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馬鈴薯中融合表達GLO-CAT構(gòu)建光呼吸支路的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12-25 03:53
光呼吸(Photorespiration)又稱為C2循環(huán),是指植物綠色組織利用光能,吸收O2并放出CO2的過程。在作物中通過建立光呼吸支路來降低光呼吸提高光合作用效率,是提高產(chǎn)量的有效途徑。馬鈴薯(Solanum tuberosum L.)是世界第三大糧食作物,具有營養(yǎng)繁殖特性以及收獲塊莖的特點,所以馬鈴薯的光呼吸改造具有獨特的優(yōu)勢。建立光呼吸代謝支路的第一步是分流乙醇酸,本研究為了在馬鈴薯轉(zhuǎn)基因植物中更好的協(xié)調(diào)表達乙醇酸氧化酶(Glycolate oxidase,簡稱GLO)和過氧化氫酶(Catalase,簡稱CAT),將它們在馬鈴薯葉綠體中融合表達。以GLO-CAT轉(zhuǎn)基因株系作為實驗材料,通過分析其形態(tài)指標、生理指標及解剖結(jié)構(gòu)來確定代謝支路的構(gòu)建效果及穩(wěn)定性。主要研究結(jié)果如下:(1)GLO-CAT融合蛋白的表達使馬鈴薯產(chǎn)生兩種表型采用馬鈴薯多基因轉(zhuǎn)化載體p BIA13作為受體,包含煙草花葉病毒35S啟動子驅(qū)動的GLO和CAT融合蛋白的表達盒的p D1-St TP-58AA-CATGLO(實驗室前期構(gòu)建)作為供體,通過Cre-Lox P重組...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草酸;Glyox基丙二酸半1四條光呼吸xylate:乙醛半醛;Glycerate吸支路醛酸;Malate:e:甘油酸;P-蘋果酸;Pyglycerate:磷ruvate:丙酮磷酸甘油酸;酮酸;
GLO催化CH2OHCOOH分解反應式Fig1-2CH2OHCOOHdecompositionreactioncatalyzedbyGLO
AT的主要功能是清除細胞中過氧化氫(HydrogenPeroxide,H2O2),避免其損害細胞[78]。早期的研究將CAT分為兩種,分別是真核CAT和原核CAT;其中多數(shù)的真核CAT來源于動植物組織,原核CAT主要來源于微生物。此后,研究者們依照結(jié)構(gòu)和序列層次水平將CAT劃分為單功能CAT(只具有歧化作用)和雙功能CAT(具有歧化作用和過氧化作用)。單功能CAT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而雙功能CAT不僅存在于原核生物,也存在低等真核生物中。植物的CAT為單功能CAT,其利用血紅素輔基通過歧化作用,催化H2O2生成水和氧氣[79],其反應式見圖1-3。圖1-3CAT催化H2O2分解反應式Fig1-3H2O2decompositionreactionbyCatalyticCAT在擬南芥、水稻、南瓜、煙草等這些被子植物里面被鑒定出三個CAT基因。然而,由于物種繁多,對不同物種之間的CAT有著不一樣的命名法則。擬南芥中的命名法則與C4植物玉米相同[80]。煙草中的命名法則將CAT分為Ⅰ類CAT、Ⅱ類CAT、Ⅲ類CAT。其中Ⅰ類CAT能夠清除光呼吸代謝產(chǎn)生的H2O2,是主要的CAT酶;Ⅱ類CAT與維管束系統(tǒng)息息相關(guān);Ⅲ類CAT主要存在于花和種子中,在葉片中很難檢測到。水稻中的命名法則將三個CAT分別命名為CATA、CATB、CATC。在這些命名系統(tǒng)中,煙草的Ⅰ類CAT分別和擬南芥的CAT1、CAT2,水稻的CATC相對應,它們均與光呼吸相關(guān),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煙草的Ⅱ類CAT對應的是水稻中的CATA,它們與維管束系統(tǒng)有關(guān);煙草的Ⅲ類CAT對應的是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光合系統(tǒng)參數(shù)建立馬鈴薯耐蔭性綜合評價體系[J]. 劉勛,張嬌,沈昱辰,謝德斌,李宏利,李春明,易小平,趙勇,唐道彬,呂長文,王季春. 植物學報. 2019(03)
[2]光呼吸代謝途徑及其調(diào)控的研究進展[J]. 侯學文,李英杰,鐘琪,彭新湘. 植物生理學報. 2019(03)
[3]馬鈴薯生物技術(shù)育種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潘曉春,姚蘭,文殷花,王富勝. 中國園藝文摘. 2015(04)
[4]湖南安息香屬植物的葉片比較解剖學研究[J]. 梁文斌,趙麗娟,李家湘,肖健. 植物研究. 2014(02)
[5]二倍體雜種優(yōu)勢馬鈴薯育種的展望[J]. 李穎,李廣存,李燦輝,屈冬玉,黃三文. 中國馬鈴薯. 2013(02)
[6]擬南芥兩個MYB基因標簽融合蛋白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獲得和鑒定[J]. 鄒明學,申宇歡,陳艷紅.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35)
[7]作物高光效之管見[J]. 程建峰,沈允鋼. 作物學報. 2010(08)
[8]水稻葉片衰老相關(guān)基因的研究進展[J]. 鄭建敏,張濤,鄭家奎.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5)
[9]楸樹葉面積與葉形指數(shù)的回歸分析[J]. 李春蘭,王軍輝,張宋智,馬建偉,李銀梅,贠慧玲. 甘肅林業(yè)科技. 2008(04)
[10]過氧化氫酶在植物脅迫響應中的功能研究進展[J]. 陳金峰,王宮南,程素滿. 西北植物學報. 2008(01)
博士論文
