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玫瑰(Rosa rugosa)是薔薇科薔薇屬多年生落葉性灌木,花型秀美,氣味芬芳,形色俱佳,具有極高的觀賞價值。玫瑰雖然品種繁多,但花色較少,粉紅色和紫紅色為主,白色品種較少,缺乏黃色、大紅色、橙色和復色等品種。因此,當前育種科研人員的主要目標是對玫瑰花色進行改良和創(chuàng)新;ㄇ嘬张c植物花色關系密切;ㄇ嘬(Anthocyanins)屬于水溶性的純天然色素,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中眾多植物的莖、葉、花、果和種子等器官中,是由類黃酮生物合成途徑中的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徑來合成的,在玫瑰的花瓣呈色過程中占據(jù)主導作用。在花青苷生物合成途徑中,雖然有許多基因已被報道與調(diào)控花青苷的形成有關,但關于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等下游結(jié)構(gòu)基因的報道卻很少,而花青苷的最終形成則取決于糖基轉(zhuǎn)移酶的糖基化作用。糖基化對于提高花青苷在植物中的穩(wěn)定性和溶解度方面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目前,對于玫瑰花色形成機理的研究較為缺乏,因此研究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在花青苷生物合成過程中的功能和相應的分子機制,對于闡明玫瑰花瓣的呈色機理,進而創(chuàng)新和改良玫瑰花色具有重大意義。本研究主要以?紫枝?玫瑰(R.rugosa?Zizhi?)和山刺玫(R.davurica)作為試驗材料,根據(jù)本實驗室已測得的玫瑰轉(zhuǎn)錄組數(shù)據(jù),利用RT-PCR的方法從?紫枝?玫瑰花瓣的cDNA中分離得到了2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RrGT1和RrGT2)的CDS全長序列;采用生物信息學分析的方法對目的基因的序列結(jié)構(gòu)和理化性質(zhì)方面進行了鑒定與分析;采用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qRT-PCR)技術,分析了2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在?紫枝?玫瑰和山刺玫不同組織部位、不同開花時期花瓣中的表達情況;采用病毒誘導基因沉默(VIGS)技術于大田條件下在?紫枝?玫瑰和山刺玫植株中分別沉默了2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驗證其在花色形成中的功能;采用轉(zhuǎn)基因技術將2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分別穩(wěn)定轉(zhuǎn)化煙草,以驗證其在不同物種中的生物功能;在得到轉(zhuǎn)基因煙草植株后再次利用VIGS技術沉默轉(zhuǎn)基因植株中的玫瑰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在基因表達層面通過正反兩個方向?qū)?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在花青苷生物合成過程中的功能進行更為深入的探究和驗證。主要研究結(jié)論如下。1.以?紫枝?玫瑰花蕾期花瓣的cDNA為模板,首次克隆得到了兩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的CDS全長序列,即RrGT1,GeneBank登錄號為MK034140,開放閱讀框1161bp,編碼386個氨基酸;RrGT2,GeneBank登錄號為MK034141,開放閱讀框1422 bp,編碼473個氨基酸。2.兩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均含有由44個氨基酸殘基構(gòu)成的典型的PSPG結(jié)構(gòu)域,且均屬于GTB超級家族。