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疆盆地大氣降塵粒度特征及其對核桃生殖的脅迫和果實生長的影響
【圖文】:
新疆農業(yè)大學碩士學位塵的粒度特征以及粒度分布特征。以烏什縣人工栽植的生長季活體核桃植株為試象,采用人工模擬降塵為處理、人工套袋防塵為對照,通過田間樣品采集,采用石片法并借助顯微鏡觀察花粉超微形態(tài)、雌雄花超微形態(tài)和授粉受精過程,對比分析降塵對核桃雌雄花解剖結構的影響;采用化學方法測定核桃花期雌雄花超氧化(SOD)、過氧化物酶(POD)活性和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含量,對比降塵對核桃雌雄花生物化學指標的影響;采用物理測定法和石蠟切片法,并借助測具和顯微鏡測定核桃果實生長過程中單果重、細胞數(shù)目和縱、橫、側徑大小,對比降塵對授粉后核桃果實生長的影響。綜合以上分析,對南疆盆地“沙塵天氣(浮塵成的降塵是否會對核桃花期的生殖產生脅迫,以及是否會對核桃授粉后的果實生長不利影響?”這一命題做出回答。擬采用的技術路線如下:
曲線 1:微分分布;曲線 2:累積分布。curve 1: The differential distribution; curve 2: Cumulative distribution圖 2-1 粒度分布Fig.2-1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2.3 討論界定沙塵類型常用的簡便方法是以D50值為劃分標準,大于等于45 μm的為粗砂型,在 15~45 μm 之間的為中砂型,小于等于 15 μm 的為細砂型[84]。按此粒級劃分方法,研究區(qū)降塵的 D50 為 15.131 μm,介于 15~45 μm 之間,粒級屬于中砂型。與此同時,研究區(qū)降塵的 D50(=15.131 μm)接近 15 μm,因此降塵的粒級更偏向細砂型。按照土壤粒級的劃分標準,,可以進行更為細致的劃分,可細分為粉砂(4~63 μm)、極細砂(63~125 μm)、細砂(125~250 μm)、中砂(250~500 μm)、粗砂(500~1 000 μm)和極粗砂(1 000~2 000 μm)5 個等級[34]?梢,研究區(qū)的降塵顆粒集中在粉砂。粒徑小于 100μm 的顆粒都以懸浮的方式進行搬運,且這種細粒的粉塵,一旦上揚至高空,或進入環(huán)
【學位授予單位】:新疆農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7
【分類號】:S664.1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解成祥;盧新衛(wèi);;西安市各功能區(qū)7月大氣降塵中多環(huán)芳烴污染特征及風險評價[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2019年04期
2 張慧;姚建霞;姚淑萍;陳淑華;董國慶;楊正興;;2007—2016年石嘴山市大氣降塵分布特征研究[J];寧夏農林科技;2019年01期
3 邵青娜;李斌;邱繼彩;張鑫;;蘭山區(qū)大氣降塵重金屬環(huán)境特征分析[J];環(huán)境保護與循環(huán)經濟;2019年05期
4 沈澄英;張慶堂;;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儀測定大氣降塵中重金屬含量的研究[J];天津化工;2017年05期
5 李世景;;平頂山市城區(qū)大氣降塵特點監(jiān)測與研究[J];中外企業(yè)家;2012年06期
6 吳辰熙;祁士華;方敏;蘇秋克;;福建省泉州灣大氣降塵中的重金屬元素的沉降特征[J];環(huán)境科學研究;2006年06期
7 周和平,吳巖;安徽省蚌埠市大氣降塵采樣影響因素的研究[J];生物學雜志;1998年06期
8 王有清;秦皇島港煤一、二期碼頭及附近區(qū)域大氣降塵環(huán)境污染分析[J];交通環(huán)保;1999年01期
9 袁漢珍;;用原子吸收法對大氣降塵中可溶性錳、鋅的測定[J];武鋼技術;1987年05期
10 劉潔人;;杭州市大氣降塵成分初析[J];環(huán)境污染與防治;1988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文亞東;施澤明;;大氣降塵中重金屬含量受城市化進程影響研究:以中國西南地區(qū)某城市為例[A];中國礦物巖石地球化學學會第17屆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19年
2 陳益平;凡秀君;夏菲;;南昌市大氣降塵來源的同位素示蹤研究[A];第一屆全國青年地質大會論文集[C];2013年
3 喬慶慶;黃寶春;張春霞;;大氣降塵的磁學特征及環(huán)境意義[A];中國地球物理·2009[C];2009年
