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東北南沱組沉積特征與巖石磁學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9 23:41
新元古代期間發(fā)生的兩次冰期——Sturtian和Marinoan,是具有全球規(guī)模的極端氣候變化事件,常被稱為“雪球地球”假說。其中Marinoan冰期影響最為強烈,在華南被稱為南沱冰期。華南板塊具有完整、連續(xù)的南沱組沉積記錄。對貴州東北部銅仁地區(qū)的三個鉆孔(道沱ZK 1909、ZK2103、西溪堡ZK1012)的南沱組巖芯進行調(diào)研。通過對其精細的野外編錄、巖性單元劃分、地層剖面對比和巖石磁學研究,了解該地區(qū)南沱組的沉積特點,分析ZK1909剖面磁性變化特征,從而揭示了南沱組的沉積環(huán)境、古氣候變化特點,為新元古代“雪球地球”期間冰川沉積模式和理解新元古代氣候模型提供證據(jù)。對道沱地區(qū)的ZK1909中的南沱組和大塘坡組上部地層開展了巖石磁學研究。根據(jù)磁化率的變化特征,將該剖面分為A、B、C和D四段,分別對應于南沱組上部粗碎屑巖、南沱組中部正常細碎屑巖、南沱組下部粗碎屑巖和大塘坡組上部正常細碎屑巖。磁化率隨深度變化特征表明,A與C段、B與D段磁化率大小均基本相同,但B、D兩段磁化率值明顯高于A、C兩段磁化率值。K-T曲線結(jié)果顯示,四段巖芯剖面中主要的磁性礦物均為磁鐵礦。因此,認為B、D兩段輸入...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假說
1.2 南沱組研究現(xiàn)狀
1.3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
2.1 華南地質(zhì)演化概述
2.2 區(qū)域地層
第3章 華南新元古代成冰系巖芯記錄
3.1 道沱ZK1909巖芯描述
3.2 道沱ZK2103巖芯描述
3.3 西溪堡ZK1012巖芯描述
第4章 巖石磁學實驗簡介
4.1 環(huán)境物質(zhì)的磁效應
4.2 磁化率
4.3 K-T曲線
第5章 實驗結(jié)果分析
5.1 剖面磁化率曲線特征
5.2 剖面K-T曲線特征
第6章 討論與結(jié)論
6.1 剖面磁化率變化機制
6.2 鉆孔剖面對比
6.3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的SIMSU–Pb鋯石年齡及其對南沱冰期起始時間的限定(英文)[J]. 劉鵬舉,李獻華,陳壽銘,蘭中伍,楊犇,尚曉東,尹崇玉. Science Bulletin. 2015(10)
[2]黔東渝東南地區(qū)南華紀沉積序列與沉積環(huán)境演變[J]. 羅亮,孫志明,馬志鑫,劉偉,王丹,侯兵德.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5(02)
[3]華南揚子地區(qū)新元古代地層劃分對比研究新進展[J]. 汪正江,王劍,江新勝,孫海清,高天山,陳建書,邱艷生,杜秋定,鄧奇,楊菲. 地質(zhì)論評. 2015(01)
[4]天山黃土巖石磁學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強機制[J]. 滕曉華,張志高,彭文彬,昝金波,方小敏.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3(05)
[5]中國東南部新元古代冰磧巖地層[J]. 錢邁平,張宗言,姜楊,余明剛,閻永奎,丁保良. 地層學雜志. 2012(03)
[6]華南構(gòu)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舒良樹. 地質(zhì)通報. 2012(07)
[7]青藏高原南部槍勇錯冰前湖泊沉積記錄的近千年來冰川與氣候變化[J]. 李久樂,徐柏青,林樹標,高少鵬.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1(04)
[8]新疆伊犁黃土磁化率增強機制差異性分析[J]. 李傳想,宋友桂. 地球?qū)W報. 2011(01)
[9]動物的起源和寒武紀大爆發(fā):來自中國的化石證據(jù)[J]. 朱茂炎. 古生物學報. 2010(03)
[10]興凱湖沉積物磁化率和色度反映的28kaBP以來區(qū)域古氣候環(huán)境演化[J]. 吳健,沈吉.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9(03)
碩士論文
[1]青藏高原東緣山地古冰川沉積物磁化率及化學特征與環(huán)境[D]. 李媛媛.遼寧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79656
【文章來源】: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北京市 211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7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假說
1.2 南沱組研究現(xiàn)狀
1.3 選題依據(jù)及意義
1.4 主要工作量
第2章 區(qū)域地質(zhì)背景
2.1 華南地質(zhì)演化概述
2.2 區(qū)域地層
第3章 華南新元古代成冰系巖芯記錄
3.1 道沱ZK1909巖芯描述
3.2 道沱ZK2103巖芯描述
3.3 西溪堡ZK1012巖芯描述
第4章 巖石磁學實驗簡介
4.1 環(huán)境物質(zhì)的磁效應
4.2 磁化率
4.3 K-T曲線
第5章 實驗結(jié)果分析
5.1 剖面磁化率曲線特征
5.2 剖面K-T曲線特征
第6章 討論與結(jié)論
6.1 剖面磁化率變化機制
6.2 鉆孔剖面對比
6.3 結(jié)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新的SIMSU–Pb鋯石年齡及其對南沱冰期起始時間的限定(英文)[J]. 劉鵬舉,李獻華,陳壽銘,蘭中伍,楊犇,尚曉東,尹崇玉. Science Bulletin. 2015(10)
[2]黔東渝東南地區(qū)南華紀沉積序列與沉積環(huán)境演變[J]. 羅亮,孫志明,馬志鑫,劉偉,王丹,侯兵德. 地質(zhì)科技情報. 2015(02)
[3]華南揚子地區(qū)新元古代地層劃分對比研究新進展[J]. 汪正江,王劍,江新勝,孫海清,高天山,陳建書,邱艷生,杜秋定,鄧奇,楊菲. 地質(zhì)論評. 2015(01)
[4]天山黃土巖石磁學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強機制[J]. 滕曉華,張志高,彭文彬,昝金波,方小敏.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13(05)
[5]中國東南部新元古代冰磧巖地層[J]. 錢邁平,張宗言,姜楊,余明剛,閻永奎,丁保良. 地層學雜志. 2012(03)
[6]華南構(gòu)造演化的基本特征[J]. 舒良樹. 地質(zhì)通報. 2012(07)
[7]青藏高原南部槍勇錯冰前湖泊沉積記錄的近千年來冰川與氣候變化[J]. 李久樂,徐柏青,林樹標,高少鵬. 地球科學與環(huán)境學報. 2011(04)
[8]新疆伊犁黃土磁化率增強機制差異性分析[J]. 李傳想,宋友桂. 地球?qū)W報. 2011(01)
[9]動物的起源和寒武紀大爆發(fā):來自中國的化石證據(jù)[J]. 朱茂炎. 古生物學報. 2010(03)
[10]興凱湖沉積物磁化率和色度反映的28kaBP以來區(qū)域古氣候環(huán)境演化[J]. 吳健,沈吉. 海洋地質(zhì)與第四紀地質(zhì). 2009(03)
碩士論文
[1]青藏高原東緣山地古冰川沉積物磁化率及化學特征與環(huán)境[D]. 李媛媛.遼寧師范大學 2013
本文編號:357965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57965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