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種弧菌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發(fā)布時間:2022-12-21 23:51
弧菌(Vibrio)種類繁多,廣泛分布于自然界中,特別是在水生動物及水體中比較常見。其中霍亂弧菌、副溶血弧菌、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和溶藻弧菌是較常見的致病性弧菌,不僅對動物有致病性,還嚴重威脅著人類健康。針對這5種弧菌,建立敏感快速的檢測方法非常必要。副溶血弧菌是引起食源性細菌胃腸炎的最主要原因,主要的毒力因子是耐熱直接溶血素(TDH)和耐熱相關(guān)溶血素(TRH)。根據(jù)副溶血弧菌的兩種毒力因子tdh、trh和種特異性基因toxR,分別設(shè)計1對特異性的引物及相應(yīng)的TaqMan探針,應(yīng)用于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通過優(yōu)化反應(yīng)體系和反應(yīng)參數(shù),建立單重和三重熒光定量PCR,用于快速準確檢測副溶血弧菌。研究表明,建立的方法擴增效率均在95%-110%之間;特異性試驗表明,只有副溶血弧菌擴增明顯,對其它細菌無擴增,表明該方法良好的特異性;單重反應(yīng)靈敏度比常規(guī)PCR高出100倍,多重反應(yīng)布菌檢測靈敏度均在103CFU/g左右,表明該法敏感性強;重復3次試驗,每組變異系數(shù)均小于1.8%,表明該方法重復性好。以霍亂弧菌的種特異性基因外膜蛋白W基因(ompW)和毒力因子霍亂毒素基因(ctx)、溶血素(hly)為靶...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獻綜述
第一章 弧菌及其毒力因子研究進展
1 副溶血弧菌
1.1 溶血素
1.1.1 耐熱直接溶血素
1.1.2 耐熱相關(guān)溶血素
1.1.3 不耐熱溶血素
1.2 Ⅲ型分泌系統(tǒng)
1.3 尿素酶
1.4 黏附相關(guān)因子
1.5 其他毒力因子
2 霍亂弧菌
2.1 霍亂毒素
2.2 毒素協(xié)同菌毛
2.3 凝血素
3 創(chuàng)傷弧菌
3.1 創(chuàng)傷弧菌溶細胞素
3.2 金屬蛋白酶
3.3 其他毒力因子
4 擬態(tài)弧菌
4.1 溶血素
4.2 黏附素
4.3 外毒素
5 溶藻弧菌
5.1 膠原蛋白酶
5.2 堿性絲氨酸蛋白酶
5.3 鐵攝取調(diào)控系統(tǒng)
第二章 弧菌的檢測方法進展
1 傳統(tǒng)的檢測鑒定方法
2 免疫學方法
2.1 酶聯(lián)免疫吸附
2.2 免疫膠體金層析技術(shù)
2.3 蛋白質(zhì)印跡法(Western Blot)
2.4 免疫熒光技術(shù)
3 基因芯片技術(shù)
4 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PCR)技術(shù)
4.1 常規(guī)PCR技術(shù)
4.2 多重PCR法
4.3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shù)(LAMP)
4.4 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shù)
5 小結(jié)
第二篇 試驗研究
第三章 副溶血弧菌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
1.1.2 主要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針的設(shè)計與合成
1.2.2 DNA的提取
1.2.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陽性標準品的制備
1.2.4 副溶血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2.5 副溶血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2.6 樣品的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2 重組質(zhì)粒PCR鑒定
2.3 重組質(zhì)粒制備及濃度測定
2.4 副溶血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4.1 單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4.2 單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4.3 單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5 副溶血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2.5.1 三重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體系及條件
2.5.2 三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5.3 三重熒光定量PCR的特異性
2.5.4 三重熒光定量PCR的靈敏度
2.5.5 三重熒光定量PCR的重復性
2.6 樣品檢測
3 討論
第四章 霍亂弧菌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
1.1.2 主要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針的設(shè)計與合成
1.2.2 基因組的提取
1.2.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陽性標準品的制備
1.2.4 霍亂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建立
1.2.5 霍亂弧菌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2.6 樣品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2 重組質(zhì)粒PCR鑒定
2.3 重組質(zhì)粒制備及濃度測定
2.4 霍亂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4.1 單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4.2 單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4.3 單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5 霍亂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2.5.1 三重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體系及條件
2.5.2 三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5.3 三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5.4 三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5.5 霍亂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重復性檢測
2.6 樣品檢測
3 討論
第五章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和溶藻弧菌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
1.1.2 主要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針的設(shè)計與合成
1.2.2 基因組的提取
1.2.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陽性標準品的制備
