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用春大豆產量和品質分析及南北種植比較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6-15 10:05
菜用大豆(Glycine Max(L.)Merr.)是一種特用大豆,是指在R6(鼓粒盛期)~R7期(初熟期)采青英食用的大豆類型,因其營養(yǎng)豐富、口感鮮美而受廣大消費者喜愛。本研究分析了 35個菜用春大豆品種(系)的鮮英產量和籽粒中影響食用品質的化學組分差異,通過相關分析探討了菜用春大豆食用品質與籽粒中不同化學組分的相關性,明確了影響菜用春大豆食用品質的關鍵組分,并進行品種(系)比較試驗,優(yōu)選出了綜合性狀表現(xiàn)較好的品系。同時進行了南北兩地(銀川和杭州)種植菜用春大豆的品種(系)比較試驗,分析了兩地主要農藝和產量性狀表現(xiàn)差異及變化。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菜用大豆的鮮莢產量與葉面積指數(shù)、凈光合速率、株高、底英高度、主莖節(jié)數(shù)呈極顯著正相關,其中葉面積指數(shù)與產量相關系數(shù)達0.93**。2.杭州營養(yǎng)品質分析結果顯示,鮮籽蔗糖含量在35.31~53.22mg/g之間,游離氨基酸總量在138.20~650.73mg/100g之間;谷氨酸在游離氨基酸總量中的占比達29.56~52.25%,是游離氨基酸種類中最豐富的氨基酸;必需氨基酸含量占游離氨基酸總量的9.39~21.69%。3.食味品質方面,甜味的主...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中國大豆產業(yè)現(xiàn)狀
1.1.1 產業(yè)危機
1.1.2 產業(yè)繁榮
1.1.3 產業(yè)發(fā)展思考
1.2 菜用大豆發(fā)展概況
1.2.1 菜用大豆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
1.2.2 菜用大豆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菜用大豆品質研究情況
1.3.1 菜用大豆的外觀品質
1.3.2 菜用大豆的營養(yǎng)品質
1.3.3 菜用大豆的食味品質
1.3.4 感官評定
1.4 菜用大豆品比試驗
1.5 選題依據及研究意義
第2章 杭州菜用春大豆品種對比試驗
2.1 試驗目的
2.2 材料與方法
2.2.1 試驗材料
2.2.2 試驗方法
2.2.3 菜用大豆生育時期的確定
2.2.4 測定項目和方法步驟
2.3 數(shù)據統(tǒng)計處理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2.4.1 預試驗篩選
2.4.2 參試品種(系)生育期比較
2.4.3 參試品種(系)植株性狀比較
2.4.4 參試品種(系)產量相關性狀比較
2.4.5 參試品種(系)外觀品質比較
2.4.6 參試品種(系)營養(yǎng)品質比較
2.4.7 參試品種(系)食用品質比較
2.4.8 參試品種(系)口感評分比較
2.5 討論與小結
第3章 銀川菜用春大豆品種選育試驗
3.1 試驗目的
3.2 材料與方法
3.3 結果與分析
3.3.1 預試驗篩選
3.3.2 參試品種(系)生育期比較
3.3.3 參試品種(系)植株性狀比較
3.3.4 參試品種(系)產量性狀比較
3.4 討論與小結
第4章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比較研究
4.1 試驗目的
4.2 材料與方法
4.3 結果與分析
4.3.1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生育期對比
4.3.2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植株性狀對比
4.3.3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產量性狀對比
4.4 討論與小結
第5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寧夏菜用大豆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J]. 連金番,趙志剛,羅瑞萍,姬月梅,趙越. 寧夏農林科技. 2016(05)
[2]菜用大豆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 魏重艷,劉忠輝,林芳. 上海蔬菜. 2016(02)
[3]中國大豆產業(yè)對外貿易逆差原因及對策[J]. 劉微,楊柳. 新經濟. 2016(09)
[4]鮮食大豆品種比較試驗研究初報[J]. 葛長軍,徐麗榮,閆良,于雙. 陜西農業(yè)科學. 2015(08)
[5]菜用大豆食用品質關鍵組分及其積累動態(tài)研究[J]. 張秋英,李彥生,劉長鍇,田博文,涂冰潔,毛健偉. 作物學報. 2015(11)
[6]轉基因大豆入侵下的“多贏”選擇[J]. 陳新華,劉潔,方凱.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4(16)
[7]中國大豆產業(yè)現(xiàn)狀分析[J]. 任淑榮. 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3)
[8]中國大豆產業(yè)狀況和觀點思考[J]. 楊樹果,何秀榮. 中國農村經濟. 2014(04)
[9]大豆生產和進口的經濟邏輯[J]. 黃宗智,高原. 開放時代. 2014(01)
[10]菜用大豆品質性狀研究進展[J]. 張玉梅,胡潤芳,林國強. 大豆科學. 2013(05)
博士論文
[1]菜用大豆食用品質形成及調控研究[D]. 李彥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 2013
