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平侗族背扇圖案在絲巾中的設計與應用
發(fā)布時間:2021-03-28 15:24
我國黔東南地區(qū)的黎平縣內(nèi),居住著我國70%的侗族人,他們有著令世界驚嘆的侗族大歌、絕無僅有的鼓樓建筑以及令人稱贊的織繡藝術。長久以來,對于黎平侗族民族藝術的研究,基本都停留在侗族大歌以及侗族鼓樓上,而對于同樣優(yōu)秀的侗族織繡藝術,研究者卻寥寥無幾,使得外界對其知之甚少。隨著時代的發(fā)展,各少數(shù)民族同樣追隨時代的潮流與步伐,新生事物在原來村寨的生活里競相出現(xiàn),年輕的小伙與姑娘們不再以傳統(tǒng)的手藝來維繼生活,這使得少數(shù)民族文化出現(xiàn)斷層,其中就包含了黎平侗族的織繡藝術。我認為黎平侗族織繡要得到發(fā)展,首先便是要讓更多的人看到它、了解它,作為一名設計師,我便想到了將黎平侗族織繡融入到設計當中,而以何種方式來呈現(xiàn)它,經(jīng)過一番研究與考察我最終選擇了絲巾這個載體。絲巾在近年的國際時尚領域中地位不斷升高,佩戴者與日俱增,在我國特別是江南一帶會很明顯的看到這一現(xiàn)象,而做為自古以來的絲綢大國,在絲綢織造及產(chǎn)量等方面擁有著相當?shù)膬?yōu)勢,這兩點成為我選擇絲巾作為創(chuàng)作載體的重要因素。除此之外,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就是絲巾在造價以及圖案呈現(xiàn)方面區(qū)別于服裝、箱包、鞋履等具有著一定的優(yōu)勢,加之國內(nèi)的絲巾大多以國外圖案或是自然花卉...
【文章來源】: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黎平肇興央視分會場鏡頭
山東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節(jié) 研究背景北京時間 2018 年 2 月 15 日晚 10 點 57 分,在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直播現(xiàn)場的鏡頭轉向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分會場的那一刻,黎平縣肇興侗寨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如圖 1-1)。這一次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侗族著名的鼓樓及侗族大歌,還向世人展現(xiàn)了其獨特而精致的民族服飾(圖 1-2)。
族圖案的豐富。中國知網(wǎng)上搜索“黎平侗族服飾”出來的相關信息有 3 條,這 3 條研究文獻里都是針對其侗族黎平服飾的分類及作用進行的研究,并未涉及圖案,對我所研究的背扇只是簡單的提到有這么一個種類(如圖 1-3)。繼續(xù)搜索“侗族背扇”,出來的相關論文也只有兩篇,一篇名為《談侗族服飾文化如何走進教堂——以侗族背帶心的數(shù)學文化基因說起》,這一篇主要從數(shù)學角度談侗族背扇結構,還有一篇名為《廣西三江侗族娃崽背帶的審美研究》,這里面只有對背扇整體的款式及色彩還有部分裝飾圖案做出了相應的研究,并不是特別的全面,況且這個跟我要研究的黎平縣在研究地域上還存在著差異。最終搜索“黎平侗族背扇”結果可想而知,0 篇(如圖1-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樂侗族刺繡剪紙在鄉(xiāng)村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中的應用研究[J]. 張雪華,王祖良. 商場現(xiàn)代化. 2017(17)
[2]侗族刺繡在現(xiàn)代家居飾品設計中的應用初探[J]. 黃建標. 大眾文藝. 2017(14)
[3]從Hermes絲巾看絲巾圖案設計方法[J]. 王虹. 江蘇絲綢. 2016(05)
[4]現(xiàn)代絲巾設計中羌族傳統(tǒng)服飾圖案創(chuàng)新應用[J]. 王瑋. 絲綢. 2014(05)
[5]感悟?qū)⒍弊宕汤C融入現(xiàn)代服飾品設計教學[J]. 陳美娟. 教育觀察(上旬刊). 2014(04)
