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氨酯/超細羽絨粉體復合膜的增強及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26 16:33
聚氨酯是一種具有高強度、高耐磨及高能量吸收性等性能的高分子聚合物,常與填料粒子復合制備多功能復合材料。為了延長復合材料的使用周期,拓寬其應(yīng)用領(lǐng)域,通常需通過化學反應(yīng)以改善材料的表面活性,加強介材間的界面牢度,但存在能耗高、操作繁瑣、材料性能損耗等問題。本文擬從改變聚氨酯復合材料制備體系的新思路出發(fā),通過探究一種增強體系,制備聚氨酯/超細羽絨粉體復合材料,在保證聚氨酯和羽絨粉體性能均不被破壞的前提下,提高復合材料的力學、親水等性能,同時兼并生物相容性,并對聚氨酯/超細羽絨粉體復合溶液的可紡性進行探究。研究內(nèi)容涵蓋以下三點:(1)探究酮類、醚類溶劑對聚氨酯增強效果的影響。選擇酮類溶劑AC和醚類溶劑THF作為附加溶劑,以不同質(zhì)量分數(shù)的AC、THF與DMF共混作為二元溶劑體系溶解聚氨酯,制備增強聚氨酯膜,并探究PU-AC、PU-THF膜的形貌、厚度、力學性能、透濕性能及成形機理。結(jié)果表明:當附加溶劑含量為40%時,THF-DMF體系膜應(yīng)力為9.18 MPa,為DMF體系下膜應(yīng)力的3.7倍;AC-DMF體系膜透濕率是2422.39 g/m2·day,為DMF體系下膜透濕率的...
【文章來源】: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軟硬鏈段在聚氨酯分子中的嵌段模型
圖 1.2 原位聚合反應(yīng)的工藝流程[25]Fig.1.2 In-situ polymerization process.[25]得到聚氨酯增強材料的研究主要運用的是原位聚合1.2 所示[25]。Wen 等[26]使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備了個化學反應(yīng)中,以分子量為 75000 g/mol 的聚氨酯泡時間為 1 h;然后在 25 °C 環(huán)境條件下將混合溶合時間為 6 h;最后,將經(jīng)蒸餾水洗滌后的樣品在能較好的聚氨酯復合材料導電膜。Fan[27]等人采用復合纖維。在該制備過程中,涉及苯胺聚氨酯纖維表酯纖維浸入在不同濃度梯度的苯胺/稀鹽酸混合溶液酸混合溶液與聚氨酯纖維之間存在強相互作用,因然后將所得的復合纖維在 0 °C 環(huán)境條件下置于過為 6 h,以完成聚合反應(yīng)。最后,將復合纖維用蒸到多功能強韌聚苯胺/聚氨酯復合纖維。法得到增強聚氨酯復合材料主要運用的是溶液共混
比已不再具有分叉結(jié)構(gòu)。其中超細羽絨粉體的掃描電鏡圖如圖 1.3 所示。在雙壞后,超細羽絨粉體可實現(xiàn)基本分散均勻,最小粒徑為 1 μm,最大粒徑可達到過 Image J 軟件計算后平均粒徑為 2.5 μm。其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多樣,有棒狀結(jié)構(gòu)、梯規(guī)則圓球結(jié)構(gòu)等,且粉體之間存在團聚現(xiàn)象[3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熔融沉積成型的聚乳酸/熱塑性聚氨酯的制備與表征[J]. 林鴻裕,夏新曙,楊松偉,黃寶銓,錢慶榮,陳慶華,肖荔人.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8(05)
[2]聚丙烯/超細羽絨粉體復合纖維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 萬福成,郭振濱,黃娟. 上海紡織科技. 2018(05)
[3]碳納米管填充嵌段聚氨酯復合材料在可變應(yīng)力作用下的形狀記憶行為研究[J]. 劉婷婷. 橡膠參考資料. 2018(02)
[4]PET/PU彈性非織造材料的制備[J]. 仇何,謝檸蔚,張偉,張瑜. 合成纖維工業(yè). 2017(02)
[5]光穩(wěn)定劑在聚氨酯仿皮織物上的應(yīng)用[J]. 安源,陳佳美,唐族平,金曦,鄭今歡. 紡織學報. 2017(01)
[6]內(nèi)壓作用下聚氨酯消防水帶管徑變化研究[J]. 魏振堃,蔣明,張起欣,張浩,李國棟,鄭劼恒. 消防科學與技術(shù). 2017(01)
[7]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納米纖維膜復合織物的制備及其防水透濕性能[J]. 李智勇,周惠敏,夏鑫. 紡織學報. 2016(10)
