丙烯酸酯反射隔熱涂料制備與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23 15:29
隨著經(jīng)濟的不斷發(fā)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升,全球能源需求量正在逐年增長,節(jié)能減排也成為社會持續(xù)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其中,建筑節(jié)能是節(jié)能減排的一項重要措施。近年來,基于建筑外圍護結(jié)構(gòu)的保溫隔熱節(jié)能技術(shù)得到了較快的發(fā)展與應(yīng)用,其中反射隔熱涂料以其較優(yōu)異的隔熱性能和易施工特點得到越來越多的關(guān)注和應(yīng)用。為了解決鋼結(jié)構(gòu)工業(yè)廠房屋頂隔熱問題,本論文首先在丙烯酸酯乳液基料基礎(chǔ)上研制了一種隔熱性能較好的白色反射隔熱涂料,并在此基礎(chǔ)上嘗試開發(fā)彩色反射隔熱涂料,以豐富人們對反射隔熱涂料的選擇需求。本文以丙烯酸酯乳液作為樹脂基料,鈦白粉、中空玻璃微珠、中空陶瓷微球作為功能性顏填料制備了一種白色反射隔熱涂料。實驗采用紅外光譜議、紫外可見近紅外分光光度計、導(dǎo)熱系數(shù)儀、自行搭建的隔熱檢測設(shè)備,以及參照相關(guān)國家標準對純丙、硅丙和苯丙三種乳液的結(jié)構(gòu)和涂膜基本性能,涂料涂膜的隔熱性能和基本性能進行了測試與分析,結(jié)果顯示,純丙乳液及其制備的涂料在涂膜硬度、附著力、干燥速率和隔熱效果等方面的表現(xiàn)均優(yōu)于硅丙和苯丙乳液,適合作為反射隔熱涂料的乳液基料,且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時隔熱效果最佳,隔熱溫差可達5.1℃。采用沉降法考察了不同分散...
【文章來源】:湖北工業(yè)大學(xué)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太陽輻射形式及反射隔熱涂料的隔熱機理Figure1.1Theformofsolarradiationandthermalinsulationmechanismofreflective
湖北工業(yè)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3太陽輻射到達地表時的輻射光譜主要分布在3個光譜區(qū):紫外區(qū)(280~380nm),約占太陽能量的4%;可見光區(qū)(380~780nm),約占太陽能量的43%;近紅外區(qū)(780~2500nm),約占太陽能量的53%,即太陽輻射約96%的能量集中在波長為380~2500nm的可見光區(qū)和近紅外區(qū)[8,9]。圖1.2地表太陽輻射光譜Figure1.2Thespectrumofsurfacesolarradiation在屋頂表面涂布反射隔熱涂料,能夠增加屋頂表面反射率,較好地阻隔屋頂對太陽福射的吸收作用,有效降低確定表面溫度,從源頭上減少熱量的傳入,有效抑制太陽福射對表面的加熱作用。對于反射隔熱涂料而言,其熱反射作用機理有鏡面反射和背散射兩種方式[10]。但在實際應(yīng)用中,鏡面反射涂層表面沾污后,會嚴重影響涂層的反射能力;另外,鏡面反射涂層還存在光污染的問題,且存在輻射率較低的問題。因此鏡面反射大多應(yīng)用于透明的玻璃幕墻涂層上。相比鏡面反射,采用背散射原理的反射涂層更適合應(yīng)用在屋頂或墻體反射涂層中,其反射性能主要依賴涂料中折射率較高的顏填料。涂層中的顏填料粒子對入射光線造成散射時,會產(chǎn)生漫反射,這一過程可以實現(xiàn)涂層對入射光的反射,填料對太陽光的散射能力取決于填料和涂層基料的相對折射率,即:S=np/nr(1.1)其中,S為相對折射率(也稱散射系數(shù)),np為顏填料的折射率,nr為涂層基料的折射率。根據(jù)Mie散射理論,相對折射率越大,單個粒子的背散射能力越強[11]。如金紅石型TiO2粒子的散射,根據(jù)球狀金紅石型TiO2粒子理論散射強度隨角度變
