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夷山脈土壤磁學特征及環(huán)境意義
發(fā)布時間:2023-05-30 21:13
中亞熱帶的武夷山脈山地土壤具有典型的垂直地帶性,對該地的研究有助于彌補當前亞熱帶地區(qū)以及垂直地帶性土壤磁學研究的不足。本文以武夷山脈北段為研究區(qū),在不同海拔采集三個土壤剖面樣品,進行系統(tǒng)的環(huán)境磁學測量,并結合色度指標,探討武夷山脈不同海拔山地土壤磁學特征差異和環(huán)境意義。研究結果表明:(1)三個剖面所含磁性種類大體相同,主要為強磁性的磁鐵礦和磁赤鐵礦、弱磁性的赤鐵礦和針鐵礦及順磁性礦物。不同剖面、同一剖面的不同層位,磁性礦物含量比例不同。(2)隨著海拔升高,剖面磁顆粒變粗,這是由于不同氣候條件下磁性礦物轉化途徑不同。(3)降水和氣溫的配置控制赤鐵礦和針鐵礦的含量及相對比例,濕冷條件下,針鐵礦相對比例更高而使土體呈黃色。(4)亞鐵磁性礦物對氣候的響應比反鐵磁性礦物更為復雜,局部小環(huán)境對磁性礦物也產生了較大的影響。色度指標b*/a*(黃度/紅度)是具有明確意義的氣候代用指標。
【文章頁數】:13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概況與實驗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和樣品采集
1.2 實驗方法
2 實驗結果
2.1 常溫磁學參數
2.2 磁滯回線和高溫M-T曲線
2.3 色度參數
3 討論
3.1 不同海拔高度山地土壤磁學特征對比
3.1.1 磁性礦物種類對比
3.1.2 磁性礦物含量對比
3.1.3 磁性礦物顆粒對比
3.2 磁性差異的主導因素
3.3 氣候代用指標的探討
4 結論
(1)三個剖面所含磁性種類大體相同。
(2)隨著海拔升高,磁顆粒逐漸變粗。
(3)色度結果進一步表明,隨著海拔升高,由于化學風化速率的降低,土壤中赤鐵礦和針鐵礦總含量減少。
(4)氣候是三個剖面磁性差異的主導因素,局部小環(huán)境對磁性礦物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本文編號:3825048
【文章頁數】:13 頁
【文章目錄】:
1 研究區(qū)概況與實驗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和樣品采集
1.2 實驗方法
2 實驗結果
2.1 常溫磁學參數
2.2 磁滯回線和高溫M-T曲線
2.3 色度參數
3 討論
3.1 不同海拔高度山地土壤磁學特征對比
3.1.1 磁性礦物種類對比
3.1.2 磁性礦物含量對比
3.1.3 磁性礦物顆粒對比
3.2 磁性差異的主導因素
3.3 氣候代用指標的探討
4 結論
(1)三個剖面所含磁性種類大體相同。
(2)隨著海拔升高,磁顆粒逐漸變粗。
(3)色度結果進一步表明,隨著海拔升高,由于化學風化速率的降低,土壤中赤鐵礦和針鐵礦總含量減少。
(4)氣候是三個剖面磁性差異的主導因素,局部小環(huán)境對磁性礦物的影響也不容忽視。
本文編號:3825048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825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