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植密度和滴頭間距對民勤春玉米產量及土壤水氮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4-12-07 02:39
探究種植密度和滴頭間距對膜下滴灌春玉米生長的影響。以玉米"先玉335"在甘肅省民勤地區(qū)進行大田試驗。玉米膜下滴灌設置3種種植密度(A1:97 500株/hm2、A2:105 000株/hm2、A3:112 500株/hm2)和3種滴灌帶滴頭間距(B1:20 cm、B2:30 cm、B3:40 cm)9種組合試驗處理,分析玉米不同處理的土壤水氮分布、產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等,得到適宜的灌水技術參數。玉米種植密度對土壤水氮分布規(guī)律影響并不顯著,但玉米產量隨著密度增加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先玉335"最佳種植密度在105 000株/hm2左右,A2玉米產量最高,達到14 585.8 kg/hm2,比A1、A3的產量分別大4.8%、3%。滴頭間距對土壤水氮分布影響顯著,不同滴頭間距為玉米生長提供的土壤水氮環(huán)境有所差異,進而影響春玉米的耗水規(guī)律、產量。在本試驗條件下,滴灌帶滴頭間距大,土壤水和硝態(tài)氮呈窄深型分布;滴頭間距小,土壤水和硝態(tài)氮呈寬淺型分布。滴頭間距B3的玉米產量最高為15 61...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4014662
【文章頁數】:7 頁
【部分圖文】:
圖1 不同處理灌水前后土壤體積含水率變化
本試驗在甘肅民勤縣進行的大田試驗,春玉米灌漿期7月14日-8月6日,該時期基本無降雨,土壤含水量不受降雨的影響,同時地下水位較深,可以不考慮地下水補給。因此,灌水是影響土壤含水量增大的主要因素。圖1是各處理7月29日灌水前后0~60cm土壤含水量的變化圖。試驗地實測土壤平均田間....
圖2 處理A2B3玉米全生育期土壤體積含水率變化
探究分析各處理莖粗變化規(guī)律:在一定種植密度范圍內,玉米莖粗隨著種植密度增大呈現先增大后減小的趨勢,滴頭間距處理玉米莖粗無明顯變化規(guī)律。種植密度對玉米拔節(jié)期莖粗有顯著影響,而對其他玉米生育期無顯著影響。滴頭間距對玉米各生育期莖粗無顯著影響。2.3不同處理硝態(tài)氮分布變化
圖3 各處理土壤硝態(tài)氮剖面分布
滴頭間距對玉米的百粒重、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有顯著影響,對玉米的產量有極顯著影響。隨著滴頭間距增大,玉米的百粒重、生育期耗水量及水分利用效率都逐漸增大。滴頭間距處理玉米全生育期耗水量B1>B3>B2,處理B1的耗水量大,但玉米產量最低,相應的水分利用效率最小;滴頭間距B3的....
本文編號:401466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401466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