RrGT1和RrGT2基因所編碼蛋白的分子式分別為C_(1879)H_(2964)N_(494)O_(556)S_(14)和C_(2334)H_(3628)N_(602)O_(711)S_(18);兩個糖基轉(zhuǎn)移酶蛋白均以α-螺旋(α-helix)、隨機卷曲(Random coil)為主,且均可以現(xiàn)有的糖基轉(zhuǎn)移酶3D結(jié)構(gòu)為模板構(gòu)建3D模型;兩個糖基轉(zhuǎn)移酶蛋白均屬于不穩(wěn)定的酸性蛋白;二者均存在糖基化位點且含有眾多的磷酸化位點,無信號肽和跨膜結(jié)構(gòu)域,屬于非分泌型蛋白;兩個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與其他物種中大部分同類基因親緣關系都相對較遠,推測其具有較高的物種特異性。3.RrGT1和RrGT2基因在?紫枝?玫瑰和山刺玫的5個開花時期和7個組織部位當中均有表達,且表達量差異明顯。綜合來看,RrGT1和RrGT2基因的表達可能是受發(fā)育調(diào)控的且具有一定的組織特異性,推測其與花青苷的生物合成有關。另外,因為二者在葉片中的高表達水平,推測其還與葉片中其它次生代謝產(chǎn)物的糖基化有關。4.病毒誘導基因沉默(VIGS)降低了?紫枝?玫瑰和山刺玫中內(nèi)源RrGT1和RrGT2基因的轉(zhuǎn)錄本豐度。經(jīng)VIGS處理之后,空病毒載體組和空白對照組的花色基本一致,而基因沉默組的花色明顯變淺。而實時熒光定量PCR的檢測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空病毒載體組和空白對照組中內(nèi)源RrGT1和RrGT2基因的表達量基本一致,而基因沉默組中內(nèi)源RrGT1和RrGT2基因的表達量則分別顯著降低。花青苷代謝通路中RrGT1和RrGT2基因上游6個關鍵結(jié)構(gòu)基因(RrCHS,RrCHI,RrF3H,RrF3’H,RrDFR和RrANS)在空白對照組、空病毒載體組和基因沉默組的相對表達量基本一致,無明顯變化。由此推測,花色的變淺可能與內(nèi)源RrGT1和RrGT2基因的轉(zhuǎn)錄后沉默有關。5.在?紫枝?玫瑰和山刺玫中均可檢測到6種花青苷:Cy3G5G,Pg3G5G,Cy3G,Pn3G5G,Pg3G和Pn3G。在?紫枝?玫瑰中,Pn3G5G的含量最高,其次是Cy3G5G,而其余四種花青苷的含量都相對較低。經(jīng)VIGS處理后,幾種花青素含量明顯降低。其中,Pn3G5G的含量下降最為顯著,其次是Cy3G5G,其他幾種花青苷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沒有檢測到Pg3G的存在。而在山刺玫中,Cy3G5G的含量最高,其次是Cy3G,而其余四種花青苷的含量都相對較低。經(jīng)VIGS處理后,幾種花青素含量明顯降低。其中,Cy3G5G的含量下降最為顯著,其次是Cy3G,其他幾種花青苷的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沒有檢測到Pn3G的存在。這也是首次探明了山刺玫的花色主要由Cy3G5G控制。6.RrGT1和RrGT2基因的過表達促進了煙草中花青苷的積累。與轉(zhuǎn)化空表達載體組和空白對照組相比,轉(zhuǎn)RrGT1和RrGT2基因煙草株系的花冠顏色明顯加深。經(jīng)檢測發(fā)現(xiàn),在煙草花冠中檢測到的最主要的花青苷為矢車菊素糖苷,這與前人的研究結(jié)果一致。而與空白對照組和空表達載體組相比,轉(zhuǎn)RrGT1和RrGT2基因煙草株系的花冠中,花青苷的含量明顯增加。由此說明,RrGT1和RrGT2基因與煙草中花青苷的生物合成有關。7.病毒誘導RrGT1和RrGT2基因的沉默降低了轉(zhuǎn)基因煙草花冠中花青苷的積累。對RrGT1和RrGT2基因的轉(zhuǎn)基因煙草株系進行外源RrGT1和RrGT2基因的沉默后發(fā)現(xiàn),與空白對照組和空病毒載體組相比,基因沉默組中的花冠顏色明顯變淺,同時基因沉默組中RrGT1和RrGT2基因的表達量分別大幅下降,且基因沉默組中煙草花冠的花青苷含量明顯降低。由此推測,RrGT1和RrGT2基因是直接影響花青苷生物合成的關鍵酶基因。
【圖文】:
絕大部分會與單糖相結(jié)合形成糖苷,稱為花青苷(趙宇瑛和張漢鋒,2005;Ge et al.,2012)。由于花青苷中糖基的數(shù)目、糖的結(jié)構(gòu)以及與糖苷相結(jié)合的有機酸的位置的不同,其種類也變得繁多(Araceli et al.,2009)。當前共有 600 多種花青苷已被分離得到,但它們基本皆由六種苷元為前體合成的,分別為:矢車菊素苷元(Cyanidin)、飛燕草素苷元(Delphinidin)、天竺葵素苷元(Pelargonidin)、芍藥花素苷元(Peonidin)、矮牽牛素苷元(Petunidin)和錦葵素苷元(Malvidin)(戴思蘭和洪艷,2016)。類黃酮類化合物是以苯丙氨酸作為前體,歷經(jīng)三個階段的生物合成得到的。首先,苯丙氨酸被苯丙氨酸解氨酶(PAL)催化,合成 4-香豆酰 CoA;然后,,4-香豆酰 CoA 和丙二酰 CoA 被查爾酮合成酶(CHS)、查爾酮異構(gòu)酶(CHI)和黃烷酮羥化酶(F3H)催化,合成黃烷酮和二氫黃酮醇;最終,上游產(chǎn)物被二氫黃酮醇還原酶(DFR)和花青素合成酶(ANS)催化,先形成無色的花青素,再形成有色的花青素,然后又被類黃酮糖基轉(zhuǎn)移酶(3GT)催化形成能夠穩(wěn)定存在的有色花青苷(趙宇瑛和張漢鋒,2005;侯夫云等,2009;賈趙東等,2014)。

