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抗假頻凸集投影算法的規(guī)則缺失地震數據重建
發(fā)布時間:2021-11-17 13:21
在地震數據現場采集過程中,因受工區(qū)復雜地形等條件限制,采集到的地震數據大多不完整、不規(guī)則,且會呈現不同程度的空間假頻現象。在均勻空間網格下,規(guī)則地震道缺失引起的假頻與真實頻譜相似,而常規(guī)基于傅里葉變換和凸集投影(POCS)的重建方法不能實現反假頻重建。為此,針對線性同相軸規(guī)則缺失地震數據,通過在f-k域中采用傾角掃描方法拾取有效波能量,建立相應的選擇函數,將其引入到POCS算法對數據進行反演計算,重建得到無假頻數據。數值實驗結果表明,文中所提方法在重建規(guī)則缺失地震數據的同時有效地消除了假頻信息。
【文章來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55(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10 頁
【部分圖文】:
25%規(guī)則采樣重建結果及其f-k譜
設d(t, x)為原始地震數據,D(f, k)為其相應的f-k域振幅譜。為了簡化,將頻率和波數做歸一化處理,令時間軸和距離軸上采樣間隔都為1, 且f-k頻譜關于頻率軸對稱,只需考慮正頻率的頻譜,得到歸一化頻率范圍f∈(0,0.5)、歸一化波數范圍k∈(-0.5,0.5)(圖1)。設定每條角度射線起始位置為頻域原點(f,k)∈(0,0),從圖1看出,可沿著角度射線方向求取射線上振幅能量之和。則每條射線所掃描的能量值為
為體現本文閾值參數的優(yōu)勢,將其與文獻[28]中的線性閾值與指數閾值做重建對比,其重建后的信噪比公式采用 R S/Ν =20? lg ∥x 0 ∥ 2 ∥x-x 0 ∥ 2 ,其中x0表示原始模型數據,x表示重建結果。顯然信噪比越高, 表明重建效果越好。 計算結果如圖2所示。 可見在取得相同信噪比情況下,本文閾值參數所用迭代次數少,計算效率高;在相同迭代次數下,本文閾值參數重建信噪比最高。因此,本文閾值明顯優(yōu)于線性閾值和指數閾值。將選擇函數W代入到傳統的POCS迭代重建過程中,即把式(3)代入式(4)中,最終的抗假頻POCS重建算法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壓縮感知技術的離散正交S變換地震數據重建[J]. 趙子越,李振春,張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01)
[2]應用二維非均勻曲波變換壓制地震隨機噪聲[J]. 張華,刁塑,溫建亮,黃光南,朱雯婷,白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1)
[3]雙曲Radon-ASVD方法壓制疊前地震數據隨機噪聲[J]. 徐彥凱,曹思遠,何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3)
[4]基于高維小波變換的高抗噪性邊緣檢測技術[J]. 王清振,張金淼,姜秀娣,翁斌,朱振宇,丁繼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05)
[5]地面微地震資料τ-p變換噪聲壓制[J]. 宋維琪,劉太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01)
[6]半徑-斜率域加權反假頻地震數據重建[J]. 黃小剛,王一博,劉伊克,常旭. 地球物理學報. 2014(07)
[7]基于jitter采樣和曲波變換的三維地震數據重建[J]. 張華,陳小宏. 地球物理學報. 2013(05)
[8]基于seislet變換的反假頻迭代數據插值方法[J]. 劉財,李鵬,劉洋,王典,馮晅,劉殿秘. 地球物理學報. 2013(05)
[9]地震數據反假頻規(guī)則化方法研究[J]. 石穎,張振,王建民,郭雪豹.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3(01)
[10]二維小波變換與中值濾波聯合去噪方法研究[J]. 張胤彬,張華,劉松. 中國煤炭地質. 2011(05)
本文編號:3500999
【文章來源】: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55(04)北大核心EICSCD
【文章頁數】:10 頁
【部分圖文】:
25%規(guī)則采樣重建結果及其f-k譜
設d(t, x)為原始地震數據,D(f, k)為其相應的f-k域振幅譜。為了簡化,將頻率和波數做歸一化處理,令時間軸和距離軸上采樣間隔都為1, 且f-k頻譜關于頻率軸對稱,只需考慮正頻率的頻譜,得到歸一化頻率范圍f∈(0,0.5)、歸一化波數范圍k∈(-0.5,0.5)(圖1)。設定每條角度射線起始位置為頻域原點(f,k)∈(0,0),從圖1看出,可沿著角度射線方向求取射線上振幅能量之和。則每條射線所掃描的能量值為
為體現本文閾值參數的優(yōu)勢,將其與文獻[28]中的線性閾值與指數閾值做重建對比,其重建后的信噪比公式采用 R S/Ν =20? lg ∥x 0 ∥ 2 ∥x-x 0 ∥ 2 ,其中x0表示原始模型數據,x表示重建結果。顯然信噪比越高, 表明重建效果越好。 計算結果如圖2所示。 可見在取得相同信噪比情況下,本文閾值參數所用迭代次數少,計算效率高;在相同迭代次數下,本文閾值參數重建信噪比最高。因此,本文閾值明顯優(yōu)于線性閾值和指數閾值。將選擇函數W代入到傳統的POCS迭代重建過程中,即把式(3)代入式(4)中,最終的抗假頻POCS重建算法為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利用壓縮感知技術的離散正交S變換地震數據重建[J]. 趙子越,李振春,張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20(01)
[2]應用二維非均勻曲波變換壓制地震隨機噪聲[J]. 張華,刁塑,溫建亮,黃光南,朱雯婷,白敏.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9(01)
[3]雙曲Radon-ASVD方法壓制疊前地震數據隨機噪聲[J]. 徐彥凱,曹思遠,何元.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7(03)
[4]基于高維小波變換的高抗噪性邊緣檢測技術[J]. 王清振,張金淼,姜秀娣,翁斌,朱振宇,丁繼才.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6(05)
[5]地面微地震資料τ-p變換噪聲壓制[J]. 宋維琪,劉太偉. 石油地球物理勘探. 2015(01)
[6]半徑-斜率域加權反假頻地震數據重建[J]. 黃小剛,王一博,劉伊克,常旭. 地球物理學報. 2014(07)
[7]基于jitter采樣和曲波變換的三維地震數據重建[J]. 張華,陳小宏. 地球物理學報. 2013(05)
[8]基于seislet變換的反假頻迭代數據插值方法[J]. 劉財,李鵬,劉洋,王典,馮晅,劉殿秘. 地球物理學報. 2013(05)
[9]地震數據反假頻規(guī)則化方法研究[J]. 石穎,張振,王建民,郭雪豹. 地球物理學進展. 2013(01)
[10]二維小波變換與中值濾波聯合去噪方法研究[J]. 張胤彬,張華,劉松. 中國煤炭地質. 2011(05)
本文編號:350099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350099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