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酸法水解納米纖維素的制備及其應用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TB383.1;TQ352.79
【圖文】:
Pemigranilinae Base),質(zhì)子化的祖母綠/苯胺綠(Green Protonated Emeraldine),藍色半氧化半還原基態(tài)(Blue Emeraldine Base),還原態(tài)聚苯胺(Colourless Leucoemeraldine)。不同形態(tài)的聚苯胺的轉(zhuǎn)化形式如圖1-2 所示。其中質(zhì)子化的苯胺綠是聚苯胺最重要的存在形式,同時也是聚苯胺的唯一導電形態(tài),由苯胺的氧化聚合直接產(chǎn)生[60]。若使用更強的氧化條件則轉(zhuǎn)化為藍色的質(zhì)子化的氧化態(tài)形式,pH 在 0-1 時進一步用堿處理則會得到不導電的紫色的氧化態(tài)基態(tài)。直接用堿處理在 pH 為 6-7 時質(zhì)子化的苯胺綠轉(zhuǎn)為不導電的藍色。其中,質(zhì)子化的苯胺綠與半氧化半還原基態(tài)時為兩種不同的藍色。而且,中間氧化態(tài)可以被還原成不具有導電性的無色還原態(tài)聚苯胺。另外,人們同樣認同 顆粒金屬島模型‖作為聚苯胺的導電機理。該理論認為,導電聚合物分子內(nèi)部存在著由于摻雜不均勻而導致的金屬區(qū)以及非金屬區(qū)[61]。完全摻雜的 金屬島‖區(qū)存在于未摻雜的非金屬區(qū)。 金屬島‖的區(qū)域隨著摻雜量的增加而擴大,最終形成新的 金屬島‖。
圖 2-5 不同水解時間制備的納米纖維素 AFM 圖Figure 2-5 Nanocellulose AFM images prepared by different hydrolysis time圖 2-6 納米纖維素尺寸變化圖(a),粒度分布圖(b)Figure 2-6 Size distribution diagram(a),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b)of nanocellulose在水解溫度為120 ℃,草酸濃度為 30%,反應時間分別為:1.5 h、2 h、2.5 h 以及0.1 1 10 100 1000 100000246810頻度 (%)累積分布 (%)長度/nm頻度/%020406080100累積分布/%(b)1.0 1.5 2.0 2.5 3.0 3.568707274767880828486CNC所占比例/%納米纖維素平均尺寸/nm反應時間/hNC占比例所%/(a)6008001000120014001600的米纖維素納平均尺寸nm/
圖 2-10 反應溫度與草酸濃度制備納米纖維素響應面曲線:左圖為等高線圖,右圖為 3D圖,其中反應時間恒定為 2hFigure 2-10 response surface curve of preparation of nanocellulose from reaction temperatureand oxalic acid concentration: left is the contour map, right is the 3D map, in which thereaction time is constant at 2h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8條
1 王雅麗;田靜;李會寧;曹德榕;;納米氧化錫銻透明隔熱涂料研究進展[J];中國涂料;2014年07期
2 雷亞玲;曾和平;房麗婷;江河;黎長城;呂梅香;;納米摻銻二氧化錫隔熱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J];華南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3期
3 袁曄;范子千;沈青;;納米纖維素研究及應用進展Ⅰ[J];高分子通報;2010年02期
4 姚晨;趙石林;繆國元;;納米透明隔熱涂料的特性與應用[J];涂料工業(yè);2007年01期
5 張永進,趙石林;聚氨酯納米ATO透明隔熱涂料的研制[J];化學建材;2004年06期
6 李小芳,丁恩勇,黎國康;一種棒狀納米微晶纖維素的物性研究[J];纖維素科學與技術;2001年02期
7 沙兆林,蘇廣均,施磊,李建華;導電聚苯胺的合成[J];南通工學院學報;2000年01期
8 高潔;湯烈貴;;我國纖維素科學發(fā)展近況[J];纖維素科學與技術;1993年01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余成華;納米纖維素基超疏水材料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
2 王寶霞;花生殼纖維素納米纖絲及其復合材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7年
3 陳理恒;基于酸處理的木質(zhì)纖維酶水解及納米纖維素特性的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4 韋莉;有機—無機雜化透明導電薄膜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華東理工大學;2010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9條
1 韓磊;基于多種形貌納米硫化銅透明隔熱涂料的制備與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8年
2 朱奕漪;納米摻銦氧化鋅(ZIO)隔熱涂層的制備和性能表征[D];中南大學;2014年
3 郭凱;納米ATO透明隔熱涂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青島科技大學;2014年
4 錢峗;TEMPO氧化制備納米纖維的技術改良[D];南京林業(yè)大學;2013年
5 程亞娟;納米銦復合氧化物透明隔熱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1年
6 張磊;納米ITO顆粒在乙酸丁酯相中分散穩(wěn)定性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1年
7 張智建;透明隔熱納米復合涂層材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中南大學;2010年
8 唐富龍;透明隔熱納米玻璃涂料的制備及性能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0年
9 吳大剛;導電聚苯胺薄膜的制備及其應用研究[D];華僑大學;2007年
本文編號:277494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xgylw/27749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