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菁Br14-3-3的克隆及其在非生物脅迫下的表達分析
發(fā)布時間:2021-07-09 19:58
克隆了‘津田蕪菁’(Brassica rapa subsp. rapifera‘Tsuda’)通用調節(jié)因子14-3-3基因cDNA序列,命名為Br14-3-3(GenBank登錄號為MK896872)。該基因全長1 113 bp,開放閱讀框全長774 bp,編碼含有257個氨基酸的多肽。熒光定量PCR分析Br14-3-3在‘津田蕪菁’不同組織中及其在溫度、脫水、滲透、ABA和無機鹽等非生物脅迫下幼苗中的表達,結果表明該基因在‘津田蕪菁’的花中表達量最高,幼苗中次之;低溫抑制了Br14-3-3的表達,其他非生物脅迫可誘導該基因表達,暗示Br14-3-3在非生物脅迫應答中發(fā)揮功能。
【文章來源】:園藝學報. 2020,4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津田蕪菁’Br14-3-3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導的氨基酸序列
將Br14-3-3氨基酸序列與甘藍型油菜(XP_022552879.1)、蘿卜(XP_018445950.1)、甘藍(XP_013637375.1)、擬南芥(XP_020872859.1)、山崳菜(ADO95303.1)、毛果楊(XP_002307363.1)、辣椒(PHT64945.1)、中國南瓜(XP_022940234.1)、葡萄(NP_001267852.1和40495.1)、麝香百合(AAF05737.1)、大豆(AAN03475.1)、蘋果(NP_001280837.1)、沙梨(AHB33318.1)、鐵皮石斛(XP_020699256.1)、蓖麻(XP_002513956.1)、玉米(NP_001131998.1)中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0軟件,依照鄰位相接法(Neighbor-joining)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圖2)。結果表明,所有的雙子葉植物14-3-3蛋白聚為一支,兩個單子葉植物鐵皮石斛和玉米則聚為另一支。在所有雙子葉植物中十字花科甘藍型油菜、蘿卜、蕪菁、甘藍、擬南芥、山萮菜聚為一支,其中Br14-3-3與甘藍型油菜的同源蛋白親緣關系最近(圖2)。2.2 Br14-3-3的組織差異性表達
2.3溫度和脫水脅迫下Br14-3-3的表達如圖4所示:將‘津田蕪菁’幼苗進行4℃和37℃處理,Br14-3-3的表達趨勢不同:4℃條件下4 h內表達量持續(xù)下降,約為初始表達量的70%,8 h后略微回升;37℃條件下4 h內表達量持續(xù)增加,4 h時約為初始表達量的1.6倍,之后大幅度降低,8 h時幾乎和初始表達量相同(圖4,A),說明Br14-3-3基因參與溫度脅迫應答。室溫脫水處理的‘津田蕪菁’幼苗中,Br14-3-3的表達量在1 h內幾乎不變,2 h時顯著增加,4 h后降低(圖4,B),說明脫水處理能誘導Br14-3-3表達量上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棉花兩個14-3-3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分析[J]. 甄軍波,劉迪,宋世佳,蔡肖,劉琳琳,遲吉娜. 分子植物育種. 2019(05)
[2]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5、HaFT-6克隆及表達分析[J]. 王嬌,王波,姜夢輝,李亞婕,王澤,任燕萍,張樺.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8(05)
[3]2個14-3-3蛋白基因在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表達分析[J]. 李美英,金志強,楊小亮,賈彩虹,夏啟玉,郭靜遠,賀萍萍,徐碧玉. 熱帶作物學報. 2018(05)
[4]羊草14-3-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趙英,劉晶瑩,楊夢丹,汪自慶,麻鵬達.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8(02)
