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喀斯特坡地侵蝕泥沙養(yǎng)分流失與粒徑分布的關系

發(fā)布時間:2022-07-01 10:15
  在丹江口庫區(qū)喀斯特地區(qū),研究分析自然降雨條件下5種不同植被覆蓋類型(疏林地(C1)、喬木林地(C2)、坡耕地(C3)、荒草地(C4)、灌草地(C5))坡面侵蝕泥沙的氮、磷、鉀養(yǎng)分流失及泥沙粒徑分布特征,探討泥沙養(yǎng)分流失與粒徑分布的關系。結果表明:(1)侵蝕泥沙以粉粒(2~50μm)、砂粒(50~2 000μm)為主,0~20μm顆粒含量隨降雨強度的增加而減少。0~2μm顆粒富集度集中在3.08~6.62,2~20μm顆粒富集度集中在2.48~3.58,20~2 000μm顆粒富集度集中在1左右。C4的0~2μm顆粒含量及其富集度明顯高于其他植被覆蓋類型。(2)速效鉀的流失量遠高于速效氮、磷流失量。氮素富集度集中在1左右,TP富集度集中在1.41~1.96,AP富集度集中在5.00~8.77,AK富集度集中在1.79~3.05,泥沙對磷、鉀養(yǎng)分有明顯富集作用,而對氮素富集作用很小。不同植被覆蓋類型中,C4的TP、AK含量顯著高于C1、C2、C3、C5(P<0.05),C4有增加TP、AK養(yǎng)分含量的作用,且C2、C4的氮、磷富集度相對較大。C3的養(yǎng)分流失總量最大,C1、C2、C4、C... 

【文章頁數(shù)】:8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降雨和產流產沙觀測
    1.4 樣品采集與測量方法
    1.5 數(shù)據(jù)處理與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侵蝕泥沙粒徑分布特征
        2.1.1 不同植被覆蓋類型下侵蝕泥沙顆粒組成分析
        2.1.2 雨強對侵蝕泥沙粒徑分布的影響
        2.1.3 不同植被覆蓋類型下不同粒徑顆粒富集情況
    2.2 侵蝕泥沙養(yǎng)分流失特征
        2.2.1 不同植被覆蓋類型下侵蝕泥沙的養(yǎng)分含量分析
        2.2.2 不同植被覆蓋類型下侵蝕泥沙的養(yǎng)分總量分析
        2.2.3 不同植被覆蓋類型下侵蝕泥沙養(yǎng)分富集度的特征分析
    2.3 侵蝕泥沙的養(yǎng)分含量與顆粒組成的關系
3 結 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南水北調中線渠首淅川縣石漠化治理現(xiàn)狀與人工造林技術[J]. 顧汪明,周金星,武建宏,周桃龍,劉玉國.  林業(yè)資源管理. 2018(03)
[2]中國5種典型土壤的侵蝕泥沙粒徑分布特征[J]. 郝燕芳,劉寶元,楊揚,劉瑛娜,王友勝.  水土保持學報. 2018(02)
[3]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對土壤侵蝕及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J]. 張曉艷,李琴書.  水土保持研究. 2018(05)
[4]紅壤坡面土壤團聚體特性與侵蝕泥沙的相關性[J]. 錢婧,張麗萍,王文艷.  生態(tài)學報. 2018(05)
[5]不同覆蓋措施對褐土養(yǎng)分流失的影響[J]. 李瀚之,余新曉,樊登星,孫佳美,常玉,梁洪儒.  水土保持學報. 2017(03)
[6]片麻巖坡面花生不同生長時期水土及養(yǎng)分流失規(guī)律[J]. 馬悅,郭年冬,張瑞芳,周大邁,王紅,張愛軍.  水土保持研究. 2016(05)
[7]喀斯特石漠化地區(qū)地下水土流失研究進展與展望[J]. 岳坤前,顧再柯,李瑞.  中國水土保持. 2015(05)
[8]模擬降雨下3種類型土壤坡面的泥沙流失特征及其養(yǎng)分富集效應[J]. 郭新送,宋付朋,高楊,馬富亮.  水土保持學報. 2014(03)
[9]紅壤丘陵區(qū)經濟林坡地氮磷流失特征[J]. 劉俏,張麗萍,胡響明,錢婧,連琳琳.  水土保持學報. 2014(03)
[10]典型黑土區(qū)不同坡位剖面土壤速效鉀空間分布規(guī)律研究[J]. 張少良,張興義,劉曉冰,寧玉翠,張志強.  土壤. 2014(02)



本文編號:365405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65405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439fd***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