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份超級雜交稻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差異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1-08-01 10:56
為了研究不同施氮水平條件下五期超級稻氮素利用率、干物質積累及轉化和產量的變化,2015年和2016年以兩優(yōu)培九、Y兩優(yōu)1號、Y兩優(yōu)2號、Y兩優(yōu)900和一個超高產水稻超優(yōu)千號為材料,在湖南寧鄉(xiāng)縣進行了不同施氮水平(0、210、300、390 kg N/hm2)的大田試驗。結果如下:兩年間不同超級雜交水稻產量差異顯著,以超優(yōu)千號產量最高,兩年平均達10.02t/hm2,其次為Y兩優(yōu)900、Y兩優(yōu)2號、Y兩優(yōu)1號和兩優(yōu)培九,平均產量分別為9.94t/hm2、9.71 t/hm2、8.60 t/hm2、8.13 t/hm2,并且后三期超級雜交稻產量都顯著高于前兩期超級雜交稻。不同施肥處理下超級雜交稻產量差異顯著,以N3施肥處理(390kg/hm2)最高,兩年平均達10.30 t/hm2,其次為N2(300kg/hm2)、N1(210kg/hm2)和N0(0kg/hm2),產量分...
【文章來源】: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3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超級雜交水稻研究進展
1.2.2 氮肥施用對水稻的影響
1.3 研究目的、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及地點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項目及方法
2.4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時期超級雜交水稻產量與產量構成特點
3.1.1 產量特點
3.1.2 產量構成特點
3.2 施氮量對超級稻品種葉面積指數(shù)和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3.3 施氮量對超級稻品種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4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0天釋放期緩釋尿素可實現(xiàn)早稻和晚稻的一次性基施[J]. 張木,唐拴虎,張發(fā)寶,黃巧義,黃旭.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7(01)
[2]超級雜交稻冠層形態(tài)結構與干物質生產特性研究[J]. 莊文,李誠,常碩其,吳俊,鄧啟云. 雜交水稻. 2016(04)
[3]秸稈全量還田與氮肥用量對水稻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損失的影響[J]. 張剛,王德建,俞元春,王燦,莊錦貴.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6(04)
[4]水稻生產目標產量確定的理論與方法探討[J]. 鄒應斌,夏冰,蔣鵬,謝小兵,黃敏.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20)
[5]緩釋氮肥運籌對稻麥輪作周年作物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許仙菊,馬洪波,寧運旺,汪吉東,張永春.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6(02)
[6]低氮密植栽培對超級稻產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響[J]. 謝小兵,周雪峰,蔣鵬,陳佳娜,張瑞春,伍丹丹,曹放波,單雙呂,黃敏,鄒應斌. 作物學報. 2015(10)
[7]氮肥用量和密度對雙季稻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徐新朋,周衛(wèi),梁國慶,孫靜文,王秀斌,何萍,徐芳森,余喜初.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3)
[8]雙季晚稻甬優(yōu)系列秈粳雜交稻超高產結構與群體形成特征[J]. 花勁,周年兵,張軍,張洪程,霍中洋,周培建,程飛虎,李國業(yè),黃大山,陳忠平,陳國梁,戴其根,許軻,魏海燕,高輝,郭保衛(wèi).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05)
[9]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對水稻產量、構成因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鄧中華,明日,李小坤,鄭磊,徐維明,楊運清,任濤,叢日環(huán),魯劍巍. 土壤. 2015(01)
[10]秸稈覆蓋與氮肥運籌對雜交稻根系生長及氮素利用的影響[J]. 嚴奉君,孫永健,馬均,徐徽,李玥,楊志遠,蔣明金,呂騰飛.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1)
博士論文
[1]水稻氮素營養(yǎng)特性、氮肥利用率與實時實地氮肥管理的研究[D]. 黃見良.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15397
【文章來源】:湖南農業(yè)大學湖南省
【文章頁數(shù)】:38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國內外研究進展
1.2.1 超級雜交水稻研究進展
1.2.2 氮肥施用對水稻的影響
1.3 研究目的、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及地點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項目及方法
2.4 數(shù)據(jù)處理
3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施肥水平下不同時期超級雜交水稻產量與產量構成特點
3.1.1 產量特點
3.1.2 產量構成特點
3.2 施氮量對超級稻品種葉面積指數(shù)和干物質積累的影響
3.3 施氮量對超級稻品種氮肥利用率的影響
4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作者簡歷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60天釋放期緩釋尿素可實現(xiàn)早稻和晚稻的一次性基施[J]. 張木,唐拴虎,張發(fā)寶,黃巧義,黃旭.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7(01)
[2]超級雜交稻冠層形態(tài)結構與干物質生產特性研究[J]. 莊文,李誠,常碩其,吳俊,鄧啟云. 雜交水稻. 2016(04)
[3]秸稈全量還田與氮肥用量對水稻產量、氮肥利用率及氮素損失的影響[J]. 張剛,王德建,俞元春,王燦,莊錦貴.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6(04)
[4]水稻生產目標產量確定的理論與方法探討[J]. 鄒應斌,夏冰,蔣鵬,謝小兵,黃敏.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20)
[5]緩釋氮肥運籌對稻麥輪作周年作物產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許仙菊,馬洪波,寧運旺,汪吉東,張永春.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6(02)
[6]低氮密植栽培對超級稻產量和氮素利用率的影響[J]. 謝小兵,周雪峰,蔣鵬,陳佳娜,張瑞春,伍丹丹,曹放波,單雙呂,黃敏,鄒應斌. 作物學報. 2015(10)
[7]氮肥用量和密度對雙季稻產量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徐新朋,周衛(wèi),梁國慶,孫靜文,王秀斌,何萍,徐芳森,余喜初.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3)
[8]雙季晚稻甬優(yōu)系列秈粳雜交稻超高產結構與群體形成特征[J]. 花勁,周年兵,張軍,張洪程,霍中洋,周培建,程飛虎,李國業(yè),黃大山,陳忠平,陳國梁,戴其根,許軻,魏海燕,高輝,郭保衛(wèi).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05)
[9]不同密度和氮肥用量對水稻產量、構成因子及氮肥利用率的影響[J]. 鄧中華,明日,李小坤,鄭磊,徐維明,楊運清,任濤,叢日環(huán),魯劍巍. 土壤. 2015(01)
[10]秸稈覆蓋與氮肥運籌對雜交稻根系生長及氮素利用的影響[J]. 嚴奉君,孫永健,馬均,徐徽,李玥,楊志遠,蔣明金,呂騰飛.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1)
博士論文
[1]水稻氮素營養(yǎng)特性、氮肥利用率與實時實地氮肥管理的研究[D]. 黃見良.湖南農業(yè)大學 2003
本文編號:331539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315397.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