NO3-K+Na+Cl-F--,太白山北坡降水中各離子濃度大小順序為NH4+ Ca2+SO42-NO3-Na+Mg2+Cl-K+F-。SO42-、NO3和NH4+、Ca2+是降水中的主要陰陽離子。南坡黃柏塬地區(qū)降水中Ca2+濃度所占比例最高,表現(xiàn)出自然狀態(tài)下陸源沙塵影響大的特點;北坡湯峪鎮(zhèn)NH4+濃度所占比例最高,表現(xiàn)出人為活動影響大的特點。NH4+和Ca2+是主要的中和因子,且中和能力在夏季表現(xiàn)最高。(2)太白山降水離子濃度變化的海拔效應的分析結果為:太白山降水離子濃度隨海拔高度升高呈現(xiàn)下降趨勢,非季風期離子濃度顯著高于季風期,隨著海拔的升高,二者濃度逐漸趨于接近。并且非季風期的離子濃度隨海拔高度的遞減率大于季風期,這主要是因為不同季節(jié)降水量淋洗強度不同及污染源貢獻率不同造成的。不同離子濃度和占離子總濃度百分比隨海拔高度變化趨勢不同,表明了海鹽源、地殼源和人為源的不同源貢獻特征。Na+/Cl-比值顯示太白山地區(qū)非季風期較季風期水汽團傳輸高度較低。(3)太白山南北坡降水離子濃度時間變化規(guī)律分析結果為:太白山南北坡降水離子濃度受降水量、污染物排放源、大氣條件等因素影響,總體表現(xiàn)出冬春高夏秋低的特點,濃度最高值出現(xiàn)在12月份。(4)太白山地區(qū)降水離子來源解析結果為:富集因子和海鹽示蹤分析結果顯示太白山地區(qū)降水中S042+和N03-的非海鹽貢獻率都接近100%,同時相對于地殼源也是高度富集的,說明S042+和N03-主要來自人為活動。K+的非海鹽源貢獻率為99%,而相對于地殼又是高度富集的,因此K+也主要由人為源貢獻。而Na+和Mg2+則有相當一部分由海鹽源貢獻,Mg2+的海鹽源貢獻率為11.89%,Na+海鹽源貢獻率為45.4%。(5)太白山地區(qū)與國內外其他高山站點比較結果:國內外其他高山站點及海洋降水離子濃度數(shù)據(jù)比較,可以看出海洋降水與陸地降水存在顯著差異,海洋降水各離子濃度高且以Na+和Cl-為主要組分;我國屬于發(fā)展中國家,人為源干擾強烈,降水中NH4+、SO42和N03-濃度顯著高于美國Wasatch Mountain和Rocky Mountain地區(qū)。相比于國內其他高山站,太白山地區(qū)降水離子總濃度偏高,整體表現(xiàn)出典型的大陸型及人為源干擾的特征。太白山及祁連山、玉龍雪山、瓦里關山站點的Na+/Ca2+和Cl-/Ca2+值普遍小于泰山、茫蕩山、鼎湖山、武夷山和五指山,表明從近海到內陸海鹽源對降水的影響越來越小,而陸地源的影響越來越大。
【學位授予單位】:寧夏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426.6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符基萌,曾憲英,溫玉璞,蘇維瀚;西太平洋降水化學的研究[J];海洋學報(中文版);1991年02期

2 黃美元,植田洋匡,劉帥仁;中國和日本降水化學特性的分析比較[J];大氣科學;1993年01期

3 程新金,黃美元;降水化學特性的一種分類分析方法[J];氣候與環(huán)境研究;1998年01期

4 丁國安,紀湘明,房秀梅,符基萌,吳凡,俞香仁,蘇維瀚,宋文質,李],

本文編號:2685718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xxlw/2685718.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7e975***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