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硒對水稻根際微域鎘與砷賦存形態(tài)及生物有效性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2-01-25 03:24
通過添加外源鎘和砷污染水稻土的盆栽試驗,施入不同濃度的硫和硒(石膏、亞硒酸鈉),研究水稻不同生育期內,硫和硒對水稻根表面膠膜的形成量、對水稻各器官吸收鎘和砷以及根際非根際土壤中鎘和砷的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結果表明:(1)水稻整個生育期根際土壤溶液與非根際土壤溶液Eh值分別在93406 mV和100407 mV之間;根際土壤溶液與非根際土壤溶液pH值分別在6.28.6和6.19.1之間,根際土pH值要小于非根際土;根際土壤溶液與非根際土壤溶液pe+pH值分別在8.4014.80和8.5814.71之間。(2)水稻根表膠膜數量在孕穗期最高,成熟期最低。膠膜以Fe膜為主,質量分數達到8057.51 mg·kg-129327.89 mg·kg-1;Mn膜含量相對較低,質量分數為91.85 mg·kg-1655.59mg·kg-1。施S能夠...
【文章來源】:河南農業(yè)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文獻綜述
1.1 硫和硒的化學性質
1.1.1 硫的化學性質
1.1.2 硒的化學性質
1.2 硫對植物的作用
1.3 硒對植物的作用
1.4 鎘對植物的作用
1.5 砷對植物的作用
1.6 植物根表鐵錳膠膜以及硫和硒對鐵錳膠膜形成的影響
1.7 根際與非根際土壤鎘和砷的賦存形態(tài)
1.7.1 土壤鎘的賦存形態(tài)
1.7.2 土壤砷的賦存形態(tài)
2 引言
3 材料與方法
3.1 供試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土壤溶液監(jiān)測
3.2.2 水稻植株樣處理測定
3.2.3 根樣鐵錳膠膜的處理
3.2.4 土壤鎘賦存形態(tài)連續(xù)分級提取
3.2.5 土壤As形態(tài)的連續(xù)分級提取方法
3.2.6 數據分析
4 結果與分析
4.1 根際與非根際土壤溶液 0~5 cm范圍內Eh、p H和pe+pH值的變化
4.2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鐵錳膠膜質量分數的變化
4.3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膠膜吸附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4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分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5 不同生育期水稻對Cd的轉運系數的影響
4.6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中Cd的賦存形態(tài)變化
4.6.1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離子交換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2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碳酸鹽結合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3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弱有機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4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5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強有機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7 水稻不同生育期各器官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8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對As的轉移系數
4.9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As賦存形態(tài)的質量分數變化
4.9.1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非專性吸附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2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專性吸附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3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無定型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4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結晶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5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殘渣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討論
5.2.1 水稻整個生育期根際與非根際Eh、p H和pe+pH值的變化
5.2.2 硫和硒對水稻根系鐵錳膠膜質量分數的影響
5.2.3 硫和硒對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膠膜吸附Cd質量分數變化的影響
5.2.4 硫和硒對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Cd質量分數的影響
5.2.5 硫和硒對水稻各器官轉移系數的影響
5.2.6 硫和硒對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中Cd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5.2.7 硫和硒對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中As含量的影響
5.2.8 硫和硒對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中As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參考文獻
ABSTRAC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壤硫素賦存形態(tài)轉化及其遷移規(guī)律[J]. 杜光輝,饒偉,李鑫,張亞楠,王代長,楊軍,化黨領,劉世亮,李培培,劉紅恩. 環(huán)境科學. 2016(07)
[2]硫素對水稻根系鐵錳膠膜形成及吸收鎘的影響[J]. 王丹,李鑫,王代長,饒偉,杜光輝,楊軍,化黨領. 環(huán)境科學. 2015(05)
[3]硫素對氧化還原條件下水稻土氧化鐵和砷形態(tài)影響[J]. 唐冰培,楊世杰,王代長,饒偉,張亞楠,王丹,朱云集. 環(huán)境科學. 2014(10)
[4]硫素對水稻吸收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在土壤中形態(tài)影響[J]. 楊世杰,唐冰培,王代長,饒偉,張亞楠,王丹,朱云集. 環(huán)境科學. 2014(09)
[5]土壤中砷的遷移轉化以及對農作物的影響[J]. 潘魯生.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4(24)
[6]含磷物質對水稻吸收土壤砷的影響[J]. 雷鳴,曾敏,廖柏寒,胡立瓊,周航,龍水波. 環(huán)境科學. 2014(08)
[7]無機砷對不同水稻品種種子萌發(fā)和幼苗光合生理的影響[J]. 李仁英,沈孝輝,張耀鴻,周志高,謝曉金,李映雪,徐向華,覃鄭婕.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4(06)
[8]水稻砷的吸收機理及阻控對策[J]. 趙方杰. 植物生理學報. 2014(05)
