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性染料無鹽低鹽染色研究進展
發(fā)布時間:2021-08-30 21:07
無鹽低鹽染色是指在染色過程中不加入或少加入無機鹽,以節(jié)約資源、降低染色廢水中鹽含量的一種染色方法。本文介紹了活性染料染色的傳統(tǒng)染色工藝及其存在的問題,進而從纖維的陽離子化改性、新型溶劑體系的應用、陽離子型活性染料開發(fā)、染色工藝優(yōu)化以及染色助劑的使用五個方面總結(jié)了近年來活性染料無鹽低鹽染色的研究進展。
【文章來源】:染料與染色. 2020,57(06)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纖維素與陽離子單體的兩種作用方式
A K Samanta等[18]在廢棄大豆種子中提取出氨基酸,以此對棉織物進行陽離子化學改性。在無鹽酸性染浴中,連接到纖維素分子上的-NH2會吸收質(zhì)子,得到含-NH3+基團的陽離子化棉,其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3。經(jīng)大豆提取物處理后的棉織物以C.I.活性紅141無鹽染色后,其上染率90%以上,高于有鹽染色的未處理棉織物,水洗牢度為4~5級,與有鹽染色未改性棉相當。圖3 大豆中提取的氨基酸對棉纖維的陽離子化
圖2 PEG-CS的合成反應路線Mousa等[19]制備了殼聚糖-聚丙烯亞胺(CS-PPI)樹狀高分子復合物,如圖4所示。將CS-PPI通過檸檬酸(CA)交聯(lián)劑接枝于棉纖維表面,使改性棉表面呈現(xiàn)正電性。然后用C.I.活性紅198在無鹽條件下上染改性棉織物。改性棉的固色率可達90%,高于傳統(tǒng)染色工藝下的未改性棉,耐洗色牢度可達4~5級,耐光色牢度達5級以上。同時,改性棉的機械性能幾乎不受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棉織物的M型活性染料電化學無鹽染色[J]. 趙放. 印染. 2019(08)
[2]KN型活性染料的電化學無鹽/低鹽染色[J]. 臧國強. 印染. 2018(12)
[3]CHPTAC改性棉的活性染料無鹽深色染色[J]. 夏偉,高月,顧海,牟曉峰,蔡再生. 印染. 2018(05)
[4]季銨型陽離子聚電解質(zhì)對棉織物活性無鹽染色的影響[J]. 王俊,崔培紅,牟曉峰,蔡再生. 印染. 2017(13)
[5]柞絲綢活性染料無鹽低堿染色工藝初探[J]. 劉群,丁斌,關(guān)昶,王海東,李祥,郝鳳嶺. 染整技術(shù). 2017(04)
[6]殼聚糖聚醚衍生物在棉活性無鹽染色中的應用[J]. 廖波,張賓,于潘芬,杜小名,于曉涵,柳榮展. 印染. 2017(06)
[7]活性染料水解對棉織物染色性能的影響[J]. 盧聲,林杰,程德紅,郝旭,路艷華. 紡織學報. 2014(09)
[8]棉纖維陽離子改性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J]. 袁紅萍,Peter J Hauser. 棉紡織技術(shù). 2014(07)
[9]無鹽染色助劑HBP-ECH的制備及在蠶絲織物活性染料染色中的應用[J]. 王成龍,許露露,余志成. 蠶業(yè)科學. 2014(01)
[10]吡啶三嗪陽離子活性染料無鹽無堿染色[J]. 張偉,張艷,張丹麗. 印染. 2013(24)
博士論文
[1]活性染料/D5懸浮體系全程非水染色技術(shù)研究[D]. 付承臣.浙江理工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棉在有機溶劑中的活性染料染色及其環(huán)境影響評價[D]. 阮馨慧.東華大學 2016
[2]棉纖維的DMC陽離子化改性及其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D]. 閆淑敏.大連理工大學 2015
