額爾齊斯河中游發(fā)現七鰓鰻——中國魚類新紀錄
發(fā)布時間:2021-03-21 12:00
2018年5月,在額爾齊斯河中游河段漁獲物中發(fā)現七鰓鰻,經鑒定為西伯利亞溪流七鰓鰻Lethenteron kessleri(Anikin,1905),系中國魚類新紀錄種。
【文章來源】:生物學通報. 2020,55(03)
【文章頁數】:4 頁
【圖文】:
額爾齊斯河水系(局部)
張彌曼等[10]的新發(fā)現,不僅首次記錄了化石七鰓鰻的幼體和變態(tài)期幼體特征,而且顯示現代七鰓鰻獨特的三期生命史(圖5),早在距今1.2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晚期即已成型并保持至今。楊樹勛等[11-12]報道,我國境內3種七鰓鰻體態(tài)變型現象之后,發(fā)現兩背鰭由拉開分離狀變?yōu)榫劭s靠連狀是3種七鰓鰻共有的在產卵活動中因肌節(jié)收縮而導致的規(guī)律性變化。雷氏七鰓鰻、東北七鰓鰻、日本七鰓鰻成年個體在繁殖期體態(tài)與非繁殖期不同,即存在二型體態(tà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七鰓鰻的體態(tài)變型與檢索表的重新編制[J]. 楊樹勛,楊雨壯,鄭偉,鄭逸韜,姚蒙. 生物學通報. 2017(12)
[2]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J]. 蔣志剛,江建平,王躍招,張鶚,張雁云,李立立,謝鋒,蔡波,曹亮,鄭光美,董路,張正旺,丁平,羅振華,丁長青,馬志軍,湯宋華,曹文宣,李春旺,胡慧建,馬勇,吳毅,王應祥,周開亞,劉少英,陳躍英,李家堂,馮祚建,王燕,王斌,李成,宋雪琳,蔡蕾,臧春鑫,曾巖,孟智斌,方紅霞,平曉鴿. 生物多樣性. 2016(05)
[3]額爾齊斯河土著魚類資源衰退原因與保護措施[J]. 郭焱,張人銘,李紅. 干旱區(qū)研究. 2003(02)
[4]我國額爾齊斯河的魚類及魚類區(qū)系組成[J]. 任慕蓮,郭焱,張人銘,蔡林剛,阿達克,李紅,付雅麗,劉昆侖. 干旱區(qū)研究. 2002(02)
碩士論文
[1]CRISPR/Cas9系統(tǒng)介導的七鰓鰻和斑馬魚基因組編輯方法的建立與優(yōu)化[D]. 張緒帥.上海海洋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92827
【文章來源】:生物學通報. 2020,55(03)
【文章頁數】:4 頁
【圖文】:
額爾齊斯河水系(局部)
張彌曼等[10]的新發(fā)現,不僅首次記錄了化石七鰓鰻的幼體和變態(tài)期幼體特征,而且顯示現代七鰓鰻獨特的三期生命史(圖5),早在距今1.25億年前的早白堊世晚期即已成型并保持至今。楊樹勛等[11-12]報道,我國境內3種七鰓鰻體態(tài)變型現象之后,發(fā)現兩背鰭由拉開分離狀變?yōu)榫劭s靠連狀是3種七鰓鰻共有的在產卵活動中因肌節(jié)收縮而導致的規(guī)律性變化。雷氏七鰓鰻、東北七鰓鰻、日本七鰓鰻成年個體在繁殖期體態(tài)與非繁殖期不同,即存在二型體態(tài)。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七鰓鰻的體態(tài)變型與檢索表的重新編制[J]. 楊樹勛,楊雨壯,鄭偉,鄭逸韜,姚蒙. 生物學通報. 2017(12)
[2]中國脊椎動物紅色名錄[J]. 蔣志剛,江建平,王躍招,張鶚,張雁云,李立立,謝鋒,蔡波,曹亮,鄭光美,董路,張正旺,丁平,羅振華,丁長青,馬志軍,湯宋華,曹文宣,李春旺,胡慧建,馬勇,吳毅,王應祥,周開亞,劉少英,陳躍英,李家堂,馮祚建,王燕,王斌,李成,宋雪琳,蔡蕾,臧春鑫,曾巖,孟智斌,方紅霞,平曉鴿. 生物多樣性. 2016(05)
[3]額爾齊斯河土著魚類資源衰退原因與保護措施[J]. 郭焱,張人銘,李紅. 干旱區(qū)研究. 2003(02)
[4]我國額爾齊斯河的魚類及魚類區(qū)系組成[J]. 任慕蓮,郭焱,張人銘,蔡林剛,阿達克,李紅,付雅麗,劉昆侖. 干旱區(qū)研究. 2002(02)
碩士論文
[1]CRISPR/Cas9系統(tǒng)介導的七鰓鰻和斑馬魚基因組編輯方法的建立與優(yōu)化[D]. 張緒帥.上海海洋大學 2016
本文編號:309282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09282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