碩士論文
[1]不同類型菜用大豆品種主要經濟性狀研究[D]. 王佳.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2
[2]菜用大豆品種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特點分析[D]. 白瓊巖.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06
[3]幾個加工型菜用大豆品種初步評價及肥料對品質的影響[D]. 許映君.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5
[4]菜用春大豆高產栽培及生態(tài)型研究[D]. 吳早貴.浙江大學 2004
[5]菜用大豆品質生理研究[D]. 王丹英.浙江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230854
【文章來源】:浙江大學浙江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緒論
1.1 中國大豆產業(yè)現(xiàn)狀
1.1.1 產業(yè)危機
1.1.2 產業(yè)繁榮
1.1.3 產業(yè)發(fā)展思考
1.2 菜用大豆發(fā)展概況
1.2.1 菜用大豆生產現(xiàn)狀與發(fā)展前景
1.2.2 菜用大豆國內外研究進展
1.3 菜用大豆品質研究情況
1.3.1 菜用大豆的外觀品質
1.3.2 菜用大豆的營養(yǎng)品質
1.3.3 菜用大豆的食味品質
1.3.4 感官評定
1.4 菜用大豆品比試驗
1.5 選題依據及研究意義
第2章 杭州菜用春大豆品種對比試驗
2.1 試驗目的
2.2 材料與方法
2.2.1 試驗材料
2.2.2 試驗方法
2.2.3 菜用大豆生育時期的確定
2.2.4 測定項目和方法步驟
2.3 數(shù)據統(tǒng)計處理方法
2.4 結果與分析
2.4.1 預試驗篩選
2.4.2 參試品種(系)生育期比較
2.4.3 參試品種(系)植株性狀比較
2.4.4 參試品種(系)產量相關性狀比較
2.4.5 參試品種(系)外觀品質比較
2.4.6 參試品種(系)營養(yǎng)品質比較
2.4.7 參試品種(系)食用品質比較
2.4.8 參試品種(系)口感評分比較
2.5 討論與小結
第3章 銀川菜用春大豆品種選育試驗
3.1 試驗目的
3.2 材料與方法
3.3 結果與分析
3.3.1 預試驗篩選
3.3.2 參試品種(系)生育期比較
3.3.3 參試品種(系)植株性狀比較
3.3.4 參試品種(系)產量性狀比較
3.4 討論與小結
第4章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比較研究
4.1 試驗目的
4.2 材料與方法
4.3 結果與分析
4.3.1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生育期對比
4.3.2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植株性狀對比
4.3.3 南北種植菜用春大豆產量性狀對比
4.4 討論與小結
第5章 研究結論與展望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寧夏菜用大豆發(fā)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展望[J]. 連金番,趙志剛,羅瑞萍,姬月梅,趙越. 寧夏農林科技. 2016(05)
[2]菜用大豆品種比較試驗初報[J]. 魏重艷,劉忠輝,林芳. 上海蔬菜. 2016(02)
[3]中國大豆產業(yè)對外貿易逆差原因及對策[J]. 劉微,楊柳. 新經濟. 2016(09)
[4]鮮食大豆品種比較試驗研究初報[J]. 葛長軍,徐麗榮,閆良,于雙. 陜西農業(yè)科學. 2015(08)
[5]菜用大豆食用品質關鍵組分及其積累動態(tài)研究[J]. 張秋英,李彥生,劉長鍇,田博文,涂冰潔,毛健偉. 作物學報. 2015(11)
[6]轉基因大豆入侵下的“多贏”選擇[J]. 陳新華,劉潔,方凱. 湖北農業(yè)科學. 2014(16)
[7]中國大豆產業(yè)現(xiàn)狀分析[J]. 任淑榮. 河南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4(03)
[8]中國大豆產業(yè)狀況和觀點思考[J]. 楊樹果,何秀榮. 中國農村經濟. 2014(04)
[9]大豆生產和進口的經濟邏輯[J]. 黃宗智,高原. 開放時代. 2014(01)
[10]菜用大豆品質性狀研究進展[J]. 張玉梅,胡潤芳,林國強. 大豆科學. 2013(05)
博士論文
[1]菜用大豆食用品質形成及調控研究[D]. 李彥生.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東北地理與農業(yè)生態(tài)研究所) 2013
碩士論文
[1]不同類型菜用大豆品種主要經濟性狀研究[D]. 王佳.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12
[2]菜用大豆品種農藝性狀遺傳多樣性特點分析[D]. 白瓊巖.中國農業(yè)科學院 2006
[3]幾個加工型菜用大豆品種初步評價及肥料對品質的影響[D]. 許映君.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5
[4]菜用春大豆高產栽培及生態(tài)型研究[D]. 吳早貴.浙江大學 2004
[5]菜用大豆品質生理研究[D]. 王丹英.浙江大學 2001
本文編號:323085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323085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