[3]布膜生物反應器處理高氨氮印染廢水的研究[D]. 吳凡.東華大學 2014
[4]陽離子活性染料的合成及其染色性能研究[D]. 張華.東華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73505
【文章來源】:染料與染色. 2020,57(06)
【文章頁數(shù)】:8 頁
【部分圖文】:
纖維素與陽離子單體的兩種作用方式
A K Samanta等[18]在廢棄大豆種子中提取出氨基酸,以此對棉織物進行陽離子化學改性。在無鹽酸性染浴中,連接到纖維素分子上的-NH2會吸收質(zhì)子,得到含-NH3+基團的陽離子化棉,其結(jié)構(gòu)示意圖如圖3。經(jīng)大豆提取物處理后的棉織物以C.I.活性紅141無鹽染色后,其上染率90%以上,高于有鹽染色的未處理棉織物,水洗牢度為4~5級,與有鹽染色未改性棉相當。圖3 大豆中提取的氨基酸對棉纖維的陽離子化
圖2 PEG-CS的合成反應路線Mousa等[19]制備了殼聚糖-聚丙烯亞胺(CS-PPI)樹狀高分子復合物,如圖4所示。將CS-PPI通過檸檬酸(CA)交聯(lián)劑接枝于棉纖維表面,使改性棉表面呈現(xiàn)正電性。然后用C.I.活性紅198在無鹽條件下上染改性棉織物。改性棉的固色率可達90%,高于傳統(tǒng)染色工藝下的未改性棉,耐洗色牢度可達4~5級,耐光色牢度達5級以上。同時,改性棉的機械性能幾乎不受影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棉織物的M型活性染料電化學無鹽染色[J]. 趙放. 印染. 2019(08)
[2]KN型活性染料的電化學無鹽/低鹽染色[J]. 臧國強. 印染. 2018(12)
[3]CHPTAC改性棉的活性染料無鹽深色染色[J]. 夏偉,高月,顧海,牟曉峰,蔡再生. 印染. 2018(05)
[4]季銨型陽離子聚電解質(zhì)對棉織物活性無鹽染色的影響[J]. 王俊,崔培紅,牟曉峰,蔡再生. 印染. 2017(13)
[5]柞絲綢活性染料無鹽低堿染色工藝初探[J]. 劉群,丁斌,關(guān)昶,王海東,李祥,郝鳳嶺. 染整技術(shù). 2017(04)
[6]殼聚糖聚醚衍生物在棉活性無鹽染色中的應用[J]. 廖波,張賓,于潘芬,杜小名,于曉涵,柳榮展. 印染. 2017(06)
[7]活性染料水解對棉織物染色性能的影響[J]. 盧聲,林杰,程德紅,郝旭,路艷華. 紡織學報. 2014(09)
[8]棉纖維陽離子改性研究現(xiàn)狀及趨勢[J]. 袁紅萍,Peter J Hauser. 棉紡織技術(shù). 2014(07)
[9]無鹽染色助劑HBP-ECH的制備及在蠶絲織物活性染料染色中的應用[J]. 王成龍,許露露,余志成. 蠶業(yè)科學. 2014(01)
[10]吡啶三嗪陽離子活性染料無鹽無堿染色[J]. 張偉,張艷,張丹麗. 印染. 2013(24)
博士論文
[1]活性染料/D5懸浮體系全程非水染色技術(shù)研究[D]. 付承臣.浙江理工大學 2015
碩士論文
[1]棉在有機溶劑中的活性染料染色及其環(huán)境影響評價[D]. 阮馨慧.東華大學 2016
[2]棉纖維的DMC陽離子化改性及其活性染料染色性能研究[D]. 閆淑敏.大連理工大學 2015
[3]布膜生物反應器處理高氨氮印染廢水的研究[D]. 吳凡.東華大學 2014
[4]陽離子活性染料的合成及其染色性能研究[D]. 張華.東華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3735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37350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