[9]硒提高植物拮抗重金屬毒性的研究進展[J]. 吳之琳,童心昭,尹雪斌,袁林喜,劉穎,李淼.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4(02)
[10]鎘脅迫下秈稻和粳稻對鎘的吸收、轉移和分配研究[J]. 龍小林,向珣朝,徐艷芳,蘇文麗,康翠芳. 中國水稻科學. 2014(02)
博士論文
[1]砷脅迫下硫對土壤—水稻中砷遷移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 宋睿.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4
[2]兩種基因型水稻根際微域中重金屬鎘形態(tài)差異及其有效性研究[D]. 胡林飛.浙江大學 2012
[3]硫對水稻苗期吸收累積鎘的影響及其機理[D]. 高明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07812
【文章來源】:河南農業(yè)大學河南省
【文章頁數】:64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致謝
摘要
1 文獻綜述
1.1 硫和硒的化學性質
1.1.1 硫的化學性質
1.1.2 硒的化學性質
1.2 硫對植物的作用
1.3 硒對植物的作用
1.4 鎘對植物的作用
1.5 砷對植物的作用
1.6 植物根表鐵錳膠膜以及硫和硒對鐵錳膠膜形成的影響
1.7 根際與非根際土壤鎘和砷的賦存形態(tài)
1.7.1 土壤鎘的賦存形態(tài)
1.7.2 土壤砷的賦存形態(tài)
2 引言
3 材料與方法
3.1 供試材料
3.2 分析方法
3.2.1 土壤溶液監(jiān)測
3.2.2 水稻植株樣處理測定
3.2.3 根樣鐵錳膠膜的處理
3.2.4 土壤鎘賦存形態(tài)連續(xù)分級提取
3.2.5 土壤As形態(tài)的連續(xù)分級提取方法
3.2.6 數據分析
4 結果與分析
4.1 根際與非根際土壤溶液 0~5 cm范圍內Eh、p H和pe+pH值的變化
4.2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鐵錳膠膜質量分數的變化
4.3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膠膜吸附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4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部分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5 不同生育期水稻對Cd的轉運系數的影響
4.6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中Cd的賦存形態(tài)變化
4.6.1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離子交換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2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碳酸鹽結合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3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弱有機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4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6.5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強有機態(tài)Cd的質量分數變化
4.7 水稻不同生育期各器官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8 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對As的轉移系數
4.9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As賦存形態(tài)的質量分數變化
4.9.1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非專性吸附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2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專性吸附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3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無定型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4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結晶鐵錳氧化物結合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4.9.5 不同生育期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殘渣態(tài)As的質量分數變化
5 結論與討論
5.1 結論
5.2 討論
5.2.1 水稻整個生育期根際與非根際Eh、p H和pe+pH值的變化
5.2.2 硫和硒對水稻根系鐵錳膠膜質量分數的影響
5.2.3 硫和硒對不同生育期水稻根表膠膜吸附Cd質量分數變化的影響
5.2.4 硫和硒對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Cd質量分數的影響
5.2.5 硫和硒對水稻各器官轉移系數的影響
5.2.6 硫和硒對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中Cd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5.2.7 硫和硒對不同生育期水稻各器官中As含量的影響
5.2.8 硫和硒對水稻根際土與非根際土中As賦存形態(tài)的影響
參考文獻
ABSTRACT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水稻根際與非根際土壤硫素賦存形態(tài)轉化及其遷移規(guī)律[J]. 杜光輝,饒偉,李鑫,張亞楠,王代長,楊軍,化黨領,劉世亮,李培培,劉紅恩. 環(huán)境科學. 2016(07)
[2]硫素對水稻根系鐵錳膠膜形成及吸收鎘的影響[J]. 王丹,李鑫,王代長,饒偉,杜光輝,楊軍,化黨領. 環(huán)境科學. 2015(05)
[3]硫素對氧化還原條件下水稻土氧化鐵和砷形態(tài)影響[J]. 唐冰培,楊世杰,王代長,饒偉,張亞楠,王丹,朱云集. 環(huán)境科學. 2014(10)
[4]硫素對水稻吸收砷的生物有效性及其在土壤中形態(tài)影響[J]. 楊世杰,唐冰培,王代長,饒偉,張亞楠,王丹,朱云集. 環(huán)境科學. 2014(09)
[5]土壤中砷的遷移轉化以及對農作物的影響[J]. 潘魯生. 安徽農業(yè)科學. 2014(24)
[6]含磷物質對水稻吸收土壤砷的影響[J]. 雷鳴,曾敏,廖柏寒,胡立瓊,周航,龍水波. 環(huán)境科學. 2014(08)
[7]無機砷對不同水稻品種種子萌發(fā)和幼苗光合生理的影響[J]. 李仁英,沈孝輝,張耀鴻,周志高,謝曉金,李映雪,徐向華,覃鄭婕.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4(06)
[8]水稻砷的吸收機理及阻控對策[J]. 趙方杰. 植物生理學報. 2014(05)
[9]硒提高植物拮抗重金屬毒性的研究進展[J]. 吳之琳,童心昭,尹雪斌,袁林喜,劉穎,李淼. 糧食科技與經濟. 2014(02)
[10]鎘脅迫下秈稻和粳稻對鎘的吸收、轉移和分配研究[J]. 龍小林,向珣朝,徐艷芳,蘇文麗,康翠芳. 中國水稻科學. 2014(02)
博士論文
[1]砷脅迫下硫對土壤—水稻中砷遷移的影響及其機制研究[D]. 宋睿.河南農業(yè)大學 2014
[2]兩種基因型水稻根際微域中重金屬鎘形態(tài)差異及其有效性研究[D]. 胡林飛.浙江大學 2012
[3]硫對水稻苗期吸收累積鎘的影響及其機理[D]. 高明霞.西北農林科技大學 2009
本文編號:360781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60781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