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性天然媒染劑對毛織物五倍子植物色素染色效能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5-06 15:56
為了使天然媒染劑鐵硅質(zhì)重碳酸鹽碳酸冷礦水在毛織物植物色素染色時長時間保持染色效能,使用檸檬酸為改性劑,進行了延長鐵硅質(zhì)重碳酸鹽碳酸冷礦水天然媒染劑的保質(zhì)期限和保證染色效能的對比試驗,研究了檸檬酸質(zhì)量濃度、天然媒染劑質(zhì)量分數(shù)、pH值、存放時間對毛織物植物色素染色效能和媒染顏色特征值的影響。結(jié)果表明:添加1.25 g/L檸檬酸的鐵硅質(zhì)重碳酸鹽碳酸冷礦水在15天內(nèi)可以有效避免鐵離子的過度氧化,可以保證其染色效能。五倍子色素毛織物同媒染:浴比1∶30,染色時間30 min,媒染時間15 min,染色溫度80℃,染液質(zhì)量分數(shù)100%(加熱前pH值為6),鐵離子質(zhì)量濃度34.16 mg/L(天然媒染劑質(zhì)量分數(shù)100%、檸檬酸質(zhì)量濃度1.25 g/L、存放時間15天)為最佳配比值。
【文章來源】:毛紡科技. 2020,48(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試 驗
1.1 材料及儀器
1.2 試驗方法
1.2.1 色素萃取
1.2.2 染色工藝
1.2.3 改性工藝
1.2.4 色度檢測
1.2.5 金屬離子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檸檬酸質(zhì)量濃度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2.2 媒染劑質(zhì)量分數(shù)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2.3 pH值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2.4 存放時間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3 結(jié)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植物染料色牢度的研究進展[J]. 范彥曉,楊立新,王傳發(fā). 印染助劑. 2018(12)
[2]紡織品染色用天然植物染料的研究進展[J]. 張維,黃鵬,姚繼明. 印染助劑. 2018(11)
[3]天然媒染劑在毛織物蘇木染色中的應(yīng)用[J]. 郭麗萍,郭峰男,趙志軍,劉劍虹. 印染. 2018(11)
[4]天然染料媒染染色研究進展[J]. 單國華,趙濤,賈麗霞,肖遠淑. 針織工業(yè). 2017(09)
[5]中國傳統(tǒng)服飾染色技藝之黃色系復(fù)原研究[J]. 徐菲,趙志軍,楊曉華,李立立. 絲綢. 2015(11)
[6]落葵漿果天然染料提取及對羊毛織物的染色性能[J]. 張林龍,張偉. 毛紡科技. 2015(04)
[7]蘇木色素的提取及其對羊毛織物的染色[J]. 賈艷梅,李向偉. 毛紡科技. 2009(03)
[8]媒染對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響[J]. 曹紅梅,程萬里. 紡織學報. 2008(12)
[9]分光光度法測定五大連池礦泉水中鐵的含量[J]. 王希英,謝振華.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07(01)
[10]植物染色技術(shù)[J]. 孫云嵩. 絲綢. 2000(10)
本文編號:3172206
【文章來源】:毛紡科技. 2020,48(05)北大核心
【文章頁數(shù)】:4 頁
【文章目錄】:
1 試 驗
1.1 材料及儀器
1.2 試驗方法
1.2.1 色素萃取
1.2.2 染色工藝
1.2.3 改性工藝
1.2.4 色度檢測
1.2.5 金屬離子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檸檬酸質(zhì)量濃度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2.2 媒染劑質(zhì)量分數(shù)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2.3 pH值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2.4 存放時間對顏色特征值的影響
3 結(jié)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植物染料色牢度的研究進展[J]. 范彥曉,楊立新,王傳發(fā). 印染助劑. 2018(12)
[2]紡織品染色用天然植物染料的研究進展[J]. 張維,黃鵬,姚繼明. 印染助劑. 2018(11)
[3]天然媒染劑在毛織物蘇木染色中的應(yīng)用[J]. 郭麗萍,郭峰男,趙志軍,劉劍虹. 印染. 2018(11)
[4]天然染料媒染染色研究進展[J]. 單國華,趙濤,賈麗霞,肖遠淑. 針織工業(yè). 2017(09)
[5]中國傳統(tǒng)服飾染色技藝之黃色系復(fù)原研究[J]. 徐菲,趙志軍,楊曉華,李立立. 絲綢. 2015(11)
[6]落葵漿果天然染料提取及對羊毛織物的染色性能[J]. 張林龍,張偉. 毛紡科技. 2015(04)
[7]蘇木色素的提取及其對羊毛織物的染色[J]. 賈艷梅,李向偉. 毛紡科技. 2009(03)
[8]媒染對天然染料染色性能的影響[J]. 曹紅梅,程萬里. 紡織學報. 2008(12)
[9]分光光度法測定五大連池礦泉水中鐵的含量[J]. 王希英,謝振華. 微量元素與健康研究. 2007(01)
[10]植物染色技術(shù)[J]. 孫云嵩. 絲綢. 2000(10)
本文編號:317220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17220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