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特性對下朝向壁面CHF影響實驗研究
【圖文】:
圖 1-1 IVR 示意圖前提條件是一回路成功卸壓,在一回路成功卸壓足以下三條準則:物掉落至下封頭前,注水至需求標高。堆壓力容器下封頭內(nèi)的堆芯熔融物傳導到反應堆壓密度始終小于當?shù)氐呐R界熱流密度。容器下封頭壁面被堆芯熔融物熔化一部分后,其壁機械強度,以維持反應堆壓力容器的完整性。要在堆芯出口溫度達到 650℃時對一回路充分泄壓融物掉落至下封頭前,注水水位是能夠達到需求的。所以 IVR 的成功與否就在于能否通過沸騰過當?shù)貙嶋H熱流密度小于對應位置處的臨界熱流密流密度可以應用嚴重事故分析程序計算得出,而對
沸騰實驗系統(tǒng)騰實驗系統(tǒng)流程如圖 2-1 所示。整個實驗裝置主要由預熱段、實驗段、門以及連接管道、測量系統(tǒng)等部分組成。本實驗所用冷卻劑為去離子離子水機(華南高科)制備,可儲存在去離子水箱內(nèi)。去離子水箱內(nèi)泵的驅(qū)動下到達位于實驗臺架三層平臺的上水箱,進入實驗主回路。水在循環(huán)主泵的驅(qū)動下流經(jīng)預熱器,在預熱器中被加熱到指定狀態(tài)后汽水混合,均勻混合后的汽水混合物進入本實驗的實驗段,實驗段中由直流電源提供功率加熱,,進行 CHF 實驗研究,去離子水在實驗段內(nèi)上水箱。上水箱頂部有蒸汽排管直接與大氣聯(lián)通,汽水混合物在上水蒸汽將直接排入大氣,分離后的水繼續(xù)在主回路內(nèi)進行循環(huán)。實驗裝旁通流量通過調(diào)節(jié)電動閥門 V-6 的開度來控制。
【學位授予單位】:華南理工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TL364.4
【相似文獻】
相關(guān)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莊禮賢;陳烈強;;多孔金屬涂層的池沸騰特性[J];廣州化工;1985年03期
2 呂樹申;劉俊威;王曉明;陳粵;莫冬傳;;二氧化鈦納米管修飾表面池沸騰傳熱特性[J];工程熱物理學報;2012年06期
3 程云;李菊香;莫光東;;水在開孔泡沫銅中的池沸騰傳熱特性[J];化工學報;2013年04期
4 吳玉庭,楊春信,袁修干;核態(tài)池沸騰換熱的數(shù)值模擬[J];化工學報;2002年05期
5 劉中良,崔玉峰,胡興勝,李愛霞;用石英砂強化水平圓柱池沸騰換熱的實驗研究[J];石油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年03期
6 黃金印;屈治國;李定國;徐治國;陶文銓;;紫銅纖維氈水平表面的池沸騰換熱性能[J];化工學報;2011年S1期
7 鄧鵬;陶金亮;魏峰;史曉平;;納米管陣列表面池沸騰強化傳熱實驗[J];化工進展;2012年10期
8 白博峰;姜茂;閆鵬;;流動沸騰核態(tài)抑制的實驗研究[J];化學工程;2008年09期
9 朱禹;胡海濤;丁國良;彭浩;黃翔超;莊大偉;俞鈞;;制冷劑/油在泡沫金屬加熱表面池沸騰換熱特性[J];化工學報;2011年02期
10 林瑞泰,閻潤生;機加工多孔表面非共沸混合工質(zhì)池沸騰換熱[J];天津大學學報;1993年03期
相關(guān)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李震東;趙建福;李晶;秦文韜;;單氣泡池沸騰過程中的氣泡動力學數(shù)值模擬研究[A];力學與工程應用(第十三卷)[C];2010年
2 趙建福;張良;李震東;;單氣泡池沸騰現(xiàn)象中氣泡熱動力學特征[A];中國力學大會——2013論文摘要集[C];2013年
3 張鵬;齊守良;王如竹;;微細通道中液氮流動沸騰的不穩(wěn)定性[A];第八屆全國低溫工程大會暨中國航天低溫專業(yè)信息網(wǎng)2007年度學術(shù)交流會論文集[C];2007年
4 陳高飛;公茂瓊;吳劍峰;汪勝;;非共沸混合工質(zhì)流動沸騰參數(shù)計算方法研究[A];走中國創(chuàng)造之路——2011中國制冷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5 熊高鵬;歐陽新萍;;水平強化管外池沸騰換熱性能實驗研究[A];上海市制冷學會2005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05年
6 王林偉;徐豐;田婷婷;劉昊;;飽和流動沸騰中孤立氣泡行為的三維數(shù)值模擬[A];北京力學會第20屆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4年
