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震數(shù)據(jù)的頁巖儲層地應力預測方法研究
【圖文】:
圖 2-1 P 波入射各項同性界面示意圖FIG 2-1 P-wave incident in isotropic interface1 2 21 2 221 2 2 1 2 2 1 1 2 22 21 1 1 2 1 11 2 2 2 2 1 2 21 1 1 1 1cos sin cossin cos sincos2 sin2 cos2sin2 cos2 sin2 PPPSP s P S PS s P SPPPSS P SP P PRRv v v v vv v v vTv v vTv v v 示縱波反射系數(shù);PSR 為轉換橫波反射系數(shù);PPT 為縱波透射射系數(shù)。tz 方程在 1919 年就已經(jīng)被推導出來,但是在之后很長一段時,其原因就是方程中彈性參數(shù)與入射角、反射角和透射角耦合在程雖然可以很準確地描述波場在邊界處發(fā)生的變化,但卻不能不同因子變化的關系。為了解決 Zoeppritz 方程反射系數(shù)形式
上節(jié)介紹的不同 Zoeppritz 方程近似式,都需要不同的已知條件和假設條件,因此他們有不同的適用范圍,同時可反演得到不同的彈性參數(shù)。在實際應用中,結合具體的已知資料和條件,來選用最適合的近似方程。另外也可根據(jù)研究區(qū)的實際地質情況以及研究目標,推導或修改以上近似公式,以便能更精確地反演計算出研究區(qū)的各彈性參數(shù)。為分析文章前面敘述的幾種近似公式的精度及適用條件等,本文通過 Goodway 三層含油氣砂巖與頁巖模型模型(模型參數(shù)如表 2-1),利用不同近似公式分別計算得到的縱波反射系數(shù)和理論 Zoeppritz 方程計算得到的結果進行對比。表 2-1 Goodway 模型參數(shù)Tab 2-1 The parameters of the model of Goodway地層 α(m/s) β(m/s) ρ(kg/m3) ζ頁巖 2898 1290 2.425 0.38含氣砂巖 2857 1666 2.275 0.24頁巖 2898 1290 2.425 0.38
【學位授予單位】: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6
【分類號】:P631.4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楊培杰;印興耀;;非線性二次規(guī)劃貝葉斯疊前反演[J];地球物理學報;2008年06期
2 秦軍;鄭愛萍;羅忠輝;黃麟云;李勇能;;疊前反演技術在江漢油田馬王廟地區(qū)的應用[J];江漢石油職工大學學報;2011年06期
3 任青春;文一華;鄭雷清;張琪;蒲振山;;疊前反演的致密砂巖儲層預測和含油氣性檢測[J];吐哈油氣;2012年01期
4 管路平;;地震疊前反演與直接烴類指示的探討[J];石油物探;2008年03期
5 王偉;張欣;崔曉朵;張孝珍;;疊前反演追蹤砂體技術的應用——以平湖油氣田花港組為例[J];巖性油氣藏;2010年S1期
6 王振濤;王玉梅;鈕學民;;貝葉斯判別方法在疊前反演數(shù)據(jù)解釋中的應用[J];海洋地質前沿;2012年03期
7 周水生;宜偉;郝召兵;黃為清;伍向陽;;基于疊前反演的流體敏感屬性實驗研究及應用[J];地球物理學報;2012年06期
8 田玉昆;周輝;陳漢明;鄒雅銘;關守軍;;Huber-Markov隨機場自適應邊緣保護貝葉斯地震資料疊前反演(英文)[J];Applied Geophysics;2013年04期
9 張衛(wèi)衛(wèi);;利用疊前反演技術規(guī)避地震振幅異常陷阱[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3年01期
10 張衛(wèi)衛(wèi);顏承志;龐雄;何敏;連世勇;胡璉;鄭金云;;地震波形聯(lián)合疊前反演技術在白云深水區(qū)的應用[J];石油天然氣學報;2011年12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張成成;印興耀;王保麗;;基于貝葉斯學習理論的疊前反演[A];中國地球物理2013——第十九專題論文集[C];2013年
2 張繁昌;印興耀;王保麗;;疊前反演技術在氣藏檢測中的應用[A];中深層天然氣勘探技術研討會論文匯編[C];2005年
3 毛寧波;謝濤;陳文雄;王浩;李寧;;地震疊前反演技術在鹽湖盆地的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四屆年會論文集[C];2008年
4 周水生;宜偉;郝召兵;黃為清;伍向陽;;基于疊前反演的流體敏感屬性實驗研究及應用[A];中國科學院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2012年度(第12屆)學術論文匯編——油氣資源研究室[C];2013年
