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紡刺輥針布齒形創(chuàng)新設計分析和探討
發(fā)布時間:2024-01-31 22:22
文章介紹了刺輥針布梳理原理,分析了幾種新型刺輥針布齒密、齒尖厚度、截面形態(tài)、角度、表面光潔度等技術創(chuàng)新優(yōu)勢,針對其優(yōu)勢、不足及未來發(fā)展方向進行了探討,指出刺輥針布發(fā)展趨勢為:高速高產(chǎn)高效、提高開松效果、減少纖維損傷、超長使用周期。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891646
【文章頁數(shù)】:4 頁
【部分圖文】:
圖1梳針刺輥針布
梳針刺輥的特征:梳針植針、小角度、錐形齒、表面高光潔,實現(xiàn)柔性梳理。采用輥體打孔植針的方法進行植針,如圖1所示。針高控制在5.0mm,角度控制在66°(工作角24°),齒密一般在16~24齒/(25.4mm)2,齒尖直徑為0.26mm,梳針底部直徑為3mm。但是梳針容易脫....
圖2駝峰齒刺輥針布
采用齒背駝峰齒形曲線設計主要是為了齒背托持便于纖維向錫林轉移。齒密一般在36~120齒/(25.4mm)2;齒尖厚度為0.27mm。齒距為2.0~13.0mm;工作邊大圓弧減少嵌雜,易于纖維轉移;齒深一般為3.5mm,提高轉移效果;表面進行涂層處理或者等離子體處理,提高光潔....
圖3直齒刺輥針布
直齒形,采用70°~80°小工作角,控制轉移適度;縱向齒距為4.5~6.0mm,減少損傷;齒密度在36~80齒/(25.4mm)2,梳理齒數(shù)適度;齒深為3.62mm,便于纖維轉移;直工作邊,利于穿刺纖維轉移;齒尖采用直齒,厚度有0.26mm,提高了穿刺能力,有效提高梳理效....
圖4雙弧面刺輥針布
刺輥工作面和背邊都改成弧形狀,齒背托持纖維不易沉入齒底,工作邊負底角加弧形減少嵌雜,便于纖維轉移。齒密一般在36~120齒/(25.4mm)2;齒尖厚度為0.17mm,提高齒尖對纖維束的穿刺能力,減少刺輥表面的束狀纖維含量;齒距為2.0~8.0mm;齒深為3.2~3.6m....
本文編號:389164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89164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