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進三代核電機組反應堆達臨界方式及特性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12-29 12:55
介紹了先進三代核電機組如何在低中子注量率的情況下通過堆外核測量系統源量程探測器監(jiān)視反應堆達臨界,并對其達臨界過程中探測器的計數率變化進行比照、分析。通過分析發(fā)現,在低中子注量率情況下,利用反應堆啟動率(或周期)的變化能夠實現對反應堆臨界實現與否的判斷。同時,利用相對中子源不同位置的探測器計數率的變化規(guī)律,能夠監(jiān)測反應堆逼近臨界的程度。這一反應堆達臨界方式可以在諸如無源啟動等低中子注量率情況下得到應用。
【文章來源】:核動力工程. 2020,41(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停止稀釋達臨界后SR探測器計數率趨勢圖
30 MW·d/t(U)再啟動臨界提棒過程SR趨勢
圖4是稀釋達臨界期間SR探測器計數率趨勢圖,其中橫坐標單位采用了壓縮方法,在100min之前為每10 min數據間隔,100 min之后為每1 min的數據間隔。試驗時,前半程稀釋速率約為15 m3/h,后半程稀釋速率約為5 m3/h。由圖4可知,在稀釋過程中,SRA/B計數率前期緩慢增加,在稀釋至約136 min時,SRA/B計數率出現明顯變化,其增長速率開始增加。根據硼濃度推算,此時離設計ARO臨界狀態(tài)的次臨界深度(即遠離臨界的程度,通常用硼濃度來表征)約為-230 mg/L,離堆芯實際次臨界深度約為-300mg/L。隨后,在慢速稀釋條件下,SRA/B計數率出現明顯指數增長,現場觀測到反應性儀出現正的反應性指示,在滿足臨界判斷條件的情況下,于147 min時終止稀釋,反應堆臨界。反應堆臨界時刻的SR探測器計數率僅約200 s-1,中子注量率很低。圖2 第1次硼濃度稀釋期間SR探測器計數率趨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P1000反應堆控制系統特點分析[J]. 張小冬,劉琳. 核動力工程. 2011(04)
本文編號:3556168
【文章來源】:核動力工程. 2020,41(03)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5 頁
【部分圖文】:
停止稀釋達臨界后SR探測器計數率趨勢圖
30 MW·d/t(U)再啟動臨界提棒過程SR趨勢
圖4是稀釋達臨界期間SR探測器計數率趨勢圖,其中橫坐標單位采用了壓縮方法,在100min之前為每10 min數據間隔,100 min之后為每1 min的數據間隔。試驗時,前半程稀釋速率約為15 m3/h,后半程稀釋速率約為5 m3/h。由圖4可知,在稀釋過程中,SRA/B計數率前期緩慢增加,在稀釋至約136 min時,SRA/B計數率出現明顯變化,其增長速率開始增加。根據硼濃度推算,此時離設計ARO臨界狀態(tài)的次臨界深度(即遠離臨界的程度,通常用硼濃度來表征)約為-230 mg/L,離堆芯實際次臨界深度約為-300mg/L。隨后,在慢速稀釋條件下,SRA/B計數率出現明顯指數增長,現場觀測到反應性儀出現正的反應性指示,在滿足臨界判斷條件的情況下,于147 min時終止稀釋,反應堆臨界。反應堆臨界時刻的SR探測器計數率僅約200 s-1,中子注量率很低。圖2 第1次硼濃度稀釋期間SR探測器計數率趨勢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AP1000反應堆控制系統特點分析[J]. 張小冬,劉琳. 核動力工程. 2011(04)
本文編號:355616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kxlw/3556168.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