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糧中添加葉黃素與角黃素對瓦氏黃顙魚(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體色影響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2-01 01:37
使用過去傳統(tǒng)的養(yǎng)殖試驗方法研究日糧中添加葉黃素與角黃素對瓦氏黃顙魚Pelteobagrus vachelli (Richardson)體色的影響。實驗設計了11組等蛋白質(42.6%)、等能量(18.5MJ/kg)的實用試驗日糧,在試驗日糧中分別添加0、25、50、100、200mg/kg葉黃素和25、50、100mg/kg葉黃素與25、50mg/kg角黃素,對照組為野生瓦氏黃顙魚。結果表明,實驗結束時(60d),試驗3、8、9日糧組(添加50mg/kg葉黃素、50mg/kg葉黃素+25mg/kg角黃素、50mg/kg葉黃素+25mg/kg角黃素)魚體體色與對照組魚(野生瓦氏黃顙魚)體色相似,試驗3、8、9組魚皮膚中葉黃素含量與對照組魚差異不顯著(P>0.05)。本實驗認為,在日糧中添加葉黃素對瓦氏黃顙魚的著色效果明顯較角黃素好,葉黃素是養(yǎng)殖瓦氏黃顙魚飼料的適宜添加色素。在瓦氏黃顙魚的飼料中葉黃素的建議添加量為50mg/kg。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寫與符號說明
第一章 緒論
1.1 魚類體色特點與體色形成
1.1.1 魚類體色特點
1.1.2 魚體色素
1.1.3 魚類體色形成
1.1.4 魚類體色形成影響因子
1.2 瓦氏黃顙魚體色研究進展
1.2.1 瓦氏黃顙魚
1.2.2 瓦氏黃顙魚的基礎生物學
1.2.3 瓦氏黃顙魚體色研究進展
1.3 魚類飼料色素添加劑的研究進展
1.3.1 魚類飼料色素添加劑概述
1.3.2 魚類飼料色素添加劑種類
1.3.3 魚類飼料中主要的魚體著色劑
1.4 葉黃素、角黃素介紹
1.5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試劑及儀器
2.1.1 實驗試劑
2.1.2 實驗儀器
2.2 實驗日糧
2.2.1 飼料原料
2.2.2 試驗口糧設計
2.3 實驗飼料配制
2.4 實驗魚與養(yǎng)殖管理
2.5 樣品采集與方法
2.5.1 實驗各組魚的存活率和特定生長率、投喂量魚飼料效量
2.5.2 實驗各組魚的肝體指數(shù)與腸脂指數(shù)、基礎飼料與魚體近似成分分析
2.5.3 實驗各組魚的體色大體觀察
2.5.4 實驗各組魚皮膚,肌肉,腸脂中葉黃素含量
2.6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實驗各組魚存活率,飼料攝食量,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
3.2 實驗各組魚的肝臟指數(shù)和腸脂指數(shù)
3.3 實驗各組魚的近似體成分分析
3.4 實驗各組魚的體色觀察
3.5 實驗各組魚皮膚,肌肉,腸脂中葉黃素含量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釀酒酵母營養(yǎng)調控功能及其在水產(chǎn)飼料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朱志明,朱旺明,藍漢冰,崔祥東.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4(12)
[2]β-葡聚糖在水產(chǎn)動物營養(yǎng)生理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 李永娟,曹俊明,趙紅霞,黃燕華,王國霞,吳春玉,劉小玲,馬永萍.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21)
[3]核苷酸對大黃魚生長性能、腸道形態(tài)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苗新,曹娟娟,徐瑋,張文兵,麥康森. 水產(chǎn)學報. 2014(08)
[4]溫度對尼羅羅非魚無乳鏈球菌毒力的影響[J]. 劉志剛,可小麗,盧邁新,朱華平,高風英. 水產(chǎn)學報. 2013(11)
[5]飼料中添加β-葡聚糖對花鱸生長性能、體成分、血清生化指標和抗氨氮應激能力的影響[J]. 吳春玉,曹俊明,黃燕華,王國霞,趙紅霞,劉小玲,付晶晶,李林.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3(12)
[6]復合酵母的營養(yǎng)價值評定[J]. 賀淼,周安國,王之盛,陳中平,張海波,鄒華圍,申俊華.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3(08)
[7]不同著色劑對孔雀魚雌魚生長和體色的影響[J]. 阮成旭,袁重桂,吳德峰.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8]蝦青素對紅白錦鯉體色、生長的影響[J]. 崔培,周文禮,劉芳,于麗娜,姜志強. 水產(chǎn)科技情報. 2013(01)
[9]飼料中β-胡蘿卜素和蝦青素添加量對仿刺參幼參生長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王吉橋,樊瑩瑩,徐振祥,張凱,叢文虎,劉春寶,吳巖強,張劍誠.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2(03)