湖北工業(yè)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4化的極圖,如圖1.3所示,(a)圖散射粒子相對折射率較小,而(b)圖散射粒子相對折射率較大;當相對折射率由小變大時,背向半球散射光強度增大,即光線更多地向入射方向散射,從而具有較好的漫反射性能[12]。圖1.3球狀金紅石型TiO2粒子理論散射強度隨角度變化的極圖[11]Figure1.3PolardiagramoftheoreticalscatteringintensityofsphericalrutileTiO2particlesasafunctionofangle[11]圖1.4TiO2在多孔材料中可能的存在方式[10]Figure1.4PossibleexistenceofTiO2inporousmaterials[10]Mie散射理論是針對單個球形粒子對電磁波散射的理論,其前提假設(shè)為:粒子隨機分布且彼此相距很遠,粒子對光的散射獨立發(fā)生。而涂料涂層體系中,顏填料粒子堆積密度很大,并且粒子形態(tài)不一定是嚴格的球形,各個粒子散射相互影響;因此,Mie散射理論在涂料涂層中應(yīng)用時存在一定局限性。盡管如此,Levinsom等人[13]的研究仍然表明,利用相對折射率指標來選擇反射隔熱涂料用顏填料時仍然具有指導(dǎo)意義,即高相對折射率的涂層體系仍然可以得到較好的太陽光反射效果。同時也有研究[14]表明,在涂層中引入微孔可以適度提高體系的相對折射率,尤其是樹脂體系中還存在TiO2時,兩者對提高體系的光散射能力有一定協(xié)同作用。William[12]針對二者的協(xié)同作用還做了系統(tǒng)的研究,提出了六種TiO2和微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Cu2+、Tb3+共摻雜BaZrO3高近紅外反射顏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J]. 張少丹,包維維,馬海萍. 無機材料學(xué)報. 2019(06)
[2]分散劑在涂料中的應(yīng)用[J]. 于國玲,王學(xué)克. 中國涂料. 2018(12)
[3]建筑節(jié)能隔熱涂料的性能分類及發(fā)展方向[J]. 劉悅. 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 2018(10)
[4]節(jié)能性建筑涂料的節(jié)能原理及研究現(xiàn)狀[J]. 劉興勤,石勤. 中國建材科技. 2018(04)
[5]世界隔熱涂料對比[J]. 王加. 現(xiàn)代涂料與涂裝. 2018(07)
[6]建筑反射隔熱涂料隔熱機理及性能試驗研究[J]. 陳東平,余恒鵬,曾洵,高楊. 四川建筑科學(xué)研究. 2018(01)
[7]建筑用熱反射隔熱涂料的研究進展[J]. 王德永,黃小珂. 建筑技術(shù)開發(fā). 2018(04)
[8]太陽熱反射隔熱彩色涂料的制備及隔熱性能[J]. 楊光,鄧安仲,陳靜波. 表面技術(shù). 2017(11)
[9]保溫隔熱建筑涂料的研究進展[J]. 羅蘭,王澍,王健,王麗,楊昊天,張舟,劉飛.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1)
[10]新形勢下隔熱節(jié)能涂覆材料的研究與展望[J]. 王鷹,郭雯靜,商文賢. 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chǎn)業(yè). 2017(12)
博士論文
[1]新型聚氨酯締合增稠劑的制備與流變學(xué)行為[D]. 彭軍.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4
[2]功能性隔熱填料的制備及其在反射型隔熱涂層中的應(yīng)用[D]. 蔡偉煒.浙江大學(xué) 2014
碩士論文
[1]摻雜鉬酸鉍高近紅外反射顏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何峰.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9
[2]摻雜二氧化鈦近紅外高反射節(jié)能顏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張騰飛.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8
[3]顏填料的特性及其對隔熱涂料性能的影響[D]. 劉立立.武漢科技大學(xué) 2015
[4]自交聯(lián)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與水性隔熱涂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 吳雅露.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5
