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式早茶食器設計研究
【圖文】:
3制作過程圖
4實物圖
【學位授予單位】: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S972.23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王帥;;木匠達人和他們溫暖樸實的木制食器[J];世界文化;2017年02期
2 ;中國/暖言一人食器[J];設計;2017年16期
3 陳麗萍;食器瘋子李鶴;;我為食器狂[J];中華手工;2016年05期
4 何學靜;;日本文化的融合性對日本食器的影響[J];西昌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3期
5 張文俊;;張文俊作品[J];明日風尚;2019年04期
6 金益;;從陶瓷食器設計看日式O樇琶姥J];美術文獻;2019年08期
7 王秀玲;;中古廚房:講述時光深處的故鄉(xiāng)味[J];戀愛婚姻家庭.青春;2017年08期
8 李惠萍;飼料自動撒食器[J];四川畜禽;1995年02期
9 文士其;;即\既:吃過了嗎[J];新語文學習(初中版);2013年05期
10 龍隱;;食器故事[J];世界博覽;2016年16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3條
1 楊曉野;李磊;王瑞;楊蓮茹;劉珍蓮;;氨基酸對捕食線蟲性真菌生長及捕食器產生的影響[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九次學術研討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2 徐穎;劉文平;;從漢畫像石看漢代飲食文化的特點[A];中國漢畫學會第九屆年會論文集(下)[C];2004年
3 楊曉野;王瑞;韓海濱;楊蓮茹;趙治國;李文生;張曉東;;少孢節(jié)叢孢菌捕食器誘導及絲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分析[A];中國畜牧獸醫(yī)學會家畜寄生蟲學分會第六次代表大會暨第十次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8條
1 文化學者 張吾愚;鼎從食器到禮器的文化意蘊[N];深圳特區(qū)報;2017年
2 曉靜;美食與食器[N];華東旅游報;2003年
3 本報記者 辛明;時光中的食器之美(下)[N];中國食品報;2019年
4 ;掩護日軍撒布病菌 本人還給食器涂菌[N];新華每日電訊;2014年
5 記者 李晶;從食器到刑具 從禮器到展物[N];西安日報;2011年
6 劉志琴;百姓日用之學的人文精義[N];北京日報;2004年
7 王兆貴;言之有“禮”[N];光明日報;2014年
8 安徽省阜陽市自由撰稿人 劉紹義;“既”字溯源[N];語言文字報;2019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吳曉端;粵式早茶食器設計研究[D];景德鎮(zhèn)陶瓷大學;2019年
2 柳敏霞;尋根素燒—食器造型設計及其品牌構建[D];重慶大學;2018年
3 王偉;漢代漆制食器研究[D];安徽財經大學;2018年
4 周媛;中國人進食方式與現代陶瓷食器設計[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09年
5 于園園;漢語食器詞語的文化語義研究[D];內蒙古大學;2006年
6 孫雅囡;相得益彰—瓷木食器之美[D];山西大學;2017年
7 萬圣丹;宋代陶瓷食器生活對現代陶瓷餐具設計的啟示[D];南昌大學;2016年
8 姜穎;宋代陶瓷食器設計對當代日用陶瓷設計的啟示[D];景德鎮(zhèn)陶瓷學院;2013年
9 韓海賓;少孢節(jié)叢孢菌捕食器誘導及絲氨酸蛋白酶基因序列分析[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08年
10 李莉萍;和敬靜空的冥想[D];中央美術學院;2012年
,本文編號:2677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qgylw/2677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