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化還原響應(yīng)型星狀聚合物及其膠束性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5-26 16:52
近年來,癌癥已經(jīng)成為了危害世界許多國家和地區(qū)的主要公共健康問題之一。目前,化學(xué)藥物治療仍然是癌癥臨床治療的一種有效的手段,如阿霉素(DOX),喜樹堿(CPT),紫杉醇(PTX)等。由于在化療過程中還存在許多關(guān)鍵技術(shù)問題,如藥物溶解性差、生物利用度低、毒副作用大等問題,限制了其進一步的研究和臨床應(yīng)用。隨著納米載藥系統(tǒng)的快速發(fā)展,兩親性聚合物膠束引起了人們的廣泛關(guān)注,載藥膠束可以通過生物刺激(溫度、pH、氧化還原或磁)觸發(fā)響應(yīng)使藥物釋放。由于癌細胞(10 mM)和正常細胞內(nèi)(2μM)的谷胱甘肽(GSH)濃度存在很大的差異,GSH是一種可以在細胞內(nèi)催化含二硫鍵的胱氨酸裂解反應(yīng)的還原性物質(zhì)。氧化還原應(yīng)型載藥膠束可利用GSH在癌細胞和正常細胞的濃度差異,從而使設(shè)計的聚合物的二硫鍵斷裂來控制藥物的釋放。然而,載藥量不足、穩(wěn)定性不高以及生物相容性差等問題限制了氧化還原響應(yīng)載藥膠束的進一步應(yīng)用。本文引入具有良好脂溶性和穩(wěn)定性的金剛烷作為四臂星型聚合物的核心,然后通過開環(huán)聚合反應(yīng)和兩步酯化反應(yīng)合成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響應(yīng)型可降解的聚合物金剛烷-[聚(乳酸-共-羥基乙酸)-雙(2-羧乙基)硫醚-聚(乙二醇...
【文章來源】: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納米載藥輸送系統(tǒng)
1.2.1 脂質(zhì)體
1.2.2 納米脂質(zhì)體
1.2.3 聚合物膠束
1.3 兩親性聚合物膠束
1.4 可降解生物材料
1.5 刺激性響應(yīng)遞送載體
1.5.1 溫度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2 磁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3 pH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4 氧化還原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5 多重刺激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6 課題的研究思路與研究內(nèi)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以季戊四醇為核的氧化還原響應(yīng)聚合物合成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儀器
2.3 合成路線
2.3.1 季戊四醇-聚(乳酸-共-羥基乙酸)4的合成
2.3.2 羧基化聚乙二醇單甲醚的合成
2.3.3 兩親性聚合物的合成
2.4 聚合物的表征
2.4.1 核磁共振氫譜
2.4.2 凝膠滲透色譜
2.4.3 聚合物空白膠束的自組裝
2.4.4 聚合物膠束的臨界膠束濃度測定
2.4.5 聚合物膠束粒徑和多分散系數(shù)的測定
2.4.6 載藥膠束的制備以及膠束的形貌觀察
2.4.7 載藥膠束的體外釋放
2.4.8 細胞毒性以及抑癌效應(yīng)
2.5 結(jié)果與討論
2.5.1 核磁表征
2.5.1.1 季戊四醇-聚(乳酸-共-羥基乙酸)4的核磁表征
2.5.1.2 羧基化聚乙二醇單甲醚的核磁表征
2.5.1.3 兩親性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2.5.2 兩親性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表征
2.5.3 兩親性聚合物膠束的臨界膠束濃度測試
2.5.4 聚合物膠束和載藥膠束的粒徑及形貌
2.5.5 膠束體外釋放藥物
2.5.6 體外細胞毒性評估
2.6 本章總結(jié)
第三章 以金剛烷為核的氧化還原響應(yīng)聚合物合成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儀器
3.3 合成路線
3.3.1 1,3,5,7-四溴金剛烷的合成
3.3.2 1,3,5,7-四羥基金剛烷的合成
3.3.3 金剛烷-聚(乳酸-共-羥基乙酸)4的合成
3.3.4 羧基化的聚乙二醇單甲醚的合成
3.3.5 兩親性聚合物的合成
3.4 聚合物及其膠束的表征和性能測試
3.5 結(jié)果與討論
3.5.1 核磁表征
3.5.1.1 1,3,5,7-四溴金剛烷與1,3,5,7-四羥基金剛烷的核磁表征
3.5.1.2 星狀疏水聚合物和兩親性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3.5.2 聚合物的分子量表征
3.5.3 兩親性聚合物膠束的臨界膠束濃度
3.5.4 聚合物膠束和載藥膠束的粒徑及形貌
3.5.5 膠束在體外釋放DOX
3.5.6 體外生物相容性及抑癌效應(yīng)評估
3.6 本章總結(jié)
結(jié)論與展望
