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質(zhì)碳基材料負載納米金屬催化劑的制備及加氫性能研究
【學位單位】:鄭州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年份】:2019
【中圖分類】:TQ426;TB383.1
【部分圖文】:
圖 1.1 木質(zhì)纖維素主要組成成分[21]Figure 1.1 The main components of lignocellulose[21]生物質(zhì),首先要對其進行剖析,將其物理結(jié)構(gòu)是高效利用生物質(zhì)的充分必要條件。如前所轉(zhuǎn)化利用的生物質(zhì)主要為農(nóng)林剩余物,屬于素、半纖維素、木質(zhì)素和其他微量組分如無,它由葡萄糖組成,在有機物中占有很大比例成成分,它由五碳糖和六碳糖組成,是一種異,它是一種復雜的酚類化合物,由三種醇單體組醇。不同的生物質(zhì)三種主要成分的比例不同,維素,半纖維素和木質(zhì)素分別占 15-20%,25-3幾種生物質(zhì)組成如表 1.1。
35-40 17-35 33-41 32-36 28-36 12-29 25-45 28-32 ,簡單的燃燒絕非生物質(zhì)利用的最佳手段,將其制備其用,包括溶劑,液體燃料,化學品等。直接燃燒是類在進入煤炭時代之前是以燒木柴為主,這種利用方化為熱能,生物質(zhì)燃燒發(fā)電廠就是采取這種利用方式方式:物理轉(zhuǎn)化,化學轉(zhuǎn)化和生物轉(zhuǎn)化。物理轉(zhuǎn)化是固體燃料用來直接燃燒,通過對原料的壓縮,可以減和燃燒設備的空間利用率。化學轉(zhuǎn)化中重要的一個解技術(shù)、高溫干餾技術(shù)、氣化技術(shù)和液化技術(shù)。熱化低的生物質(zhì)資源通過加氫脫氧,轉(zhuǎn)化為高品位的燃轉(zhuǎn)化技術(shù)包括生物質(zhì)水解技術(shù),厭氧發(fā)酵技術(shù)和生物和對應的產(chǎn)品如圖 1.2 所示。
為重要的生物質(zhì)平臺化合物,可以通過各類反應制備高氧化反應可以制備糠酸,呋喃甲酸等[37];通過加氫反應可lcohol,FA),四氫糠醇(Tetrahydrofurfurylalcohol,THF)uran,2-MF),2-甲基四氫呋喃(2-methyltetrahydrofuran,三聚氰胺或丙酮進行縮合反應制備熱塑性樹脂,塑料等還可以通過加氫脫氧提高其能量密度,制備一系列的呋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大東;;荷蘭AKZO公司1988年催化劑年會概況[J];石油煉制與化工;1989年08期
2 關磊;張博;任浩;張力嬙;;CO_2轉(zhuǎn)化新型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18年10期
3 徐君庭,封麟先;茂金屬催化劑負載化研究進展[J];石油化工;1998年07期
4 龔文朋;楊水金;;合成蘋果酯催化劑的研究新進展[J];甘肅石油和化工;2013年03期
5 孫煒巖;白杰;李春萍;劉進榮;;銀系催化劑催化苯乙烯氧化反應的應用[J];化學通報;2019年06期
6 張偉;龐月森;;TiO_2光催化劑負載改性和摻雜改性的方法綜述[J];湖南城市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7年02期
7 趙瑞環(huán);于才淵;李爍;畢秋實;王喜忠;;基于過渡金屬的低溫選擇性脫硝催化劑的制備與性能[J];化工進展;2017年S1期
8 郜子興;楊文玲;;催化臭氧化處理抗生素廢水催化劑的制備[J];水處理技術(shù);2018年03期
9 ;新型催化劑可將二氧化碳轉(zhuǎn)化為甲醇[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18年11期
10 牛量;于濤;張曉;陳冰冰;石川;金星;;甲烷二氧化碳重整制合成氣催化劑的研究進展[J];吉林化工學院學報;2018年1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王策;彭龍貴;張巧巧;邱璐瑩;張再勇;;TiO_2光催化劑負載膨潤土材料的制備及催化降解研究[A];2014中國功能材料科技與產(chǎn)業(yè)高層論壇摘要集[C];2014年
2 顏德健;陳烽;夏s
本文編號:28095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8095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