1.2.4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及溶藻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2.5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和溶藻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2.6 樣品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2 重組質(zhì)粒PCR鑒定
2.3 重組質(zhì)粒制備及濃度測定
2.4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及溶藻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4.1 單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4.2 單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4.3 單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5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和溶藻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2.5.1 三重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體系及條件的確定
2.5.2 三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5.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5.4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敏感性的檢測
2.5.5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重復性
2.6 樣品檢測
3 討論
參考文獻
全文總結(jié)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產(chǎn)品中霍亂弧菌實時濁度LAMP檢測方法的建立[J]. 胡興娟,沈飚,江玲麗,王蓮芳,滕躍,朱竹君.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10)
[2]海產(chǎn)品中創(chuàng)傷弧菌實時濁度LAMP檢測方法的建立[J]. 薛超波,黃朱梁,孫瑛,王萍亞. 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 2013(11)
[3]霍亂弧菌TcpA蛋白的表達及其免疫活性分析[J]. 陸吉虎,李槿年,岑俊宇,李世東,李冠青. 中國水產(chǎn)科學. 2011(04)
[4]創(chuàng)傷弧菌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 陳艷,付萍. 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 2008(02)
[5]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技術(shù)檢測凡納濱對蝦紅體病病原——副溶血弧菌[J]. 樊景鳳,李光,王斌,馬成,梁玉波.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7(06)
[6]多重實時PCR檢測產(chǎn)毒素性霍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J]. 張蔚,潘勁草,孟冬梅,于新芬,汪皓秋,鄭偉. 微生物學通報. 2007(05)
[7]Specific Detection of Toxigenic Vibrio cholerae Based on in situ PCR in Combination With Flow Cytometry[J]. LI ZHU#, JUN-PENG CAI+, QING CHEN#, AND SHOU-YI YU#,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Guangdong, China;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Guangdong, Chin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01)
[8]霍亂弧菌致病因子及調(diào)控基因研究進展[J]. 畢振強,趙仲堂.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5(06)
[9]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張蔚,潘勁草,陳坤. 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 2004(03)
[10]溶藻弧菌引起暴發(fā)型食物中毒的病原學研究[J]. 封會茹,游京蓉,劉玉堂,李珊. 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 2003(04)
本文編號:3723011
【文章頁數(shù)】:89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第一篇 文獻綜述
第一章 弧菌及其毒力因子研究進展
1 副溶血弧菌
1.1 溶血素
1.1.1 耐熱直接溶血素
1.1.2 耐熱相關(guān)溶血素
1.1.3 不耐熱溶血素
1.2 Ⅲ型分泌系統(tǒng)
1.3 尿素酶
1.4 黏附相關(guān)因子
1.5 其他毒力因子
2 霍亂弧菌
2.1 霍亂毒素
2.2 毒素協(xié)同菌毛
2.3 凝血素
3 創(chuàng)傷弧菌
3.1 創(chuàng)傷弧菌溶細胞素
3.2 金屬蛋白酶
3.3 其他毒力因子
4 擬態(tài)弧菌
4.1 溶血素
4.2 黏附素
4.3 外毒素
5 溶藻弧菌
5.1 膠原蛋白酶
5.2 堿性絲氨酸蛋白酶
5.3 鐵攝取調(diào)控系統(tǒng)
第二章 弧菌的檢測方法進展
1 傳統(tǒng)的檢測鑒定方法
2 免疫學方法
2.1 酶聯(lián)免疫吸附
2.2 免疫膠體金層析技術(shù)
2.3 蛋白質(zhì)印跡法(Western Blot)
2.4 免疫熒光技術(shù)
3 基因芯片技術(shù)
4 聚合酶鏈式反應(yīng)(PCR)技術(shù)
4.1 常規(guī)PCR技術(shù)
4.2 多重PCR法
4.3 環(huán)介導等溫擴增技術(shù)(LAMP)
4.4 實時熒光定量PCR技術(shù)
5 小結(jié)
第二篇 試驗研究
第三章 副溶血弧菌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
1.1.2 主要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針的設(shè)計與合成
1.2.2 DNA的提取
1.2.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陽性標準品的制備
1.2.4 副溶血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2.5 副溶血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2.6 樣品的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2 重組質(zhì)粒PCR鑒定
2.3 重組質(zhì)粒制備及濃度測定
2.4 副溶血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4.1 單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4.2 單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4.3 單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5 副溶血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2.5.1 三重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體系及條件