結(jié)論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ctive Hyperbranched Poly (tetrahydropyrimidine)s Synthesized from Multicomponent Tandem Polymerization[J]. Yuzhang Huang,Ping Chen,Bo Wei,Rongrong Hu,Ben Zhong T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9(04)
[2]磁應(yīng)答型藥物遞送載體的設(shè)計與構(gòu)建[J]. 畢洪梅,韓曉軍. 化學(xué)進展. 2018(12)
本文編號:3206720
【文章來源】:廣東工業(yè)大學(xué)廣東省
【文章頁數(shù)】:74 頁
【學(xué)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緒論
1.1 引言
1.2 納米載藥輸送系統(tǒng)
1.2.1 脂質(zhì)體
1.2.2 納米脂質(zhì)體
1.2.3 聚合物膠束
1.3 兩親性聚合物膠束
1.4 可降解生物材料
1.5 刺激性響應(yīng)遞送載體
1.5.1 溫度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2 磁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3 pH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4 氧化還原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5.5 多重刺激響應(yīng)型載體系統(tǒng)
1.6 課題的研究思路與研究內(nèi)容
1.6.1 研究思路
1.6.2 研究內(nèi)容
第二章 以季戊四醇為核的氧化還原響應(yīng)聚合物合成和性能研究
2.1 引言
2.2 實驗部分
2.2.1 實驗材料
2.2.2 實驗儀器
2.3 合成路線
2.3.1 季戊四醇-聚(乳酸-共-羥基乙酸)4的合成
2.3.2 羧基化聚乙二醇單甲醚的合成
2.3.3 兩親性聚合物的合成
2.4 聚合物的表征
2.4.1 核磁共振氫譜
2.4.2 凝膠滲透色譜
2.4.3 聚合物空白膠束的自組裝
2.4.4 聚合物膠束的臨界膠束濃度測定
2.4.5 聚合物膠束粒徑和多分散系數(shù)的測定
2.4.6 載藥膠束的制備以及膠束的形貌觀察
2.4.7 載藥膠束的體外釋放
2.4.8 細胞毒性以及抑癌效應(yīng)
2.5 結(jié)果與討論
2.5.1 核磁表征
2.5.1.1 季戊四醇-聚(乳酸-共-羥基乙酸)4的核磁表征
2.5.1.2 羧基化聚乙二醇單甲醚的核磁表征
2.5.1.3 兩親性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2.5.2 兩親性聚合物的分子量及分子量分布表征
2.5.3 兩親性聚合物膠束的臨界膠束濃度測試
2.5.4 聚合物膠束和載藥膠束的粒徑及形貌
2.5.5 膠束體外釋放藥物
2.5.6 體外細胞毒性評估
2.6 本章總結(jié)
第三章 以金剛烷為核的氧化還原響應(yīng)聚合物合成和性能研究
3.1 引言
3.2 實驗部分
3.2.1 實驗材料
3.2.2 實驗儀器
3.3 合成路線
3.3.1 1,3,5,7-四溴金剛烷的合成
3.3.2 1,3,5,7-四羥基金剛烷的合成
3.3.3 金剛烷-聚(乳酸-共-羥基乙酸)4的合成
3.3.4 羧基化的聚乙二醇單甲醚的合成
3.3.5 兩親性聚合物的合成
3.4 聚合物及其膠束的表征和性能測試
3.5 結(jié)果與討論
3.5.1 核磁表征
3.5.1.1 1,3,5,7-四溴金剛烷與1,3,5,7-四羥基金剛烷的核磁表征
3.5.1.2 星狀疏水聚合物和兩親性聚合物的核磁表征
3.5.2 聚合物的分子量表征
3.5.3 兩親性聚合物膠束的臨界膠束濃度
3.5.4 聚合物膠束和載藥膠束的粒徑及形貌
3.5.5 膠束在體外釋放DOX
3.5.6 體外生物相容性及抑癌效應(yīng)評估
3.6 本章總結(jié)
結(jié)論與展望
結(jié)論
展望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期間發(fā)表的論文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ggregation-induced Emission-active Hyperbranched Poly (tetrahydropyrimidine)s Synthesized from Multicomponent Tandem Polymerization[J]. Yuzhang Huang,Ping Chen,Bo Wei,Rongrong Hu,Ben Zhong Tang.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2019(04)
[2]磁應(yīng)答型藥物遞送載體的設(shè)計與構(gòu)建[J]. 畢洪梅,韓曉軍. 化學(xué)進展. 2018(12)
本文編號:32067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320672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