7 姜帆;歐陽新萍;李海珍;張同榮;;Turbo-B類池沸騰雙側(cè)強化管傳熱性能實驗研究[A];走中國創(chuàng)造之路——2011中國制冷學會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C];2011年
8 劉圣春;劉江彬;寧靜紅;孫志利;李蘭;;CO_2單管電加熱池沸騰換熱實驗研究[A];高等學校工程熱物理第十九屆全國學術(shù)會議論文集[C];2013年
9 韓東;黃棟;高璞珍;陳勇;呂路路;;矩形窄通道內(nèi)流動沸騰阻力特性實驗研究[A];中國核科學技術(shù)進展報告(第二卷)——中國核學會2011年學術(shù)年會論文集第3冊(核能動力分卷(下))[C];2011年
10 文博;周磊;劉亮;閆曉;黃彥平;;傾斜條件對矩形窄縫通道臨界熱流密度的影響研究[A];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科學技術(shù)年報(2011)[C];2013年
相關(guān)重要報紙文章 前2條
1 彥黃;彥平;臨界熱流密度試驗成功[N];中國礦業(yè)報;2003年
2 新華信市場研究咨詢有限公司 季青;后短信時代:IVR能否續(xù)寫神話[N];通信產(chǎn)業(yè)報;2004年
相關(guān)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銀了飛;微細通道流動沸騰氣泡受限行為特性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5年
2 陳金波;低壓豎直加熱通道內(nèi)間歇式兩相流動不穩(wěn)定性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5年
3 孫彥紅;微液膜對微通道流動沸騰影響機理的研究[D];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17年
4 李雪嬌;微細通道內(nèi)低沸點工質(zhì)流動沸騰特性的實驗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17年
5 顏曉虹;微細通道內(nèi)流動沸騰的實驗和理論研究[D];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工程熱物理研究所);2006年
6 常威;矩形細通道內(nèi)流動沸騰特性分析及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2年
7 譚魯志;流動沸騰臨界熱流密度的流體;芯縖D];山東大學;2013年
8 付鑫;微細通道內(nèi)液氮流動沸騰熱物理特性與機理的可視化研究[D];上海交通大學;2011年
9 林曦鵬;PDMS微槽道內(nèi)微加熱片表面流動沸騰特性研究[D];清華大學;2013年
10 郭雷;微細通道流動沸騰換熱機理及實驗研究[D];山東大學;2011年
相關(guān)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尹盛暉;表面特性對下朝向壁面CHF影響實驗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
2 李長達;超聲波對池沸騰換熱影響的實驗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北京);2016年
3 惠龍飛;化學刻蝕疏水涂層的池沸騰和防垢研究[D];天津大學;2013年
4 劉江彬;二氧化碳單管電加熱池沸騰換熱研究[D];天津商業(yè)大學;2013年
5 黃世哲;大溫度滑移混合工質(zhì)在水平管外池沸騰中的換熱特性研究[D];華南理工大學;2015年
6 陳沖;矩形窄通道內(nèi)流動沸騰特性及CHF點的實驗與數(shù)值模擬[D];江蘇大學;2016年
7 何斌;R134a在微小通道內(nèi)的流動沸騰換熱特性研究[D];廣東工業(yè)大學;2016年
8 謝鳴宇;不同表面能微細通道流動沸騰壓降研究及動態(tài)響應特性分析[D];華南理工大學;2016年
9 李曉花;動力型熱管內(nèi)R134a流動沸騰過程的特性研究[D];青島大學;2016年
10 劉偉;非均勻加熱條件下螺旋管內(nèi)流動沸騰換熱特性[D];重慶大學;2016年
本文編號:269146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hkxlw/2691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