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大豆間作對農(nóng)田土壤N 2 O排放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4-07 03:44
【目的】探究大豆玉米間作種植對生育季農(nóng)田土壤N2O排放的影響!痉椒ā吭囼炘O置單作玉米SM120(施氮量120 kg/hm2),單作玉米SM240(施氮量240 kg/hm2),單作大豆SS(施氮量120 kg/hm2),玉米/大豆間作IMS(施氮量120 kg/hm2)4個處理,對比分析了單作和間作農(nóng)田的土壤水分、溫度和無機氮以及土壤N2O排放通量的變化規(guī)律。【結果】生育期內(nèi)不同處理間的土壤充水孔隙度和0~10 cm土壤溫度均存在顯著性差異(P<0.05),且SM120顯著高于其余3個處理;IMS處理0~20 cm土壤無機氮量分別比SS、SM120和SM240處理降低了24.0%、5.3%和29.3%(P<0.05)。IMS處理N2O平均排放通量分別比SM120、SM240和SS處理降低31.98%、39.16%和47.40%(P<0.001),IMS處理N2O平均累計排放量與全球增溫潛勢也顯...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點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測試指標與方法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壤水分與溫度動態(tài)變化特征
2.2 不同種植模式對土壤無機氮量的影響
2.3 不同處理對土壤N2O排放通量及全球增溫潛勢值的影響
3 討論
3.1 間作種植模式對農(nóng)田土壤N2O排放的影響
3.2 農(nóng)田土壤N2O排放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4 結論
本文編號:3785019
【文章頁數(shù)】:9 頁
【文章目錄】:
0引言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點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測試指標與方法
1.4 數(shù)據(jù)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土壤水分與溫度動態(tài)變化特征
2.2 不同種植模式對土壤無機氮量的影響
2.3 不同處理對土壤N2O排放通量及全球增溫潛勢值的影響
3 討論
3.1 間作種植模式對農(nóng)田土壤N2O排放的影響
3.2 農(nóng)田土壤N2O排放量的影響因素分析
4 結論
本文編號:3785019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785019.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