[10]中國南方地區(qū)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 郭玉娟,張德鋒,樊海平,陳學年,李彤彤,李愛華. 水產(chǎn)學報. 2012(03)
碩士論文
[1]復合酶制劑對產(chǎn)蛋后期蛋雞內源消化酶及養(yǎng)分代謝的影響[D]. 溫超.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09
[2]葉黃素對鵪鶉生長及免疫機能影響的研究[D]. 阿侖.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011959
【文章來源】:廣西大學廣西壯族自治區(qū)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縮寫與符號說明
第一章 緒論
1.1 魚類體色特點與體色形成
1.1.1 魚類體色特點
1.1.2 魚體色素
1.1.3 魚類體色形成
1.1.4 魚類體色形成影響因子
1.2 瓦氏黃顙魚體色研究進展
1.2.1 瓦氏黃顙魚
1.2.2 瓦氏黃顙魚的基礎生物學
1.2.3 瓦氏黃顙魚體色研究進展
1.3 魚類飼料色素添加劑的研究進展
1.3.1 魚類飼料色素添加劑概述
1.3.2 魚類飼料色素添加劑種類
1.3.3 魚類飼料中主要的魚體著色劑
1.4 葉黃素、角黃素介紹
1.5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實驗試劑及儀器
2.1.1 實驗試劑
2.1.2 實驗儀器
2.2 實驗日糧
2.2.1 飼料原料
2.2.2 試驗口糧設計
2.3 實驗飼料配制
2.4 實驗魚與養(yǎng)殖管理
2.5 樣品采集與方法
2.5.1 實驗各組魚的存活率和特定生長率、投喂量魚飼料效量
2.5.2 實驗各組魚的肝體指數(shù)與腸脂指數(shù)、基礎飼料與魚體近似成分分析
2.5.3 實驗各組魚的體色大體觀察
2.5.4 實驗各組魚皮膚,肌肉,腸脂中葉黃素含量
2.6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實驗各組魚存活率,飼料攝食量,生長性能和飼料效率
3.2 實驗各組魚的肝臟指數(shù)和腸脂指數(shù)
3.3 實驗各組魚的近似體成分分析
3.4 實驗各組魚的體色觀察
3.5 實驗各組魚皮膚,肌肉,腸脂中葉黃素含量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攻讀學位期間發(fā)表論文情況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釀酒酵母營養(yǎng)調控功能及其在水產(chǎn)飼料中的應用研究進展[J]. 朱志明,朱旺明,藍漢冰,崔祥東.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4(12)
[2]β-葡聚糖在水產(chǎn)動物營養(yǎng)生理中的作用研究進展[J]. 李永娟,曹俊明,趙紅霞,黃燕華,王國霞,吳春玉,劉小玲,馬永萍. 廣東農(nóng)業(yè)科學. 2014(21)
[3]核苷酸對大黃魚生長性能、腸道形態(tài)和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苗新,曹娟娟,徐瑋,張文兵,麥康森. 水產(chǎn)學報. 2014(08)
[4]溫度對尼羅羅非魚無乳鏈球菌毒力的影響[J]. 劉志剛,可小麗,盧邁新,朱華平,高風英. 水產(chǎn)學報. 2013(11)
[5]飼料中添加β-葡聚糖對花鱸生長性能、體成分、血清生化指標和抗氨氮應激能力的影響[J]. 吳春玉,曹俊明,黃燕華,王國霞,趙紅霞,劉小玲,付晶晶,李林.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3(12)
[6]復合酵母的營養(yǎng)價值評定[J]. 賀淼,周安國,王之盛,陳中平,張海波,鄒華圍,申俊華. 動物營養(yǎng)學報. 2013(08)
[7]不同著色劑對孔雀魚雌魚生長和體色的影響[J]. 阮成旭,袁重桂,吳德峰. 福州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 2013(02)
[8]蝦青素對紅白錦鯉體色、生長的影響[J]. 崔培,周文禮,劉芳,于麗娜,姜志強. 水產(chǎn)科技情報. 2013(01)
[9]飼料中β-胡蘿卜素和蝦青素添加量對仿刺參幼參生長及抗氧化能力的影響[J]. 王吉橋,樊瑩瑩,徐振祥,張凱,叢文虎,劉春寶,吳巖強,張劍誠. 大連海洋大學學報. 2012(03)
[10]中國南方地區(qū)羅非魚無乳鏈球菌的分子流行病學研究[J]. 郭玉娟,張德鋒,樊海平,陳學年,李彤彤,李愛華. 水產(chǎn)學報. 2012(03)
碩士論文
[1]復合酶制劑對產(chǎn)蛋后期蛋雞內源消化酶及養(yǎng)分代謝的影響[D]. 溫超.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 2009
[2]葉黃素對鵪鶉生長及免疫機能影響的研究[D]. 阿侖.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 2009
本文編號:301195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301195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