[1]4-香豆酰輔酶A連接酶(4CL)-芪合酶(STS)基因融合、表達、催化活性鑒定及其在棗樹中的過表達[D]. 郭輝力.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6
[2]增強Terminal Ear1-Like基因的表達提高水稻產(chǎn)量[D]. 張先文.浙江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馬鈴薯雜種后代產(chǎn)量及品質(zhì)性狀的差異與環(huán)境效應[D]. 王超.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2]三價抗真菌融合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構(gòu)建及轉(zhuǎn)基因煙草的抗病性分析[D]. 張岳民.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51742
【文章來源】:長江大學湖北省
【文章頁數(shù)】:7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草酸;Glyox基丙二酸半1四條光呼吸xylate:乙醛半醛;Glycerate吸支路醛酸;Malate:e:甘油酸;P-蘋果酸;Pyglycerate:磷ruvate:丙酮磷酸甘油酸;酮酸;
GLO催化CH2OHCOOH分解反應式Fig1-2CH2OHCOOHdecompositionreactioncatalyzedbyGLO
AT的主要功能是清除細胞中過氧化氫(HydrogenPeroxide,H2O2),避免其損害細胞[78]。早期的研究將CAT分為兩種,分別是真核CAT和原核CAT;其中多數(shù)的真核CAT來源于動植物組織,原核CAT主要來源于微生物。此后,研究者們依照結(jié)構(gòu)和序列層次水平將CAT劃分為單功能CAT(只具有歧化作用)和雙功能CAT(具有歧化作用和過氧化作用)。單功能CAT存在于真核生物中,而雙功能CAT不僅存在于原核生物,也存在低等真核生物中。植物的CAT為單功能CAT,其利用血紅素輔基通過歧化作用,催化H2O2生成水和氧氣[79],其反應式見圖1-3。圖1-3CAT催化H2O2分解反應式Fig1-3H2O2decompositionreactionbyCatalyticCAT在擬南芥、水稻、南瓜、煙草等這些被子植物里面被鑒定出三個CAT基因。然而,由于物種繁多,對不同物種之間的CAT有著不一樣的命名法則。擬南芥中的命名法則與C4植物玉米相同[80]。煙草中的命名法則將CAT分為Ⅰ類CAT、Ⅱ類CAT、Ⅲ類CAT。其中Ⅰ類CAT能夠清除光呼吸代謝產(chǎn)生的H2O2,是主要的CAT酶;Ⅱ類CAT與維管束系統(tǒng)息息相關(guān);Ⅲ類CAT主要存在于花和種子中,在葉片中很難檢測到。水稻中的命名法則將三個CAT分別命名為CATA、CATB、CATC。在這些命名系統(tǒng)中,煙草的Ⅰ類CAT分別和擬南芥的CAT1、CAT2,水稻的CATC相對應,它們均與光呼吸相關(guān),是本文研究的重點;煙草的Ⅱ類CAT對應的是水稻中的CATA,它們與維管束系統(tǒng)有關(guān);煙草的Ⅲ類CAT對應的是水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基于光合系統(tǒng)參數(shù)建立馬鈴薯耐蔭性綜合評價體系[J]. 劉勛,張嬌,沈昱辰,謝德斌,李宏利,李春明,易小平,趙勇,唐道彬,呂長文,王季春. 植物學報. 2019(03)
[2]光呼吸代謝途徑及其調(diào)控的研究進展[J]. 侯學文,李英杰,鐘琪,彭新湘. 植物生理學報. 2019(03)
[3]馬鈴薯生物技術(shù)育種現(xiàn)狀及發(fā)展趨勢[J]. 潘曉春,姚蘭,文殷花,王富勝. 中國園藝文摘. 2015(04)
[4]湖南安息香屬植物的葉片比較解剖學研究[J]. 梁文斌,趙麗娟,李家湘,肖健. 植物研究. 2014(02)
[5]二倍體雜種優(yōu)勢馬鈴薯育種的展望[J]. 李穎,李廣存,李燦輝,屈冬玉,黃三文. 中國馬鈴薯. 2013(02)
[6]擬南芥兩個MYB基因標簽融合蛋白轉(zhuǎn)基因植株的獲得和鑒定[J]. 鄒明學,申宇歡,陳艷紅. 安徽農(nóng)業(yè)科學. 2011(35)
[7]作物高光效之管見[J]. 程建峰,沈允鋼. 作物學報. 2010(08)
[8]水稻葉片衰老相關(guān)基因的研究進展[J]. 鄭建敏,張濤,鄭家奎. 基因組學與應用生物學. 2009(05)
[9]楸樹葉面積與葉形指數(shù)的回歸分析[J]. 李春蘭,王軍輝,張宋智,馬建偉,李銀梅,贠慧玲. 甘肅林業(yè)科技. 2008(04)
[10]過氧化氫酶在植物脅迫響應中的功能研究進展[J]. 陳金峰,王宮南,程素滿. 西北植物學報. 2008(01)
博士論文
[1]4-香豆酰輔酶A連接酶(4CL)-芪合酶(STS)基因融合、表達、催化活性鑒定及其在棗樹中的過表達[D]. 郭輝力.北京林業(yè)大學 2016
[2]增強Terminal Ear1-Like基因的表達提高水稻產(chǎn)量[D]. 張先文.浙江大學 2014
碩士論文
[1]馬鈴薯雜種后代產(chǎn)量及品質(zhì)性狀的差異與環(huán)境效應[D]. 王超.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2]三價抗真菌融合基因植物表達載體的構(gòu)建及轉(zhuǎn)基因煙草的抗病性分析[D]. 張岳民.山東農(nóng)業(yè)大學 2004
本文編號:3551742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551742.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