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綸紗線的無水染色實驗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4-03 04:00
實驗采用超臨界流體二氧化碳對芳綸1313紗線進行分散染料染色研究,探討自制載體對芳綸1313紗線無水染色效果的影響,并對無水染色工藝進行了優(yōu)化。實驗結(jié)果顯示載體的使用對染色效果影響極大,優(yōu)化的染色工藝為:載體用量40g/L,染色溫度145~150℃,染色壓力40~45MPa,染色時間60min,采用此方法染色,芳綸紗線各項牢度指標(biāo)和顏色均勻性均滿足質(zhì)量要求。
【文章來源】:輕紡工業(yè)與技術(shù). 2020,49(03)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圖1 分散藍(lán)2BLN
常規(guī)的分散染料高溫高壓法對芳綸織物染色,染色品得色偏低、染色牢度不理想以及染料利用率低,載體染色法是目前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方法[7]。本實驗也有相類似的結(jié)果,加入載體的對比試驗,染色壓力為45MPa,染色結(jié)果如圖2所示。由于芳綸的高結(jié)晶度和高玻璃化溫度,空白試驗中即使在溫度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K/S值都很小,得色非常淺并且不勻。而加入載體之后,K/S值增加的幅度非常大,樣品的得色比較深且均勻。染色過程中加入載體可達到兩個效果,一是可以提升染料的溶解度,使得更多的染料進入纖維;二是載體進入纖維內(nèi)部后,可以膨脹纖維,并可攜帶染料分子進入纖維內(nèi)部,從而改善纖維的染色性能,本實驗更符合第二個解釋原因。
由于芳綸的高結(jié)晶度和高玻璃化溫度,空白試驗中即使在溫度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K/S值都很小,得色非常淺并且不勻。而加入載體之后,K/S值增加的幅度非常大,樣品的得色比較深且均勻。染色過程中加入載體可達到兩個效果,一是可以提升染料的溶解度,使得更多的染料進入纖維;二是載體進入纖維內(nèi)部后,可以膨脹纖維,并可攜帶染料分子進入纖維內(nèi)部,從而改善纖維的染色性能,本實驗更符合第二個解釋原因。此外,載體用量對紗線染色后的K/S值有很大影響。從圖3可以看出染色溫度150℃、壓力為45MPa條件下,隨著載體用量的增加,K/S值是逐漸增加的,考慮環(huán)保和經(jīng)濟性,確定合適的載體用量為40g/L。
本文編號:3116575
【文章來源】:輕紡工業(yè)與技術(shù). 2020,49(03)
【文章頁數(shù)】:3 頁
【部分圖文】:
圖1 分散藍(lán)2BLN
常規(guī)的分散染料高溫高壓法對芳綸織物染色,染色品得色偏低、染色牢度不理想以及染料利用率低,載體染色法是目前國內(nèi)外普遍采用的方法[7]。本實驗也有相類似的結(jié)果,加入載體的對比試驗,染色壓力為45MPa,染色結(jié)果如圖2所示。由于芳綸的高結(jié)晶度和高玻璃化溫度,空白試驗中即使在溫度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K/S值都很小,得色非常淺并且不勻。而加入載體之后,K/S值增加的幅度非常大,樣品的得色比較深且均勻。染色過程中加入載體可達到兩個效果,一是可以提升染料的溶解度,使得更多的染料進入纖維;二是載體進入纖維內(nèi)部后,可以膨脹纖維,并可攜帶染料分子進入纖維內(nèi)部,從而改善纖維的染色性能,本實驗更符合第二個解釋原因。
由于芳綸的高結(jié)晶度和高玻璃化溫度,空白試驗中即使在溫度和壓力很大的情況下,K/S值都很小,得色非常淺并且不勻。而加入載體之后,K/S值增加的幅度非常大,樣品的得色比較深且均勻。染色過程中加入載體可達到兩個效果,一是可以提升染料的溶解度,使得更多的染料進入纖維;二是載體進入纖維內(nèi)部后,可以膨脹纖維,并可攜帶染料分子進入纖維內(nèi)部,從而改善纖維的染色性能,本實驗更符合第二個解釋原因。此外,載體用量對紗線染色后的K/S值有很大影響。從圖3可以看出染色溫度150℃、壓力為45MPa條件下,隨著載體用量的增加,K/S值是逐漸增加的,考慮環(huán)保和經(jīng)濟性,確定合適的載體用量為40g/L。
本文編號:311657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11657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