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條件下大豆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各生育階段的QTL定位
發(fā)布時間:2021-07-22 12:21
大豆的穩(wěn)產高產離不開對生育期結構的合理調控,因為生育期與大豆受光密切相關,是大豆典型的數量性狀,也是重要的生態(tài)性狀。大豆的生育期性狀,在遺傳上為數量連鎖遺傳,同時受到多個基因的調控,在表型上表現為受到溫度或日照長短等環(huán)境因素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從聯(lián)合分析入手,在多年多點的復雜條件下,可定位到多環(huán)境共表達的穩(wěn)定QTL和某一環(huán)境或階段特定表達的QTL。其次,本文將生育期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大階段分成發(fā)育進程的小階段進行分析,從而定位出控制大豆某一個或多個時期重要的QTL。而且,相比于獲得自兩親本雜交繁衍的自交系群體,四向群體在標記數量上具有更多更為豐富的多態(tài)性分子標記,更重要的是,在基因效應的遺傳分析上,連鎖群同一位置的一個基因位點同時具有4個復等位基因,在遺傳連鎖分析的檢測效率上四向群體的優(yōu)勢非常明顯。四向群體的應用在植物中尤其是在自花授粉的大豆上極為少見,因此,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four-way recombinant inbred lines,FW-RIL)設計的提出與應用更加豐富了大豆分子育種的遺傳連鎖分析和理論研究。本文中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是通過SSR分子標記技術以及QTL位點...
【文章來源】:東北農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大豆生育期研究進展
1.2.1 生育期相關基因的發(fā)現
1.2.2 生育期相關基因的定位
1.2.3 生育期QTL定位的發(fā)展
1.3 QTL研究進展
1.3.1 QTL定位的目的與意義
1.3.2 QTL定位的基本原理
1.3.3 QTL定位的分析方法
1.3.4 QTL定位存在的問題
1.4 構建作圖群體
1.4.1 臨時性作圖群體
1.4.2 永久性作圖群體
1.4.3 近等基因系
1.4.4 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
1.5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遺傳群體的設計
2.2 田間試驗設計及記錄
2.3 SSR分子標記分析
2.3.1 SSR引物的設計及篩選
2.3.2 CTAB法提取大豆DNA
2.3.3 PCR擴增及電泳
2.4 數據記錄
2.5 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
2.6 數據統(tǒng)計分析方法
2.6.1 數據統(tǒng)計工具及軟件
2.6.2 表型數據相關分析
2.6.3 FW-RIL的遺傳和統(tǒng)計模型
2.6.4 生育期QTL位點的命名
3 結果與分析
3.1 表型數據分析
3.2 QTL的定位分析
4 討論
4.1 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的創(chuàng)新應用
4.2 多階段多環(huán)境的QTL定位
4.3 功能相近的QTL定位結果分析
4.4 一因多效新位點及主效QTL的定位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豆四向重組自交群體單株產量QTL單標記分析[J]. 寧海龍,李柏云,何月鵬,吳昊,白雪蓮,司敬博,莊煦,李文霞. 大豆科學. 2016(01)
[2]大豆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全生育期QTL的單標記分析[J]. 寧海龍,吳昊,李文濱,薛紅,李柏云,李琦,白雪蓮,李文霞. 大豆科學. 2015(06)
[3]大豆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遺傳圖譜的構建[J]. 寧海龍,李琦,李文濱,薛紅,李柏云,白雪蓮,莊煦,李文霞. 大豆科學. 2015(05)
[4]大豆圖譜構建及QTL定位選用群體及方法的比較[J]. 劉碩.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0(10)
[5]大豆單產提高的限制因素及高產高效途徑[J]. 張光遠. 農業(yè)科技通訊. 2010(08)
[6]大豆生育期相關的QTL分析[J]. 孫德生,李文濱,張忠臣,陳慶山. 大豆科學. 2009(06)
[7]大豆產量有關性狀QTL的檢測[J]. 黃中文,趙團結,喻德躍,陳受宜,蓋鈞鎰.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9(12)
[8]大豆農藝性狀QTL研究進展[J]. 何冉,郭玉華. 現代農業(yè)科學. 2008(04)
[9]QTL Analysis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in Soybean[J]. CHEN Qing-shan1,ZHANG Zhong-chen1,LIU Chun-yan2,XIN Da-wei1,QIU Hong-mei1,SHAN Da-peng1, SHAN Cai-yun1 and HU Guo-hua2 1 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P.R.China 2 Land Reclamation Research&Breeding Centre of Heilongjiang,Harbin 150036,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04)
[10]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gregation analysis and QTL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s in plants—with a case in soybean[J]. GAI Junyi , WANG Yongjun 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ment,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Nanjing 210095, China WU Xiaolei, CHEN Shouyi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2007 (01)