[8]PTFE/MoS2改性聚酯纖維織物復合材料摩擦性能[J]. 王文東,薛春,傅宇.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4)
[9]淺談聚氨酯涂料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徐立娜,趙聰,張九天. 化工管理. 2016(08)
[10]概述2014-2015年聚氨酯彈性體在服裝、鞋材方面等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J]. 顧超英. 聚氨酯. 2015(04)
博士論文
[1]含絲素肽鏈的聚氨酯纖維與纖維膜[D]. 劉洪濤.東華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超細羽絨粉體改性聚氨酯膜及透濕氣性能研究[D]. 劉欣.武漢科技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052857
【文章來源】:武漢紡織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軟硬鏈段在聚氨酯分子中的嵌段模型
圖 1.2 原位聚合反應(yīng)的工藝流程[25]Fig.1.2 In-situ polymerization process.[25]得到聚氨酯增強材料的研究主要運用的是原位聚合1.2 所示[25]。Wen 等[26]使用原位聚合法成功制備了個化學反應(yīng)中,以分子量為 75000 g/mol 的聚氨酯泡時間為 1 h;然后在 25 °C 環(huán)境條件下將混合溶合時間為 6 h;最后,將經(jīng)蒸餾水洗滌后的樣品在能較好的聚氨酯復合材料導電膜。Fan[27]等人采用復合纖維。在該制備過程中,涉及苯胺聚氨酯纖維表酯纖維浸入在不同濃度梯度的苯胺/稀鹽酸混合溶液酸混合溶液與聚氨酯纖維之間存在強相互作用,因然后將所得的復合纖維在 0 °C 環(huán)境條件下置于過為 6 h,以完成聚合反應(yīng)。最后,將復合纖維用蒸到多功能強韌聚苯胺/聚氨酯復合纖維。法得到增強聚氨酯復合材料主要運用的是溶液共混
比已不再具有分叉結(jié)構(gòu)。其中超細羽絨粉體的掃描電鏡圖如圖 1.3 所示。在雙壞后,超細羽絨粉體可實現(xiàn)基本分散均勻,最小粒徑為 1 μm,最大粒徑可達到過 Image J 軟件計算后平均粒徑為 2.5 μm。其形態(tài)結(jié)構(gòu)多樣,有棒狀結(jié)構(gòu)、梯規(guī)則圓球結(jié)構(gòu)等,且粉體之間存在團聚現(xiàn)象[3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熔融沉積成型的聚乳酸/熱塑性聚氨酯的制備與表征[J]. 林鴻裕,夏新曙,楊松偉,黃寶銓,錢慶榮,陳慶華,肖荔人. 高分子材料科學與工程. 2018(05)
[2]聚丙烯/超細羽絨粉體復合纖維的制備與性能研究[J]. 萬福成,郭振濱,黃娟. 上海紡織科技. 2018(05)
[3]碳納米管填充嵌段聚氨酯復合材料在可變應(yīng)力作用下的形狀記憶行為研究[J]. 劉婷婷. 橡膠參考資料. 2018(02)
[4]PET/PU彈性非織造材料的制備[J]. 仇何,謝檸蔚,張偉,張瑜. 合成纖維工業(yè). 2017(02)
[5]光穩(wěn)定劑在聚氨酯仿皮織物上的應(yīng)用[J]. 安源,陳佳美,唐族平,金曦,鄭今歡. 紡織學報. 2017(01)
[6]內(nèi)壓作用下聚氨酯消防水帶管徑變化研究[J]. 魏振堃,蔣明,張起欣,張浩,李國棟,鄭劼恒. 消防科學與技術(shù). 2017(01)
[7]含氟聚氨酯/聚氨酯納米纖維膜復合織物的制備及其防水透濕性能[J]. 李智勇,周惠敏,夏鑫. 紡織學報. 2016(10)
[8]PTFE/MoS2改性聚酯纖維織物復合材料摩擦性能[J]. 王文東,薛春,傅宇. 化工新型材料. 2016(04)
[9]淺談聚氨酯涂料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徐立娜,趙聰,張九天. 化工管理. 2016(08)
[10]概述2014-2015年聚氨酯彈性體在服裝、鞋材方面等領(lǐng)域的應(yīng)用[J]. 顧超英. 聚氨酯. 2015(04)
博士論文
[1]含絲素肽鏈的聚氨酯纖維與纖維膜[D]. 劉洪濤.東華大學 2011
碩士論文
[1]超細羽絨粉體改性聚氨酯膜及透濕氣性能研究[D]. 劉欣.武漢科技學院 2007
本文編號:305285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305285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