[6]絲巾的圖案設計探索[J]. 張秋霞. 天津紡織科技. 2013(04)
[7]談侗族服飾文化如何走進數(shù)學課堂——從侗族背帶心的數(shù)學文化基因說起[J]. 羅紅梅,夏小剛. 凱里學院學報. 2012(06)
[8]貴州黎平侗族服飾文化的日常審美特征[J]. 趙星.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3)
碩士論文
[1]解構與重組—黔東南地區(qū)侗族繡片在包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陸君霞.中國美術學院 2017
[2]彝族服飾圖案在絲巾中的設計與應用[D]. 楊瓊.浙江理工大學 2016
[3]絲巾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 鐘媛媛.北京服裝學院 2012
[4]黎平侗族服飾研究[D]. 何歆.東華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05792
【文章來源】:山東藝術學院山東省
【文章頁數(shù)】:6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黎平肇興央視分會場鏡頭
山東藝術學院碩士學位論文第二節(jié) 研究背景北京時間 2018 年 2 月 15 日晚 10 點 57 分,在央視春節(jié)聯(lián)歡晚會直播現(xiàn)場的鏡頭轉向貴州省黔東南州黎平縣肇興侗寨分會場的那一刻,黎平縣肇興侗寨又一次走入人們的視野(如圖 1-1)。這一次不僅向人們展示了侗族著名的鼓樓及侗族大歌,還向世人展現(xiàn)了其獨特而精致的民族服飾(圖 1-2)。
族圖案的豐富。中國知網(wǎng)上搜索“黎平侗族服飾”出來的相關信息有 3 條,這 3 條研究文獻里都是針對其侗族黎平服飾的分類及作用進行的研究,并未涉及圖案,對我所研究的背扇只是簡單的提到有這么一個種類(如圖 1-3)。繼續(xù)搜索“侗族背扇”,出來的相關論文也只有兩篇,一篇名為《談侗族服飾文化如何走進教堂——以侗族背帶心的數(shù)學文化基因說起》,這一篇主要從數(shù)學角度談侗族背扇結構,還有一篇名為《廣西三江侗族娃崽背帶的審美研究》,這里面只有對背扇整體的款式及色彩還有部分裝飾圖案做出了相應的研究,并不是特別的全面,況且這個跟我要研究的黎平縣在研究地域上還存在著差異。最終搜索“黎平侗族背扇”結果可想而知,0 篇(如圖1-4)。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同樂侗族刺繡剪紙在鄉(xiāng)村旅游產(chǎn)品開發(fā)中的應用研究[J]. 張雪華,王祖良. 商場現(xiàn)代化. 2017(17)
[2]侗族刺繡在現(xiàn)代家居飾品設計中的應用初探[J]. 黃建標. 大眾文藝. 2017(14)
[3]從Hermes絲巾看絲巾圖案設計方法[J]. 王虹. 江蘇絲綢. 2016(05)
[4]現(xiàn)代絲巾設計中羌族傳統(tǒng)服飾圖案創(chuàng)新應用[J]. 王瑋. 絲綢. 2014(05)
[5]感悟?qū)⒍弊宕汤C融入現(xiàn)代服飾品設計教學[J]. 陳美娟. 教育觀察(上旬刊). 2014(04)
[6]絲巾的圖案設計探索[J]. 張秋霞. 天津紡織科技. 2013(04)
[7]談侗族服飾文化如何走進數(shù)學課堂——從侗族背帶心的數(shù)學文化基因說起[J]. 羅紅梅,夏小剛. 凱里學院學報. 2012(06)
[8]貴州黎平侗族服飾文化的日常審美特征[J]. 趙星. 貴州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09(03)
碩士論文
[1]解構與重組—黔東南地區(qū)侗族繡片在包袋設計中的應用研究[D]. 陸君霞.中國美術學院 2017
[2]彝族服飾圖案在絲巾中的設計與應用[D]. 楊瓊.浙江理工大學 2016
[3]絲巾圖案在服裝設計中的應用[D]. 鐘媛媛.北京服裝學院 2012
[4]黎平侗族服飾研究[D]. 何歆.東華大學 2010
本文編號:310579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10579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