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
【學位授予單位】:中央民族大學
【學位級別】:博士
【學位授予年份】:2005
【分類號】:C955;TS97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投稿須知[J];貴州民族研究;2011年04期
2 ;投稿須知[J];貴州民族研究;2011年03期
3 其其格;;中國北方民族文化研究論文索引(1991)[J];內蒙古大學藝術學院學報;2011年02期
4 馬興龍;;我看民族學研究——理論、方法與“田野”[J];東方企業(yè)文化;2011年12期
5 甘玨晟;;餐桌上的語文[J];語文教學與研究;2011年21期
6 ;新疆社會科學院社會學研究所副所長李曉霞研究員[J];新疆社科論壇;2011年03期
7 顧紅兵;;再談中餐菜單的英譯[J];廣西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1年04期
8 曹毅;;土家族研究歷程及發(fā)展趨勢[J];湖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年03期
9 皇甫超偉;;淺談目的論視角下的中式菜單英譯及策略[J];赤峰學院學報(科學教育版);2011年08期
10 李繼昌;;幽幽懷古情——古歌的原生文化信息[J];校園歌聲;2011年0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周光大;韋光化;;全球化世界中的現(xiàn)代民族學研究價值[A];廣西老社會科學工作者協(xié)會“加強黨的執(zhí)政與改善民生”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11年
2 侯方岳;;關于民族學研究的幾個問題[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3 倪英才;張雁南;;民族學研究的歷史回顧[A];少數(shù)民族史及史料研究(三)——中國近現(xiàn)代史史料學學會學術會議論文集[C];1998年
4 陳永齡;;民族學研究必須密切結合實際[A];民族學研究第九輯[C];1990年
5 王承權;;民族學研究必須從圍墻里走出來[A];民族學研究第九輯[C];1990年
6 楊小雄;;民族學研究必須重視影視手段的應用[A];民族學研究第九輯[C];1990年
7 李宏烈;;民族學研究要堅持為四化建設服務[A];民族學研究第八輯[C];1986年
8 孔繁芝;;淺談中國飲食文化的“四大天使”[A];慶祝北京食品學會成立十五周年論文集[C];1994年
9 宋蜀華;;中國的民族學研究必須和歷史學緊密結合[A];民族學研究第一輯——首屆全國民族學學術討論會論文集[C];1980年
10 孟海棠;;創(chuàng)新與中國飲食文化[A];“自主創(chuàng)新推進上海食文化新發(fā)展”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本報記者 牛銳;西南民族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N];中國民族報;2008年
2 廣西壯族自治區(qū)民族研究所 覃乃昌;廣西民族學研究回眸[N];中國民族報;2008年
3 吳晉婷;從《九寨風情》的出版引發(fā)的對民族學研究的思考[N];貴州政協(xié)報;2010年
4 實習記者 李楊樂;建設有西南民族特色的民族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5 徐黎麗 蘭州大學西北少數(shù)民族研究中心、蘭州大學民族學研究院;非傳統(tǒng)安全視界下的民族學研究[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
6 本報記者 張春海;“用腳做學問”的民族學學者[N];中國社會科學報;2011年
7 福州大學管理學院269# 姜先達;借中國飲食文化與現(xiàn)代科技尋找突破口[N];中國經營報;2001年
8 中國歷史博物館研究員 宋兆麟;民族學研究的重大突破[N];文藝報;2001年
9 楊紹文;中國飲食文化寓意雜談[N];中國老年報;2002年
10 李瀾;把我國民族學研究推向新高度[N];光明日報;2008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孫堒卿;中國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5年
2 陳昱成;中國苗族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3 周粟;周代飲食文化研究[D];吉林大學;2007年
4 伍婷婷;變革社會中的人生與學術[D];中央民族大學;2009年
5 祁文壽;卓倉藏族社會歷史文化研究[D];蘭州大學;2011年
6 張娜;中亞現(xiàn)代民族過程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07年
7 李列;彝族研究現(xiàn)代學術的建立(1928-1949年)[D];北京師范大學;2005年
8 葉紅旗;臺灣高山族樂器研究[D];南京藝術學院;2008年
9 耿毅;白族農村社區(qū)文化變遷研究[D];中央民族大學;2011年
10 周典恩;清代臺灣拓墾中的族群關系研究[D];廈門大學;200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曾暉;當代中國飲食文化的倫理審視[D];湖南師范大學;2011年
2 孫曉磊;涉及中國飲食文化的翻譯技巧[D];山東大學;2005年
3 徐焱;論近世中西文化視域下中國飲食文化之新變[D];江南大學;2008年
4 李莉;濟南地區(qū)飲食文化的地方特色及發(fā)展前景探討[D];山東大學;2007年
5 張樂輝;從文化角度談中式菜單英譯[D];東北財經大學;2007年
6 趙靜;回族清真飲食文化的民族學研究[D];西北民族大學;2007年
7 李蘇南;家庭廚房用具的情感化設計[D];江南大學;2007年
8 林曉芝;中國飲食文化英譯的文化移植策略[D];天津理工大學;2009年
9 劉志高;中國飲食文化的翻譯[D];中南大學;2010年
10 李勇梅;從紐馬克的翻譯理論看中國烹飪文化與翻譯[D];廣西師范大學;2008年
本文編號:273951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27395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