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冬小麥生育特性、產量及品質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4-22 04:32
小麥是我國主要的糧食作物之一,隨著人口的增加、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飲食結構的變化,對小麥產量和品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進一步挖掘小麥生產潛能,為關中地區(qū)冬小麥的高產、優(yōu)質提供更多的理論依據,本研究從生產實際出發(fā),以國審小麥新品種西農20為試驗材料,設置條播(T)、寬幅播(K)、穴播(X)3種不同播種方式和112.5 kg·hm-2(D1)、150 kg·hm-2(D2)、187.5 kg·hm-2(D3)、225kg·hm-2(D4)4個不同播量,研究了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冬小麥農藝性狀、光合特性、灌漿特性、產量及品質的影響。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結果:1. 穴播在孕穗期較條播株高增加了6.85%,差異顯著。寬幅播處理下的旗葉葉面積在整個生育期內的減幅最小為8.52%。干物質積累量在生育期內穴播較寬幅播和條播分別增加5.42%和10.06%。不同播量處理對株高在揚花期至灌漿期均表現為隨播量的增加先增后減,在D3處理達到最大;旗葉葉面積在揚花期至灌漿期隨播量的增加均呈先增后減的變化趨勢,最大值D2較最小值...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概況
1.2.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農藝性狀的影響
1.2.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光合特性的影響
1.2.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灌漿特性的影響
1.2.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產量及構成因子的影響
1.2.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品質的影響
1.3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及試驗地概況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指標和方法
2.3.1 農藝性狀調查
2.3.2 光合特性的測定
2.3.3 灌漿速率的測定
2.3.4 產量的測定
2.3.5 品質的測定
2.4 數據處理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農藝性狀的影響
3.1.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株高的影響
3.1.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葉面積的影響
3.1.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單株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光合特性的影響
3.2.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 SPAD 值的影響
3.2.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凈光合速率的影響
2濃度的影響"> 3.2.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胞間 CO2濃度的影響
3.2.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蒸騰速率的影響
3.2.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氣孔導度的影響
3.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灌漿特性的影響
3.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產量及構成因子的影響
3.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品質的影響
3.5.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小麥籽粒蛋白含量及蛋白組分含量的影響
3.5.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小麥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組分含量的影響
3.5.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小麥面粉加工品質的影響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1.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農藝性狀的影響
4.1.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光合特性的影響
4.1.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灌漿特性的影響
4.1.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產量及構成因子的影響
4.1.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品質的影響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
本文編號:3153170
【文章來源】:西北農林科技大學陜西省 211工程院校 985工程院校 教育部直屬院校
【文章頁數】:57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基金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獻綜述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1.2 國內外研究概況
1.2.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農藝性狀的影響
1.2.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光合特性的影響
1.2.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灌漿特性的影響
1.2.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產量及構成因子的影響
1.2.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品質的影響
1.3 技術路線
第二章 材料與方法
2.1 試驗材料及試驗地概況
2.2 試驗設計
2.3 測定指標和方法
2.3.1 農藝性狀調查
2.3.2 光合特性的測定
2.3.3 灌漿速率的測定
2.3.4 產量的測定
2.3.5 品質的測定
2.4 數據處理
第三章 結果與分析
3.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農藝性狀的影響
3.1.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株高的影響
3.1.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葉面積的影響
3.1.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單株干物質積累量的影響
3.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光合特性的影響
3.2.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 SPAD 值的影響
3.2.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凈光合速率的影響
2濃度的影響"> 3.2.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旗葉胞間 CO2濃度的影響
3.2.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蒸騰速率的影響
3.2.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氣孔導度的影響
3.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灌漿特性的影響
3.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產量及構成因子的影響
3.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品質的影響
3.5.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小麥籽粒蛋白含量及蛋白組分含量的影響
3.5.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小麥籽粒淀粉含量及其組分含量的影響
3.5.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小麥面粉加工品質的影響
第四章 討論與結論
4.1 討論
4.1.1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農藝性狀的影響
4.1.2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光合特性的影響
4.1.3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灌漿特性的影響
4.1.4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產量及構成因子的影響
4.1.5 不同播種方式和播量對品質的影響
4.2 結論
參考文獻
致謝
個人簡介
本文編號:315317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3153170.html
最近更新
教材專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