[5]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節(jié)能效果研究[D]. 馮夢萍.浙江大學(xué) 2015
[6]水性納米二氧化鈦漿料及水性隔熱涂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黃淑芬.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4
[7]羧酸鹽高分子分散劑的合成與應(yīng)用[D]. 盧翼君.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14
[8]高近紅外反射率無機顏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 趙敏春.南京理工大學(xué) 2014
[9]太陽熱反射隔熱涂料的研究[D]. 孫明杰.北京化工大學(xué) 2010
本文編號:3358127
【文章來源】:湖北工業(yè)大學(xué)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78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太陽輻射形式及反射隔熱涂料的隔熱機理Figure1.1Theformofsolarradiationandthermalinsulationmechanismofreflective
湖北工業(yè)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3太陽輻射到達地表時的輻射光譜主要分布在3個光譜區(qū):紫外區(qū)(280~380nm),約占太陽能量的4%;可見光區(qū)(380~780nm),約占太陽能量的43%;近紅外區(qū)(780~2500nm),約占太陽能量的53%,即太陽輻射約96%的能量集中在波長為380~2500nm的可見光區(qū)和近紅外區(qū)[8,9]。圖1.2地表太陽輻射光譜Figure1.2Thespectrumofsurfacesolarradiation在屋頂表面涂布反射隔熱涂料,能夠增加屋頂表面反射率,較好地阻隔屋頂對太陽福射的吸收作用,有效降低確定表面溫度,從源頭上減少熱量的傳入,有效抑制太陽福射對表面的加熱作用。對于反射隔熱涂料而言,其熱反射作用機理有鏡面反射和背散射兩種方式[10]。但在實際應(yīng)用中,鏡面反射涂層表面沾污后,會嚴重影響涂層的反射能力;另外,鏡面反射涂層還存在光污染的問題,且存在輻射率較低的問題。因此鏡面反射大多應(yīng)用于透明的玻璃幕墻涂層上。相比鏡面反射,采用背散射原理的反射涂層更適合應(yīng)用在屋頂或墻體反射涂層中,其反射性能主要依賴涂料中折射率較高的顏填料。涂層中的顏填料粒子對入射光線造成散射時,會產(chǎn)生漫反射,這一過程可以實現(xiàn)涂層對入射光的反射,填料對太陽光的散射能力取決于填料和涂層基料的相對折射率,即:S=np/nr(1.1)其中,S為相對折射率(也稱散射系數(shù)),np為顏填料的折射率,nr為涂層基料的折射率。根據(jù)Mie散射理論,相對折射率越大,單個粒子的背散射能力越強[11]。如金紅石型TiO2粒子的散射,根據(jù)球狀金紅石型TiO2粒子理論散射強度隨角度變
湖北工業(yè)大學(xué)碩士學(xué)位論文4化的極圖,如圖1.3所示,(a)圖散射粒子相對折射率較小,而(b)圖散射粒子相對折射率較大;當相對折射率由小變大時,背向半球散射光強度增大,即光線更多地向入射方向散射,從而具有較好的漫反射性能[12]。圖1.3球狀金紅石型TiO2粒子理論散射強度隨角度變化的極圖[11]Figure1.3PolardiagramoftheoreticalscatteringintensityofsphericalrutileTiO2particlesasafunctionofangle[11]圖1.4TiO2在多孔材料中可能的存在方式[10]Figure1.4PossibleexistenceofTiO2inporousmaterials[10]Mie散射理論是針對單個球形粒子對電磁波散射的理論,其前提假設(shè)為:粒子隨機分布且彼此相距很遠,粒子對光的散射獨立發(fā)生。