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膜脲酶抑制劑增效尿素對小麥生長的影響及其機理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4-05-13 04:01
為有效提高尿素氮利用率,促進新型緩/控釋氮肥的研發(fā)。在盆栽試驗條件下,研究了脲酶抑制劑氫醌(HQ)部分或全部包膜與尿素摻混施用對小麥生長及土壤不同形態(tài)氮素含量和脲酶活性的影響。試驗共設5個處理:對照(CK)、普通尿素(U)、U+普通HQ(SRU1)、U+包膜HQ(SRU2)和U+30%普通HQ+70%包膜HQ(SRU3)。結(jié)果表明:與SRU1相比,包膜HQ能夠促進小麥生長,改善小麥產(chǎn)量構(gòu)成,增加小麥產(chǎn)量,并提高氮素利用率,其中SRU2、SRU3分別增加了小麥產(chǎn)量的34.71%,56.54%;與SRU2相比,SRU3處理中普通HQ與包膜HQ配合施用前期能夠有效抑制尿素水解,維持土壤中NH4+—N的適宜濃度,后期能增加土壤NH4+—N含量,保證土壤有效氮的持續(xù)供應,減少氮素損失,使小麥整個生育期內(nèi)土壤脲酶活性維持在較低水平。綜上,HQ部分包膜與尿素摻混施用的SRU3處理土壤氮的供應能力最強,氮素利用率最高,對小麥生長的促進作用最顯著。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本文編號:3972350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圖1小麥不同生育時期土壤NH4+-N和NO3--N含量的變化
從圖2可以看出,在小麥生育期內(nèi),土壤有效氮含量呈現(xiàn)前期逐漸下降、后期趨于穩(wěn)定的趨勢;與CK相比,各施肥處理均明顯提高土壤有效氮含量。在小麥返青期,與U相比,SRU1、SRU2、SRU3處理分別降低土壤中有效氮含量的8.55%,4.61%,6.25%,說明脲酶抑制劑增效尿素前期能夠....
圖2小麥不同生育時期土壤有效氮含量的變化
圖1小麥不同生育時期土壤NH4+-N和NO3--N含量的變化2.3包膜脲酶抑制劑增效尿素對土壤脲酶活性的影響
圖3小麥不同生育時期土壤脲酶活性的變化
由圖3可知,小麥生育期內(nèi)土壤脲酶活性隨小麥生長呈逐漸降低的趨勢,且各處理脲酶活性均低于普通尿素處理,各處理脲酶活性在3月16日至4月18日及5月14日至6月4日期間下降明顯,在4月18日至5月14日期間趨于平緩。其中與U相比,SRU1、SRU2、SRU1處理土壤脲酶活性在返青期分....
本文編號:397235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97235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