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3-03-04 18:36
為探索隴中黃土高原丘陵溝壑區(qū)春小麥適宜水氮管理模式,在甘肅省定西市安定區(qū)李家堡鄉(xiāng)開展大田試驗,測定分析不同灌水量(W1:50mm,W2:100mm,W3:150mm)和不同時期追氮(N1:孕穗初期追氮40 kg·hm-2,N2:灌漿初期追氮40 kg·hm-2,N3:孕穗期初期和灌漿初期各追氮20 kg·hm-2)下春小麥各生育時期根、莖、葉的碳(C)、氮(N)、磷(P)元素含量、化學計量特征及其與產(chǎn)量之間的關系。結(jié)果表明,隨著春小麥生長發(fā)育,根系C含量呈逐漸升高趨勢,莖和葉C含量呈先升后降趨勢,各器官P含量均呈逐漸降低趨勢。灌水量和追氮對春小麥根莖葉的C、P含量影響均不顯著;同一追氮方式下,春小麥N含量、N/P值隨著灌水量的增加而增大,C/N值隨著灌水量的增加而降低。C/P值不隨外界環(huán)境因子的變化而變化,表現(xiàn)出強烈的內(nèi)穩(wěn)性。在同一灌水量下,孕穗期和灌漿期分兩次追施氮肥處理的N含量、N/P值最大,春小麥單株生物量和籽粒產(chǎn)量與N含量、N/P值呈正相關。因此,在隴中黃土高原丘陵區(qū)小麥地,在灌水150mm時,孕穗期和灌漿期各追...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采集、處理及測定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N、P含量的影響
2.1.1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P含量的影響
2.1.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N含量的 影響
2.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2.2.1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N值計量特征的影響
2.2.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P計量特征的影響
2.2.3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N/P計量特征的影響
2.3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單株生物量及產(chǎn)量的影響
2.4 春小麥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與單株生物量及產(chǎn)量的相關性
3 討 論
3.1 不同生育時期春小麥C、N、P含量的變化 特征
3.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3.3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單株生物量及產(chǎn)量的影響
4 結(jié) 論
本文編號:3754786
【文章頁數(shù)】:10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樣品采集、處理及測定
1.4 數(shù)據(jù)處理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N、P含量的影響
2.1.1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P含量的影響
2.1.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N含量的 影響
2.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2.2.1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N值計量特征的影響
2.2.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C/P計量特征的影響
2.2.3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N/P計量特征的影響
2.3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單株生物量及產(chǎn)量的影響
2.4 春小麥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與單株生物量及產(chǎn)量的相關性
3 討 論
3.1 不同生育時期春小麥C、N、P含量的變化 特征
3.2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生態(tài)化學計量特征的影響
3.3 灌水量和追氮方式對春小麥單株生物量及產(chǎn)量的影響
4 結(jié) 論
本文編號:3754786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754786.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