[5]黃瓜果實彎曲相關基因Cs14-3-3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 徐圓,秦智偉,周秀艷. 園藝學報. 2013(05)
[6]以PMI為選擇標記的露地菊轉Lc-14-3-3基因體系的建立及功能鑒定[J]. 于利剛,解莉楠,王江,張旸,李玉花. 園藝學報. 2011(06)
[7]龍眼14-3-3基因的克隆與原核表達[J]. 游向榮,王平,梁文裕,鄭少泉,陳偉. 園藝學報. 2009(10)
本文編號:3274395
【文章來源】:園藝學報. 2020,47(07)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shù)】:11 頁
【部分圖文】:
‘津田蕪菁’Br14-3-3基因核苷酸序列及其推導的氨基酸序列
將Br14-3-3氨基酸序列與甘藍型油菜(XP_022552879.1)、蘿卜(XP_018445950.1)、甘藍(XP_013637375.1)、擬南芥(XP_020872859.1)、山崳菜(ADO95303.1)、毛果楊(XP_002307363.1)、辣椒(PHT64945.1)、中國南瓜(XP_022940234.1)、葡萄(NP_001267852.1和40495.1)、麝香百合(AAF05737.1)、大豆(AAN03475.1)、蘋果(NP_001280837.1)、沙梨(AHB33318.1)、鐵皮石斛(XP_020699256.1)、蓖麻(XP_002513956.1)、玉米(NP_001131998.1)中同源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利用MEGA5.0軟件,依照鄰位相接法(Neighbor-joining)構建系統(tǒng)進化樹(圖2)。結果表明,所有的雙子葉植物14-3-3蛋白聚為一支,兩個單子葉植物鐵皮石斛和玉米則聚為另一支。在所有雙子葉植物中十字花科甘藍型油菜、蘿卜、蕪菁、甘藍、擬南芥、山萮菜聚為一支,其中Br14-3-3與甘藍型油菜的同源蛋白親緣關系最近(圖2)。2.2 Br14-3-3的組織差異性表達
2.3溫度和脫水脅迫下Br14-3-3的表達如圖4所示:將‘津田蕪菁’幼苗進行4℃和37℃處理,Br14-3-3的表達趨勢不同:4℃條件下4 h內表達量持續(xù)下降,約為初始表達量的70%,8 h后略微回升;37℃條件下4 h內表達量持續(xù)增加,4 h時約為初始表達量的1.6倍,之后大幅度降低,8 h時幾乎和初始表達量相同(圖4,A),說明Br14-3-3基因參與溫度脅迫應答。室溫脫水處理的‘津田蕪菁’幼苗中,Br14-3-3的表達量在1 h內幾乎不變,2 h時顯著增加,4 h后降低(圖4,B),說明脫水處理能誘導Br14-3-3表達量上調。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棉花兩個14-3-3基因的克隆和表達分析[J]. 甄軍波,劉迪,宋世佳,蔡肖,劉琳琳,遲吉娜. 分子植物育種. 2019(05)
[2]梭梭14-3-3蛋白基因HaFT-5、HaFT-6克隆及表達分析[J]. 王嬌,王波,姜夢輝,李亞婕,王澤,任燕萍,張樺.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18(05)
[3]2個14-3-3蛋白基因在香蕉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表達分析[J]. 李美英,金志強,楊小亮,賈彩虹,夏啟玉,郭靜遠,賀萍萍,徐碧玉. 熱帶作物學報. 2018(05)
[4]羊草14-3-3基因的克隆及序列分析[J]. 趙英,劉晶瑩,楊夢丹,汪自慶,麻鵬達. 西北農業(yè)學報. 2018(02)
[5]黃瓜果實彎曲相關基因Cs14-3-3的克隆及表達分析[J]. 徐圓,秦智偉,周秀艷. 園藝學報. 2013(05)
[6]以PMI為選擇標記的露地菊轉Lc-14-3-3基因體系的建立及功能鑒定[J]. 于利剛,解莉楠,王江,張旸,李玉花. 園藝學報. 2011(06)
[7]龍眼14-3-3基因的克隆與原核表達[J]. 游向榮,王平,梁文裕,鄭少泉,陳偉. 園藝學報. 2009(10)
本文編號:327439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274395.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