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新型對蝦素亞家族在日本對蝦先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9-24 09:01
細菌及病毒等病原體的入侵為動物維持正常生理功能帶來重大威脅。無脊椎動物不像脊椎動物那樣進化出了一套復雜而完備的自我防御系統(tǒng),而是主要通過先天免疫來抵御病原體侵害?咕模╝ntimicrobial peptide, AMP)是先天免疫過程中殺滅及清除病原體的重要作用因子。對蝦素(Penaeidin)作為特異性存在于對蝦體內(nèi)一類抗菌肽,不僅能夠直接殺滅細菌或抑制其生長繁殖,還可以作為一種調(diào)理因子在先天免疫中間接發(fā)揮作用。對蝦素是對蝦體內(nèi)抗菌肽家族的重要成員。迄今為止,已有五種類型的對蝦素被鑒定,它們均由一個N端的脯氨酸富集區(qū)和一個C端的半胱氨酸富集區(qū)組成,其半胱氨酸富集區(qū)含有的六個半胱氨酸形成三個二硫鍵。在本研究中,在日本囊對蝦體內(nèi)發(fā)現(xiàn)了一種新型對蝦素,其全長序列除了含有一個脯氨酸富集區(qū)和一個半胱氨酸富集區(qū)(稱為對蝦素結構域)外,其N-端還具有一個獨特的絲氨酸富集區(qū)。由此,我們將全部對蝦素分為兩個亞家族,所有已報道的對蝦素被命名為Ⅰ型亞家族(Pen-Ⅰ),只具有1個對蝦素結構域,包括5種對蝦素類型;而我們發(fā)現(xiàn)的這種新型對蝦素則被命名為對蝦素亞家族Ⅱ(Pen-Ⅱ),含有絲氨酸富集區(qū)結構域和...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章 無脊椎動物先天免疫綜述
一、無脊椎動物先天免疫概述
1. 細胞免疫
1.1 吞噬作用
1.2 包囊作用
1.3 結節(jié)化作用
2. 體液免疫
2.1 抗菌肽
2.2 凝集素
2.3 溶血素
2.4 超氧化物歧化酶
2.5 溶菌酶
2.6 血藍蛋白
2.7 酚氧化酶以及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統(tǒng)
3. 模式識別受體
二、對蝦素研究進展
1. 對蝦素的結構
2. 對蝦素的多樣性
3. 對蝦素的功能
3.1 抗真菌活性
3.2 抗細菌活性
3.3 細胞因子
第二章 一種新型對蝦素亞家族在日本對蝦先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與方法
1. 材料、試劑與儀器
1.1 生物材料及載體
1.2 試劑及儀器
2. 方法
2.1 日本囊對蝦的免疫刺激、組織RNA及蛋白提取
2.2 cDNA合成
2.3 反轉錄PCR(RT-PCR)及實時定量PCR(qRT-PCR)
2.4 MjPen-Ⅱ的重組表達、蛋白純化及抗體制備
2.5 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2.6 SDS-PAGE
2.7 Western Blot
2.8 液體抑菌實驗
2.9 細菌結合實驗
2.10 多糖結合實驗
2.11 細菌凝集實驗
2.12 RNA干擾實驗
2.13 體內(nèi)細菌清除實驗
2.14 吞噬實驗
三、結果
1. MjPen-Ⅱ全長cDNA克隆及序列比對
2. MjPen-Ⅱ的組織分布以及病原刺激后的表達模式
3. MjPen-Ⅱ的重組表達及抗體制備
4. MjPen-Ⅱ的抑菌活性檢測
5. MjPen-Ⅱ的細菌凝集活性檢測
6. MjPen-Ⅱ的細菌結合活性及多糖結合活性
7. MjPen-Ⅱ的細菌清除實驗
8. MjPen-Ⅱ對吞噬作用的影響
9. MjPen-Ⅱ對吞噬相關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
四、討論
創(chuàng)新點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文章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Hemolymph proteins in marine crustaceans[J]. W Sylvester Fredrick,S Ravichandra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2012(06)
本文編號:3407477
【文章來源】:山東大學山東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shù)】:6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符號說明
第一章 無脊椎動物先天免疫綜述
一、無脊椎動物先天免疫概述
1. 細胞免疫
1.1 吞噬作用
1.2 包囊作用
1.3 結節(jié)化作用
2. 體液免疫
2.1 抗菌肽
2.2 凝集素
2.3 溶血素
2.4 超氧化物歧化酶
2.5 溶菌酶
2.6 血藍蛋白
2.7 酚氧化酶以及酚氧化酶原激活系統(tǒng)
3. 模式識別受體
二、對蝦素研究進展
1. 對蝦素的結構
2. 對蝦素的多樣性
3. 對蝦素的功能
3.1 抗真菌活性
3.2 抗細菌活性
3.3 細胞因子
第二章 一種新型對蝦素亞家族在日本對蝦先天免疫中的功能研究
一、前言
二、材料與方法
1. 材料、試劑與儀器
1.1 生物材料及載體
1.2 試劑及儀器
2. 方法
2.1 日本囊對蝦的免疫刺激、組織RNA及蛋白提取
2.2 cDNA合成
2.3 反轉錄PCR(RT-PCR)及實時定量PCR(qRT-PCR)
2.4 MjPen-Ⅱ的重組表達、蛋白純化及抗體制備
2.5 核酸及氨基酸序列的生物信息學分析
2.6 SDS-PAGE
2.7 Western Blot
2.8 液體抑菌實驗
2.9 細菌結合實驗
2.10 多糖結合實驗
2.11 細菌凝集實驗
2.12 RNA干擾實驗
2.13 體內(nèi)細菌清除實驗
2.14 吞噬實驗
三、結果
1. MjPen-Ⅱ全長cDNA克隆及序列比對
2. MjPen-Ⅱ的組織分布以及病原刺激后的表達模式
3. MjPen-Ⅱ的重組表達及抗體制備
4. MjPen-Ⅱ的抑菌活性檢測
5. MjPen-Ⅱ的細菌凝集活性檢測
6. MjPen-Ⅱ的細菌結合活性及多糖結合活性
7. MjPen-Ⅱ的細菌清除實驗
8. MjPen-Ⅱ對吞噬作用的影響
9. MjPen-Ⅱ對吞噬相關基因表達水平的影響
四、討論
創(chuàng)新點總結
參考文獻
致謝
在讀期間發(fā)表文章
學位論文評閱及答辯情況表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Hemolymph proteins in marine crustaceans[J]. W Sylvester Fredrick,S Ravichandran.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Biomedicine. 2012(06)
本文編號:340747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40747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