玫瑰花青苷合成相關糖基轉(zhuǎn)移酶基因的克隆及功能分析2.6.4.1 確定大田條件下 VIGS 發(fā)生的最佳接種時期根據(jù) 紫枝 玫瑰和山刺玫的往年花期和現(xiàn)階段抽枝發(fā)芽的生長情況以及最近一個周的天氣預報,確定的接種日期為2018年3月中旬至4月中旬。具體時間為:接種日期的下午2點半至4點半。2.6.4.2 重組病毒載體的構(gòu)建
【學位授予單位】: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9
【分類號】:S685.12
【相似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應震;周莊;;植物花青苷代謝調(diào)控機理研究進展[J];中國野生植物資源;2019年03期
2 張茜;楊健;王龍;王蘇珂;李秀根;張紹鈴;;紅皮梨著色與花青苷合成研究進展[J];果樹學報;2012年04期
3 鞠志國;;輪紋病菌侵染與蘋果花青苷的合成[J];萊陽農(nóng)學院學報;1988年02期
4 李國選;花青苷類物質(zhì)穩(wěn)定性的最新進展[J];食品科學;1989年07期
5 李雯;韓惠敏;趙天煜;王志男;李新生;沈正揚;;黑米花青苷復方軟膠囊生產(chǎn)工藝研究[J];現(xiàn)代食品;2018年07期
6 路宏朝;王琦;張濤;王楊科;李新生;;黑米花青苷復方膠囊對酒精性肝損傷的防治作用[J];食品工業(yè)科技;2012年16期
7 傅友;溫度對蘋果花青苷合成的影響[J];河北果樹;1993年03期
8 楊樸麗;;石榴果皮和果肉的花青苷含量有差異[J];中國果業(yè)信息;2013年08期
9 韓豪;江海;張志健;高敏;張芳婷;張孝丹;王昕;李新生;;超高效液相色譜-三重四級桿串聯(lián)質(zhì)譜聯(lián)用技術定性分析黑豆皮中花青苷類物質(zhì)[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14年08期
10 龔帥;祁珊珊;李雯;李新生;白山;;花青苷應用于眼科常見疾病研究進展[J];廣東化工;2019年01期
相關會議論文 前10條
1 商利娟;樊連梅;王永章;原永兵;;蘋果花青苷合成相關基因的表達分析[A];中國園藝學會2017年論文摘要集[C];2017年
2 牛姍姍;徐昌杰;張波;張望舒;李鮮;陳昆松;;楊梅花青苷合成及調(diào)節(jié)基因在三個不同色澤品種果實中的差異表達(摘要)[A];第二屆全國果樹分子生物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C];2009年
3 呂玲玲;丁荔;劉蕾;侯鴻敏;張玉剛;孫曉紅;;免套袋栽培蘋果品種‘福麗’果實著色相關基因表達分析[A];中國園藝學會2019年學術年會暨成立90周年紀念大會論文摘要集[C];2019年
4 李越;劉長暉;劉宏;劉超;李海燕;;應用非對稱花青苷染料進行DNA定量[A];中國法醫(yī)學最新科研與實踐(二)——全國第七次法醫(yī)學術交流會論文精選[C];2004年
5 張上隆;;溫度對李果實采后花色素苷合成效應及生理基礎[A];張上隆果樹學文選[C];2006年
6 劉安成;李慧;王亮生;龐長民;;不同干燥方法對石榴果實花青苷的影響[A];中國植物園(第十四期)[C];2011年
7 蘇寶來;孫澤飛;張延龍;辛轉(zhuǎn)霞;李厚華;;11種牡丹花瓣多酚成分及抗氧化能力分析[A];中國觀賞園藝研究進展2017[C];2017年
8 柳蘊芬;段艷欣;劉成連;原永兵;;光照對紅肉桃果肉糖酸及色素含量變化的影響[A];慶祝中國園藝學會創(chuàng)建80周年暨第11次全國會員代表大會論文摘要集[C];2009年
9 鄭毅雄;黃凌娜;孫崇德;虞迪飛;;紅花提取花青苷對體外胃癌細胞的侵襲抑制及抗血管生成機制[A];中國中藥雜志2015/專集:基層醫(yī)療機構(gòu)從業(yè)人員科技論文寫作培訓會議論文集[C];2016年
10 宿福園;姚延興;李長林;裴_
本文編號:26104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yylw/26104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