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鈴薯塊莖營養(yǎng)及蒸食品質的評價與優(yōu)良材料的篩選
發(fā)布時間:2023-12-09 10:50
隨著馬鈴薯主糧化戰(zhàn)略的實施,馬鈴薯加工產品的種類增加,加工產品的內涵擴大,生產者和消費者對馬鈴薯食用品質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目前國內馬鈴薯加工專用型品種的缺乏和蒸食風味優(yōu)良品種的不足,使得我國馬鈴薯產業(yè)面臨巨大挑戰(zhàn)。馬鈴薯育種周期長,主食品種的選育還需要時間,因此針對生產上應用的栽培品種,對營養(yǎng)品質和食用風味進行科學評價與分類,為馬鈴薯的中式食用方式和產品加工推薦品種和原料,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本試驗以20個北方一作區(qū)栽培的馬鈴薯品種為試驗材料,在哈爾濱和訥河兩個生態(tài)條件有顯著差異的地點種植,結合產量表現(xiàn)評價塊莖營養(yǎng)品質和蒸食品質,制定馬鈴薯蒸食品質評價指標。并對84份育種后代無性系材料進行了營養(yǎng)品質和蒸食品質的評價,篩選營養(yǎng)品質好且蒸食品質優(yōu)良的材料,為品質育種提供資源和育種材料。主要研究結果如下:(1)不同品種和地點間的產量表現(xiàn)、塊莖干物質含量、總淀粉含量、直鏈淀粉含量、蛋白質含量、鉀、鐵和鋅含量存在顯著差異,各項指標在品種與地點間變異豐富;訥河試點的產量、塊莖鉀、鐵和鋅含量均極顯著高于哈爾濱試點,總淀粉含量、直鏈淀粉含量和蛋白質含量均極顯著低于哈爾濱試點。品種的塊莖蛋白質含量和鉀含...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馬鈴薯塊莖的營養(yǎng)品質
1.1.1 馬鈴薯的淀粉營養(yǎng)
1.1.2 馬鈴薯的蛋白質營養(yǎng)
1.1.3 馬鈴薯的礦質元素營養(yǎng)
1.1.4 馬鈴薯的維生素營養(yǎng)
1.1.5 馬鈴薯的植物營養(yǎng)素
1.1.6 鮮食馬鈴薯的藥用價值
1.2 馬鈴薯塊莖的食用品質
1.3 馬鈴薯品種的類型及利用方向
1.3.1 鮮薯食用型品種
1.3.2 淀粉加工專用型品種
1.3.3 食品加工專用型品種
1.4 馬鈴薯品質育種研究進展
1.5 研究目的與意義
1.5.1 研究的主要內容
1.5.2 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4 產量、營養(yǎng)及蒸食品質測定方法
2.4.1 塊莖性狀與產量的測定
2.4.2 塊莖營養(yǎng)品質的測定
2.4.3 塊莖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測
2.4.4 塊莖的蒸食品質評價
2.5 數(shù)據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品種間產量與品質性狀的比較
3.1.1 各品種間產量性狀的差異分析
3.1.2 品種間塊莖營養(yǎng)品質的比較
3.1.3 各品種間淀粉含量、組分及特性的差異分析
3.1.4 蒸食品質的感官性評價
3.1.5 主要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3.1.6 評價指標的制定
3.2 后代材料的綜合評價
3.2.1 無性系后代的產量分析
3.2.2 無性系后代的塊莖表觀性狀分析
3.2.3 無性系后代的塊莖營養(yǎng)品質分析
3.2.4 后代材料蒸食品質的感官性評價
3.3 優(yōu)良無性系的篩選
3.3.1 產量性狀優(yōu)良無性系的篩選
3.3.2 蒸食品質優(yōu)良無性系的篩選
4 討論
4.1 不同環(huán)境條件對馬鈴薯營養(yǎng)品質的影響
4.2 馬鈴薯塊莖營養(yǎng)品質性狀的基因型差異
4.3 馬鈴薯蒸食品質的差異
4.4 馬鈴薯塊莖營養(yǎng)品質與蒸食品質各性狀的相關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871424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馬鈴薯塊莖的營養(yǎng)品質
1.1.1 馬鈴薯的淀粉營養(yǎng)
1.1.2 馬鈴薯的蛋白質營養(yǎng)
1.1.3 馬鈴薯的礦質元素營養(yǎng)
1.1.4 馬鈴薯的維生素營養(yǎng)
1.1.5 馬鈴薯的植物營養(yǎng)素
1.1.6 鮮食馬鈴薯的藥用價值
1.2 馬鈴薯塊莖的食用品質
1.3 馬鈴薯品種的類型及利用方向
1.3.1 鮮薯食用型品種
1.3.2 淀粉加工專用型品種
1.3.3 食品加工專用型品種
1.4 馬鈴薯品質育種研究進展
1.5 研究目的與意義
1.5.1 研究的主要內容
1.5.2 目的和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
2.2 試驗地概況
2.3 試驗設計
2.4 產量、營養(yǎng)及蒸食品質測定方法
2.4.1 塊莖性狀與產量的測定
2.4.2 塊莖營養(yǎng)品質的測定
2.4.3 塊莖的掃描電子顯微鏡觀測
2.4.4 塊莖的蒸食品質評價
2.5 數(shù)據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品種間產量與品質性狀的比較
3.1.1 各品種間產量性狀的差異分析
3.1.2 品種間塊莖營養(yǎng)品質的比較
3.1.3 各品種間淀粉含量、組分及特性的差異分析
3.1.4 蒸食品質的感官性評價
3.1.5 主要性狀的相關性分析
3.1.6 評價指標的制定
3.2 后代材料的綜合評價
3.2.1 無性系后代的產量分析
3.2.2 無性系后代的塊莖表觀性狀分析
3.2.3 無性系后代的塊莖營養(yǎng)品質分析
3.2.4 后代材料蒸食品質的感官性評價
3.3 優(yōu)良無性系的篩選
3.3.1 產量性狀優(yōu)良無性系的篩選
3.3.2 蒸食品質優(yōu)良無性系的篩選
4 討論
4.1 不同環(huán)境條件對馬鈴薯營養(yǎng)品質的影響
4.2 馬鈴薯塊莖營養(yǎng)品質性狀的基因型差異
4.3 馬鈴薯蒸食品質的差異
4.4 馬鈴薯塊莖營養(yǎng)品質與蒸食品質各性狀的相關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本文編號:38714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87142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