4 楊迪;;中國西部城市大氣降塵中重金屬污染特征研究[A];2010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0年
5 任宇;連進軍;陳建民;;上海市大氣降塵中優(yōu)控多環(huán)芳烴的研究[A];持久性有機污染物論壇2006暨第一屆持久性有機污染物全國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6年
6 夏敦勝;陳發(fā)虎;楊麗萍;王冠;馬劍英;張家武;;中國北方城市大氣降塵磁學特征及其環(huán)境意義[A];中國地理學會2006年學術年會論文摘要集[C];2006年
7 肖丹輝;朱淑貞;祝凌燕;;天津市大氣降塵中多溴聯(lián)苯醚的沉降通量研究[A];中國化學會第26屆學術年會環(huán)境化學分會場論文集[C];2008年
8 謝正君;于洪;;烏魯木齊市大氣降塵重金屬含量及空間分布特征[A];2015年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二卷)[C];2015年
9 趙東宇;韓書寶;;大氣降塵所暴露出的問題探討[A];2012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三卷)[C];2012年
10 于洪;呂愛華;錢翌;;烏魯木齊市大氣降塵重金屬含量及空間分布特征[A];2014中國環(huán)境科學學會學術年會論文集(第八、九章)[C];2014年
相關重要報紙文章 前10條
1 記者 駱倩雯;西城:明年設大氣降塵監(jiān)測點[N];北京日報;2013年
2 本報記者 龐超;保護每寸土 留與子孫耕[N];河北日報;2012年
3 記者 王璐;西城區(qū)2015年實現(xiàn)無煤化[N];首都建設報;2013年
4 胡鶴霄;出門不捂臉 吃飯敞開碗[N];中國環(huán)境報;2007年
5 楊穎 王薇;讓山巒重披綠裝[N];友報;2007年
6 記者 官蕾;海南土壤生產健康食品[N];海南日報;2011年
7 記者 楊東;全省9年新增綠植萬余平方公里[N];遼寧日報;2015年
8 姜小毛;為了城市的碧水藍天[N];中國化工報;2011年
9 記者 劉沙沙;打贏藍天保衛(wèi)戰(zhàn)首府再出實招[N];呼和浩特日報(漢);2019年
10 梁林麗;食用農產品溯源技術成果通過鑒定[N];中國食品質量報;2009年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7條
1 任宇;上海市大氣降塵中多環(huán)芳烴的研究[D];復旦大學;2006年
2 周斯建;川芎巖石—土壤—植物元素遷移與富集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4年
3 侯艷軍;準東地區(qū)降塵—土壤—植物重金屬遷移過程及生態(tài)效應研究[D];新疆大學;2015年
4 李正濤;京津冀地區(qū)沙塵活動及其對城市大氣環(huán)境的影響[D];河北師范大學;2013年
5 盧俊平;基于水—底泥—降塵三相界面下沙源區(qū)水庫氮磷污染機理研究[D];內蒙古農業(yè)大學;2015年
6 崔冬霞;江油市大康鎮(zhèn)農業(yè)生態(tài)地球化學評價[D];成都理工大學;2011年
7 張春榮;青島市區(qū)土壤重金屬生態(tài)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山東科技大學;2011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10條
1 方淼;南疆盆地大氣降塵粒度特征及其對核桃生殖的脅迫和果實生長的影響[D];新疆農業(yè)大學;2017年
2 王偉宇;北京市昌平城區(qū)大氣中PAHs的沉降特征[D];中國石油大學(北京);2018年
3 王佳;大氣降塵中重金屬的時空分布及其對土壤和蔬菜的影響研究[D];重慶大學;2018年
4 陳晨;典型焦化基地大氣降塵沉降通量的時空分異特征及影響因素[D];山西農業(yè)大學;2017年
5 蘇挺;攀枝花市大氣降塵地球化學特征研究[D];成都理工大學;2017年
6 張素芳;河北省近20年大氣降塵通量的時空變化特征[D];河北師范大學;2010年
7 張云;蘭州市大氣降塵中PAHs的分布、季節(jié)變化及生態(tài)風險評價[D];蘭州大學;2008年
8 王世豪;株洲市大氣降塵元素分布特征和環(huán)境風險評價[D];山東科技大學;2017年
9 李萍;蘭州市大氣降塵重金屬污染規(guī)律研究及風險評價[D];蘭州大學;2014年
10 余中平;杭州經濟技術開發(fā)區(qū)大氣降塵特征分析與污染防治對策研究[D];浙江工業(yè)大學;2011年
本文編號:264796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2647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