而涂料涂層體系中,顏填料粒子堆積密度很大,并且粒子形態(tài)不一定是嚴格的球形,各個粒子散射相互影響;因此,Mie散射理論在涂料涂層中應(yīng)用時存在一定局限性。盡管如此,Levinsom等人[13]的研究仍然表明,利用相對折射率指標來選擇反射隔熱涂料用顏填料時仍然具有指導(dǎo)意義,即高相對折射率的涂層體系仍然可以得到較好的太陽光反射效果。同時也有研究[14]表明,在涂層中引入微孔可以適度提高體系的相對折射率,尤其是樹脂體系中還存在TiO2時,兩者對提高體系的光散射能力有一定協(xié)同作用。William[12]針對二者的協(xié)同作用還做了系統(tǒng)的研究,提出了六種TiO2和微孔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Cu2+、Tb3+共摻雜BaZrO3高近紅外反射顏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J]. 張少丹,包維維,馬海萍. 無機材料學(xué)報. 2019(06)
[2]分散劑在涂料中的應(yīng)用[J]. 于國玲,王學(xué)克. 中國涂料. 2018(12)
[3]建筑節(jié)能隔熱涂料的性能分類及發(fā)展方向[J]. 劉悅. 墻材革新與建筑節(jié)能. 2018(10)
[4]節(jié)能性建筑涂料的節(jié)能原理及研究現(xiàn)狀[J]. 劉興勤,石勤. 中國建材科技. 2018(04)
[5]世界隔熱涂料對比[J]. 王加. 現(xiàn)代涂料與涂裝. 2018(07)
[6]建筑反射隔熱涂料隔熱機理及性能試驗研究[J]. 陳東平,余恒鵬,曾洵,高楊. 四川建筑科學(xué)研究. 2018(01)
[7]建筑用熱反射隔熱涂料的研究進展[J]. 王德永,黃小珂. 建筑技術(shù)開發(fā). 2018(04)
[8]太陽熱反射隔熱彩色涂料的制備及隔熱性能[J]. 楊光,鄧安仲,陳靜波. 表面技術(shù). 2017(11)
[9]保溫隔熱建筑涂料的研究進展[J]. 羅蘭,王澍,王健,王麗,楊昊天,張舟,劉飛. 化工新型材料. 2017(11)
[10]新形勢下隔熱節(jié)能涂覆材料的研究與展望[J]. 王鷹,郭雯靜,商文賢. 中國戰(zhàn)略新興產(chǎn)業(yè). 2017(12)
博士論文
[1]新型聚氨酯締合增稠劑的制備與流變學(xué)行為[D]. 彭軍.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4
[2]功能性隔熱填料的制備及其在反射型隔熱涂層中的應(yīng)用[D]. 蔡偉煒.浙江大學(xué) 2014
碩士論文
[1]摻雜鉬酸鉍高近紅外反射顏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何峰.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9
[2]摻雜二氧化鈦近紅外高反射節(jié)能顏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張騰飛.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8
[3]顏填料的特性及其對隔熱涂料性能的影響[D]. 劉立立.武漢科技大學(xué) 2015
[4]自交聯(lián)含氟丙烯酸酯乳液的合成與水性隔熱涂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 吳雅露.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5
[5]建筑用反射隔熱涂料節(jié)能效果研究[D]. 馮夢萍.浙江大學(xué) 2015
[6]水性納米二氧化鈦漿料及水性隔熱涂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 黃淑芬.華南理工大學(xué) 2014
[7]羧酸鹽高分子分散劑的合成與應(yīng)用[D]. 盧翼君.上海師范大學(xué) 2014
[8]高近紅外反射率無機顏料的制備及其性能研究[D]. 趙敏春.南京理工大學(xué) 2014
[9]太陽熱反射隔熱涂料的研究[D]. 孫明杰.北京化工大學(xué) 2010
本文編號:33581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3581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