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實驗以吉富羅非魚為研究對象,探討不同加工工藝對飼料質(zhì)量及羅非魚生長的影響。設置了三個實驗:1.制粒溫度對飼料品質(zhì)及吉富羅非魚生長的影響;2.粉碎粒度對吉富羅非魚生長性能、表觀消化率和腸道發(fā)育的影響;3.低溫條件下吉富羅非魚對膨化顆粒飼料和沉性顆粒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表觀消化率。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實驗一,本實驗在70℃、85℃、100℃、115℃、130℃五個不同溫度下制粒,研究制粒溫度對吉富羅非魚(9.95±0.10)g配合飼料的加工質(zhì)量及羅非魚生長的影響,結(jié)果如下:隨著制粒溫度升高,飼料硬度先升高后顯著性降低(P0.05),淀粉糊化度先升高后基本保持穩(wěn)定,溶失率先顯著性下降(P0.05)后基本保持穩(wěn)定。115℃組飼料的水分顯著低于前三組(P0.05),粗脂肪、大部分氨基酸含量隨著制粒溫度升高而降低,但各處理組飼料的粗蛋白含量沒有顯著性差異(P0.05)。130℃組吉富羅非魚的增重率顯著低于70℃、85℃和100℃組(P0.05);70℃組吉富羅非魚的飼料系數(shù)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吉富羅非魚對5種飼料粗蛋白、粗脂肪的表觀消化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隨著制粒溫度的升高羅非魚對必需氨基酸的表觀消化率逐漸降低,且115℃組顯著性低于70℃組(P0.05)。各組吉富羅非魚前腸的蛋白酶活性差異不顯著(P0.05);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隨著制粒溫度升高呈下降的趨勢,其中130℃組顯著性低于70℃組(P0.05)。綜合考慮,顆粒飼料的適宜制粒溫度應當控制在85-100℃之間。實驗二,本實驗采用粒徑分別為0.4mm、0.8mm、1.0mm、1.2mm、1.5mm的五種篩板粉碎原料,制成顆粒飼料,研究不同粉碎篩板孔徑對吉富羅非魚(10.21±0.11)g生長性能、表觀消化率和腸道組織結(jié)構的影響,結(jié)果如下:隨著篩板孔徑的增大,吉富羅非魚的增重率下降;飼料系數(shù)和攝食率升高,且1.5mm組顯著性高于0.4、0.8和1.0mm三組(P0.05)。篩板孔徑對全魚及肌肉營養(yǎng)成分無顯著性影響(P0.05)。吉富羅非魚的表觀消化率、脂肪酶、淀粉酶活性也沒有明顯差異(P0.05);而0.4mm組蛋白酶活性顯著性高于后四組(P0.05)。0.4mm和0.8mm組腸道的絨毛高度發(fā)育較好。結(jié)合生產(chǎn)綜合考慮,吉富羅非魚飼料的加工工藝中篩板孔徑宜選擇在0.8-1.0mm間。實驗三,本實驗在22℃和28℃兩種溫度條件下,分別用高溫(135-150℃)擠壓制成的膨化飼料和低溫(80-90℃)擠壓制成的沉性飼料投喂吉富羅非魚,比較吉富羅非魚(54.21±0.47)g對這兩種飼料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表觀消化率。結(jié)果顯示:與適溫(28℃)組相比,低溫(22℃)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和攝食率顯著性低(P0.05),飼料系數(shù)顯著增大(P0.05),羅非魚對兩種飼料中干物質(zhì)、粗蛋白質(zhì)和粗脂肪的表觀消化率也顯著性降低(P0.05),而必需氨基酸和總氨基酸的表觀消化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在低溫(22℃)條件下,膨化組和沉性組的增重率、特定生長率無顯著性差異(P0.05);膨化飼料中粗蛋白、氨基酸(除苯丙氨酸)的表觀消化率與沉性飼料無顯著性差異(P0.05);然而膨化組的攝食率、飼料系數(shù)顯著低于沉性組,粗脂肪的表觀消化率顯著高于沉性組(P0.05)。結(jié)論:在低溫條件下,與投喂沉性飼料相比,投喂膨化飼料對吉富羅非魚的干物質(zhì)、粗蛋白表觀消化率及生長無顯著差異,但能顯著提高飼料效率和粗脂肪的表觀消化率。
【圖文】:
27a:0.4mm 組;b:0.8mm 組;c:1.0mm 組;d:1.2mm 組;e:1.5mm 組 a: group 0.4mm; b: group 0.8mm; c:group 1.0mm; d: group 1.2mm; e: group 1.2mm; arrows signified gastrointestinal villi.圖 3-1 吉富羅非魚前腸組織切片(×40)Fig 3-1 Tissue slices of hindgut of GIFT tilapia
【學位授予單位】:上海海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965.125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張燕鳴;楊秀娟;張曦;曹勝雄;呂朝金;賀德永;曹志勇;白迪文;馬競;陶琳麗;;飼料不同粉碎粒度對蛋雞飼料不同粉碎粒度對蛋雞粗蛋白代謝率和十二指腸形態(tài)的影響[J];中國家禽;2015年22期
2 于紀賓;秦玉昌;牛力斌;于治芹;李軍國;;不同淀粉糊化度處理的顆粒飼料對豬生長性能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5年17期
3 劉偉;文華;蔣明;吳凡;田娟;楊長庚;;吉富羅非魚成魚對8種常見植物源飼料原料的表觀消化率[J];西北農(nóng)林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5年04期
4 呂明斌;燕磊;安沙;呂尊周;;飼料粉碎粒度和調(diào)質(zhì)溫度對肉雞養(yǎng)分消化率及生長性能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4年10期
5 楊晴;楊銳;周歧存;陳健;梁雄培;;褐藻糖膠對黃顙魚幼魚生長性能和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4年07期
6 張亮;楊在賓;楊維仁;姜淑貞;張桂國;董冬華;郭藝璇;;粉碎與制粒對肉雞養(yǎng)分利用率的影響[J];中國糧油學報;2014年05期
7 賓石玉;張妍;林勇;唐章生;張永德;曾蘭;楊慧贊;陳忠;;低溫脅迫對羅非魚消化酶活性的影響[J];廣西師范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4年01期
8 ;;過世東;謝中國;祝愛俠;;膨化和制粒加工對飼料氨基酸穩(wěn)定性的影響[J];中國糧油學報;2013年12期
9 張亮;楊在賓;楊維仁;姜淑貞;張桂國;梁明;;制粒溫度和粉碎粒度對顆粒飼料品質(zhì)的影響[J];飼料工業(yè);2013年23期
10 明建華;葉金云;張易祥;謝駿;楊霞;邵仙萍;;2齡青魚對7種飼料原料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表觀消化率[J];動物營養(yǎng)學報;2014年01期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袁軍;加工工藝及參數(shù)對飼料加工質(zhì)量的影響[D];大連海洋大學;2014年
2 梁明;仔豬料中豆粕適宜粉碎粒度的研究[D];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2013年
3 張現(xiàn)玲;調(diào)質(zhì)溫度、粉碎粒度對肉雞顆粒飼料質(zhì)量及利用率的影響研究[D];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院;2013年
4 程譯鋒;加工工藝對鯉魚飼料營養(yǎng)和衛(wèi)生的影響[D];江南大學;2008年
,
本文編號:
260990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scyylw/260990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