5 田玉昆;周輝;張玲玲;張紅靜;;疊前反演參數(shù)概率分布函數(shù)的描述[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6 牛聰;劉志斌;張益明;何峰;張文;;基于疊前反演的飽和度預測研究與應用[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七屆年會論文集[C];2011年
7 王榮娟;;彈性參數(shù)的疊前反演技術研究[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8 李景葉;王守東;陳小宏;;時移地震數(shù)據(jù)疊前反演及其解釋[A];中國地球物理2010——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六屆年會、中國地震學會第十三次學術大會論文集[C];2010年
9 羅省賢;李錄明;王明春;;三維多波速度建模及疊前反演方法[A];中國地球物理學會第二十三屆年會論文集[C];2007年
10 尹曉冬;吳魏霞;;提高實驗素質,培養(yǎng)創(chuàng)造能力——設計性實驗的教學探索與實踐——以設計性實驗“顯微鏡法測量楊氏模量”為例[A];2005年全國高校非物理類專業(yè)物理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5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6條
1 彭冬梅;疊前反演技術[N];中國石油報;2004年
2 ;曙光中標威海地震數(shù)據(jù)信息網(wǎng)絡平臺項目[N];人民郵電;2006年
3 周宏;東方公司地震數(shù)據(jù)系統(tǒng)榜上有名[N];地質勘查導報;2008年
4 王勝;地震數(shù)據(jù)高頻恢復的新方法[N];中國礦業(yè)報;2005年
5 通訊員 張冀邋霍麗娜;研究院處理中心疊前反演技術在Fugro—Jason用戶技術交流會上拔頭籌[N];中國石油報;2008年
6 單超;4.2萬億次曙光超級計算機助力石油信息化[N];中國石化報;2004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鄒夢;基于張量理論的高維地震資料處理方法研究及應用[D];成都理工大學;2016年
2 劉海燕;地震數(shù)據(jù)梯度一致性與不同數(shù)學算法結合的斷層檢測技術[D];吉林大學;2016年
3 張雪冰;基于貪婪算法的地震數(shù)據(jù)稀疏時頻分解方法研究[D];吉林大學;2016年
4 劉一;基于自適應濾波技術的地震數(shù)據(jù)有效信息恢復研究[D];吉林大學;2017年
5 王漢闖;地震數(shù)據(jù)高效采集方法理論研究[D];浙江大學;2015年
6 馬靈;海上地震數(shù)據(jù)多纜采集與記錄系統(tǒng)設計研究[D];中國科學技術大學;2012年
7 謝俊法;面向保幅成像的地震數(shù)據(jù)規(guī)則化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年
8 柴新濤;非穩(wěn)態(tài)地震數(shù)據(jù)反射系數(shù)反演方法研究與應用[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6年
9 張保慶;海底雙檢地震數(shù)據(jù)質量品質影響因素分析及關鍵處理技術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6年
10 于四偉;基于自適應稀疏反演的地震數(shù)據(jù)重構[D];哈爾濱工業(yè)大學;2017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劉勇;基于地震數(shù)據(jù)的頁巖儲層地應力預測方法研究[D];中國石油大學(華東);2016年
2 吳華;地震儲層反演方法研究及應用[D];中國地質大學(北京);2015年
3 張瑞;深層疊前反演與儲層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7年
4 邢小林;地震資料疊前反演方法研究[D];東北石油大學;2014年
5 李鈺;大慶長恒北一段東中淺層疊前反演[D];東北石油大學;2012年
6 李陽;貝葉斯網(wǎng)誘導的概念類的復雜性[D];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年
7 陸峰;高維貝葉斯網(wǎng)研究及在高校投入產(chǎn)出績效的應用[D];華南理工大學;2017年
8 劉娟;司法裁判中解釋融貫性與貝葉斯網(wǎng)絡應用研究[D];河南大學;2017年
9 化虎蝶;基于貝葉斯網(wǎng)絡的大連市環(huán)境空氣質量研究[D];大連海事大學;2018年
10 趙輝川;碳納米管有限溫度模型和熱力學性能的理論分析[D];燕山大學;2015年
,本文編號:263852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projectlw/dqwllw/26385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