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生育期增溫和砷處理對水稻、小麥生長及氮、磷、砷吸收的影響
【圖文】:
邐南京信總T.程大學碩士學位論文邐逡逑第四章不同生育期增溫對水稻和小麥氮、磷、砷吸收的影響逡逑4.1實驗結果逡逑4.1.1不同生育期增溫對水稻和小麥氮含量的影響逡逑(1)不同生育期增溫對水稻各部位氮含量影響逡逑與對照相比,分蘗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和灌漿期增溫顯著增加了泰瑞豐5逡逑號各部位的氮含量(/K0.05)。3、同于泰瑞豐5號,增溫對鎮(zhèn)稻16號氮含量的影響取決逡逑于水稻生育期。逡逑
邐太播存5兮邐銪稻丨ti兮逡逑圖4.1兩種砷濃度條件下不同生育期增溫對水稻各部位氮含量的影響逡逑注:圖中不N小寫字母表示N—砷濃度不N溫度處理之間差異顯著(P<0.05),下N。逡逑(a)不同生育期增溫對水稻莖氮含量的影響逡逑不加砷處理時,與對照相比,泰瑞豐5號在分蘗期、孕穗期、抽穗期、開花期和灌逡逑漿期增溫差異顯著,其中孕穗期增溫時莖中氮含量最高,較對照提高116.9%。加砷處逡逑理時,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溫與對照相比差異顯著,抽穗期增溫氮含量最高,較對照高逡逑79.1%。不加砷處理時,與對照相比,,鎮(zhèn)稻16號孕穗期和抽穗期增溫顯著增加了鎮(zhèn)稻逡逑16號莖中氮含量,抽穗期增溫氮含量最高,較對照高63.4%。加砷處理時,與對照相比,逡逑在分蘗期和灌漿期增溫差異顯著,孕穗期增溫時氮含量最高,較對照高22.3%。逡逑在圖中未給出的是
【學位授予單位】:南京信息工程大學
【學位級別】:碩士
【學位授予年份】:2018
【分類號】:S511;S512.1
【參考文獻】
相關期刊論文 前10條
1 李仁英;李蘇霞;謝曉金;徐向華;沈孝輝;王薦;張ZM;李君;;施硅期對砷污染土中水稻體內(nèi)磷砷含量與分布的影響[J];生態(tài)環(huán)境學報;2015年06期
2 吳萬富;徐艷;史德強;楊項軍;王世雄;;我國河流湖泊砷污染現(xiàn)狀及除砷技術研究進展[J];環(huán)境科學與技術;2015年S1期
3 張立極;潘根興;張旭輝;李戀卿;鄭經(jīng)偉;鄭聚峰;俞欣妍;王家芳;;大氣CO_2濃度和溫度升高對水稻植株碳氮吸收及分配的影響[J];土壤;2015年01期
4 楊軍;陳小榮;朱昌蘭;彭小松;賀曉鵬;傅軍如;歐陽林娟;邊建民;胡麗芳;賀浩華;;氮肥和孕穗后期高溫對兩個早稻品種產(chǎn)量和生理特性的影響[J];中國水稻科學;2014年05期
5 賴悅平;陳安賢;鄭侖山;楊樂清;;2013年益陽市夏季高溫干旱對雙季稻影響分析[J];現(xiàn)代農(nóng)業(yè)科技;2014年01期
6 楊絢;湯緒;陳葆德;田展;鐘洪麟;;氣候變暖背景下高溫脅迫對中國小麥產(chǎn)量的影響[J];地理科學進展;2013年12期
7 張祖建;王晴晴;郎有忠;王春哥;朱慶森;楊建昌;;水稻抽穗期高溫脅迫對不同品種受粉和受精作用的影響[J];作物學報;2014年02期
8 張桂蓮;張順堂;肖浪濤;武小金;肖應輝;陳立云;;花期高溫脅迫對水稻花藥生理特性及花粉性狀的影響[J];作物學報;2013年01期
9 張桂蓮;劉思言;張順堂;肖應輝;唐文邦;陳立云;;抽穗開花期不同高溫處理對水稻開花習性和結實率的影響[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2年30期
10 謝曉金;李秉柏;朱紅霞;楊沈斌;申雙和;;抽穗期高溫對水稻葉片光合特性和干物質(zhì)積累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2012年03期
相關博士學位論文 前1條
1 王秋菊;黑龍江地區(qū)土壤肥力和積溫對水稻產(chǎn)量、品質(zhì)影響研究[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12年
相關碩士學位論文 前4條
1 李留勇;不同生育期高溫處理對水稻生長及產(chǎn)量形成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5年
2 孫誠;白天增溫和夜間增溫對水稻氮素積累及利用效率的影響[D];華中農(nóng)業(yè)大學;2014年
3 于佳;高大氣CO_2下施氮對春小麥光合作用及產(chǎn)量的影響[D];甘肅農(nóng)業(yè)大學;2010年
4 劉明;水分脅迫對玉米光合特性和形態(tài)指標的影響[D];沈陽農(nóng)業(yè)大學;2009年
本文編號:2611924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zwlw/261192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