博士論文
[1]大豆重組自交系群體的構建與調整及其在遺傳作圖、抗花葉病毒基因定位和農藝及品質性狀QTL分析中的應用[D]. 王永軍.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1
碩士論文
[1]大豆品種群體株高、分枝數、主莖節(jié)數、莖粗和單株莢數的關聯(lián)分析[D]. 楊勝先.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1
[2]中國大豆貿易地位及國際競爭力研究[D]. 肖丹娜.天津財經大學 2010
[3]水稻穗長QTL定位[D]. 蔣強.重慶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97144
【文章來源】:東北農業(yè)大學黑龍江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82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英文摘要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大豆生育期研究進展
1.2.1 生育期相關基因的發(fā)現
1.2.2 生育期相關基因的定位
1.2.3 生育期QTL定位的發(fā)展
1.3 QTL研究進展
1.3.1 QTL定位的目的與意義
1.3.2 QTL定位的基本原理
1.3.3 QTL定位的分析方法
1.3.4 QTL定位存在的問題
1.4 構建作圖群體
1.4.1 臨時性作圖群體
1.4.2 永久性作圖群體
1.4.3 近等基因系
1.4.4 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
1.5 研究的目的與意義
2 材料與方法
2.1 遺傳群體的設計
2.2 田間試驗設計及記錄
2.3 SSR分子標記分析
2.3.1 SSR引物的設計及篩選
2.3.2 CTAB法提取大豆DNA
2.3.3 PCR擴增及電泳
2.4 數據記錄
2.5 遺傳連鎖圖譜的構建
2.6 數據統(tǒng)計分析方法
2.6.1 數據統(tǒng)計工具及軟件
2.6.2 表型數據相關分析
2.6.3 FW-RIL的遺傳和統(tǒng)計模型
2.6.4 生育期QTL位點的命名
3 結果與分析
3.1 表型數據分析
3.2 QTL的定位分析
4 討論
4.1 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的創(chuàng)新應用
4.2 多階段多環(huán)境的QTL定位
4.3 功能相近的QTL定位結果分析
4.4 一因多效新位點及主效QTL的定位
5 結論
致謝
參考文獻
附錄
攻讀碩士學位期間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大豆四向重組自交群體單株產量QTL單標記分析[J]. 寧海龍,李柏云,何月鵬,吳昊,白雪蓮,司敬博,莊煦,李文霞. 大豆科學. 2016(01)
[2]大豆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全生育期QTL的單標記分析[J]. 寧海龍,吳昊,李文濱,薛紅,李柏云,李琦,白雪蓮,李文霞. 大豆科學. 2015(06)
[3]大豆四向重組自交系群體遺傳圖譜的構建[J]. 寧海龍,李琦,李文濱,薛紅,李柏云,白雪蓮,莊煦,李文霞. 大豆科學. 2015(05)
[4]大豆圖譜構建及QTL定位選用群體及方法的比較[J]. 劉碩. 畜牧與飼料科學. 2010(10)
[5]大豆單產提高的限制因素及高產高效途徑[J]. 張光遠. 農業(yè)科技通訊. 2010(08)
[6]大豆生育期相關的QTL分析[J]. 孫德生,李文濱,張忠臣,陳慶山. 大豆科學. 2009(06)
[7]大豆產量有關性狀QTL的檢測[J]. 黃中文,趙團結,喻德躍,陳受宜,蓋鈞鎰.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09(12)
[8]大豆農藝性狀QTL研究進展[J]. 何冉,郭玉華. 現代農業(yè)科學. 2008(04)
[9]QTL Analysis of Major Agronomic Traits in Soybean[J]. CHEN Qing-shan1,ZHANG Zhong-chen1,LIU Chun-yan2,XIN Da-wei1,QIU Hong-mei1,SHAN Da-peng1, SHAN Cai-yun1 and HU Guo-hua2 1 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30,P.R.China 2 Land Reclamation Research&Breeding Centre of Heilongjiang,Harbin 150036,P.R.China.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07(04)
[10]A comparative study on segregation analysis and QTL mapping of quantitative traits in plants—with a case in soybean[J]. GAI Junyi , WANG Yongjun Soybean Research Institute of Nanjing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National Center for Soybean Improvement, National Key Laboratory for Crop Genetics and Germplasm Enhancement, Nanjing 210095, China WU Xiaolei, CHEN Shouyi Institute of Genetics and Developmental Biolog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01, China.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 2007 (01)
博士論文
[1]大豆重組自交系群體的構建與調整及其在遺傳作圖、抗花葉病毒基因定位和農藝及品質性狀QTL分析中的應用[D]. 王永軍.南京農業(yè)大學 2001
碩士論文
[1]大豆品種群體株高、分枝數、主莖節(jié)數、莖粗和單株莢數的關聯(lián)分析[D]. 楊勝先.南京農業(yè)大學 2011
[2]中國大豆貿易地位及國際競爭力研究[D]. 肖丹娜.天津財經大學 2010
[3]水稻穗長QTL定位[D]. 蔣強.重慶大學 2008
本文編號:329714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297144.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