2.5.2 三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5.3 三重熒光定量PCR的特異性
2.5.4 三重熒光定量PCR的靈敏度
2.5.5 三重熒光定量PCR的重復性
2.6 樣品檢測
3 討論
第四章 霍亂弧菌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
1.1.2 主要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針的設(shè)計與合成
1.2.2 基因組的提取
1.2.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陽性標準品的制備
1.2.4 霍亂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建立
1.2.5 霍亂弧菌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2.6 樣品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2 重組質(zhì)粒PCR鑒定
2.3 重組質(zhì)粒制備及濃度測定
2.4 霍亂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4.1 單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4.2 單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4.3 單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5 霍亂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2.5.1 三重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體系及條件
2.5.2 三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5.3 三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5.4 三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5.5 霍亂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重復性檢測
2.6 樣品檢測
3 討論
第五章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和溶藻弧菌多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
1.1.1 菌種
1.1.2 主要試劑
1.1.3 主要儀器
1.2 方法
1.2.1 引物及探針的設(shè)計與合成
1.2.2 基因組的提取
1.2.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陽性標準品的制備
1.2.4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及溶藻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2.5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和溶藻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1.2.6 樣品檢測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目的片段的PCR擴增
2.2 重組質(zhì)粒PCR鑒定
2.3 重組質(zhì)粒制備及濃度測定
2.4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及溶藻弧菌單重熒光定量PCR方法的建立
2.4.1 單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4.2 單重熒光定量PCR敏感性
2.4.3 單重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5 創(chuàng)傷弧菌、擬態(tài)弧菌和溶藻弧菌三重熒光定量PCR檢測方法的建立
2.5.1 三重熒光定量PCR反應(yīng)體系及條件的確定
2.5.2 三重熒光定量PCR標準曲線
2.5.3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特異性
2.5.4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敏感性的檢測
2.5.5 三重實時熒光定量PCR重復性
2.6 樣品檢測
3 討論
參考文獻
全文總結(jié)
致謝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海產(chǎn)品中霍亂弧菌實時濁度LAMP檢測方法的建立[J]. 胡興娟,沈飚,江玲麗,王蓮芳,滕躍,朱竹君. 河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10)
[2]海產(chǎn)品中創(chuàng)傷弧菌實時濁度LAMP檢測方法的建立[J]. 薛超波,黃朱梁,孫瑛,王萍亞. 中國預防獸醫(yī)學報. 2013(11)
[3]霍亂弧菌TcpA蛋白的表達及其免疫活性分析[J]. 陸吉虎,李槿年,岑俊宇,李世東,李冠青. 中國水產(chǎn)科學. 2011(04)
[4]創(chuàng)傷弧菌檢測方法的研究進展[J]. 陳艷,付萍. 國外醫(yī)學(衛(wèi)生學分冊). 2008(02)
[5]間接免疫熒光抗體技術(shù)檢測凡納濱對蝦紅體病病原——副溶血弧菌[J]. 樊景鳳,李光,王斌,馬成,梁玉波. 海洋環(huán)境科學. 2007(06)
[6]多重實時PCR檢測產(chǎn)毒素性霍亂弧菌和副溶血弧菌[J]. 張蔚,潘勁草,孟冬梅,于新芬,汪皓秋,鄭偉. 微生物學通報. 2007(05)
[7]Specific Detection of Toxigenic Vibrio cholerae Based on in situ PCR in Combination With Flow Cytometry[J]. LI ZHU#, JUN-PENG CAI+, QING CHEN#, AND SHOU-YI YU#,2 ﹟School of Public Health and Tropical Medicine, Southern Medical University, Guangzhou 510515, Guangdong, China; +College of Food Science and Bioengineering, 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 510641, Guangdong, China.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2007(01)
[8]霍亂弧菌致病因子及調(diào)控基因研究進展[J]. 畢振強,趙仲堂. 中國公共衛(wèi)生. 2005(06)
[9]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進展[J]. 張蔚,潘勁草,陳坤. 國外醫(yī)學.流行病學傳染病學分冊. 2004(03)
[10]溶藻弧菌引起暴發(fā)型食物中毒的病原學研究[J]. 封會茹,游京蓉,劉玉堂,李珊. 中國食品衛(wèi)生雜志. 2003(04)
本文編號:3723011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723011.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