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倉多點施藥環(huán)流硫酰氟濃度變化及對銹赤扁谷盜的致死效果
發(fā)布時間:2022-02-10 02:51
在高大平房倉采用硫酰氟20 g/m3的劑量對倉溫27~30℃、中部上層糧溫26~28℃、中部中下層糧溫16~19℃、東北部上中下層糧溫26~29℃的8 000 t小麥糧堆利用環(huán)流系統(tǒng)施藥口和糧面多點施藥并環(huán)流,測定糧面、糧面下1.5和4.5 m深處的硫酰氟濃度,以及對室內(nèi)培養(yǎng)的銹赤扁谷盜成蟲、蛹、幼蟲、卵和糧堆中采集的銹赤扁谷盜成蟲的致死效果。在環(huán)流條件下糧面和糧堆下4.5m深處在施藥完畢硫酰氟濃度即達到或接近峰值,糧堆下1.5 m深處濃度較低。熏蒸3至12 h時各部位層點濃度均在20g/m3以上,分布較為均勻。12h時,糧堆中硫酰氟濃度總體較高,此時間后隨時間延長濃度下降趨勢明顯。在24 h時停止環(huán)流后,各檢測點硫酰氟濃度下降較快,糧溫較高的東北角部位檢測點濃度下降速率大于糧溫較低的糧堆中部的濃度下降速率,糧溫高的部位硫酰氟濃度下降比糧溫低的部位明顯較快。糧堆中硫酰氟濃度在降到2 g/m3(約13 d)以后衰減速率變小,從2 g/m3衰減至0 g/m3的時間約10 d。糧面硫酰氟濃度27~24 g/m3熏蒸3 h可完全殺死銹赤扁谷盜成蟲和幼蟲,濃度27~22 g/m3經(jīng)6 h可完全殺...
【文章來源】:糧油食品科技. 2020,28(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糧面上蟲籠(左)和糧堆內(nèi)蟲籠(右)
分別在放置蟲籠部位糧堆深度1.5和4.5 m設置硫酰氟氣體取樣點(見圖2),取樣導氣管為直徑2.5 mm的PU塑料管,經(jīng)密閉引導至倉外。在密封外端口連接硫酰氟濃度檢測儀器進行硫酰氟濃度檢測,該檢測儀型號為SF-Containl R,美國Spectros生產(chǎn),檢測范圍0~240 g/m3,靈敏度0.16 g/m3,用前校準正常。分別在施藥后的3、6、12和24 h以及之后的每天定時檢測硫酰氟濃度,直至檢測值降為0 g/m3,每檢測點濃度檢測3次。1.4 施藥與環(huán)流
在24 h后停止環(huán)流后硫酰氟濃度呈下降狀態(tài),至32 h時又開機環(huán)流3 h,糧面硫酰氟濃度僅保持至17 g/m3。32 h后糧面濃度繼續(xù)下降,但中部和東北角的硫酰氟濃度下降速率出現(xiàn)差異,在32至96 h期間,中部濃度下降速率為14.7%,東北角濃度下降速率為23.5%。直至384 h時,兩個部位的濃度又再次接近至2 g/m3,之后兩個部位的濃度下降為0 g/m3時的速率相近。以上硫酰氟濃度變化見圖3,糧面濃度變化結(jié)果說明,多點施藥情況下該倉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可以促使倉內(nèi)空間和糧面上硫酰氟濃度均勻分布,且在均勻分布進程中的24 h后硫酰氟濃度快速下降,下降原因主要應為糧食吸附。達到濃度均勻后中部較高濃度下降速率較大,東北角濃度下降速率較小。環(huán)境溫度高時糧食對硫酰氟的吸附增加,糧面兩個不同部位的硫酰氟濃度衰減速率差異可能與所處部位的糧溫有關(guān)。2.2 糧深1.5 m處硫酰氟濃度及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硫酰氟防治儲糧害蟲研究和應用進展[J]. 嚴曉平,穆振亞,李丹丹,郭道林. 糧食儲藏. 2018(04)
[2]小麥粉堆垛硫酰氟熏蒸及殺蟲效果的實倉試驗[J]. 郭超,曾伶,勞傳忠,盧木波,鄭妙,楊永強. 糧油食品科技. 2016(03)
[3]硫酰氟熏蒸劑對包裝糧的熏蒸殺蟲實驗[J]. 莊波,羅紹華. 糧食科技與經(jīng)濟. 2014(03)
[4]硫酰氟熏蒸處理集裝箱擴散規(guī)律初步研究[J]. 李金有,孫薇,李西標,楊金寶,王林,慈穎,陳春田,郭文靜. 檢驗檢疫學刊. 2014(02)
[5]硫酰氟熏蒸稻谷實倉示范試驗研究[J]. 嚴曉平,許勝偉,張娟,王強,邱忠,梅友文,胡開志,蔡光俊,殷秀芳,姚艷林,羅紹華,何建明,潘國強. 糧食儲藏. 2008(05)
[6]硫酰氟熏蒸技術(shù)與應用研究概況[J]. 鄭劍寧,裘炯良,盧岳云.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08(05)
[7]硫酰氟在有害生物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 鄭劍寧,裘炯良,楊定波.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07(01)
[8]硫酰氟在食品熏蒸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J]. 鄭劍寧,周力沛,裘炯良,蔡高宏,蔣伯敏,楊定波.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05(02)
[9]硫酰氟在國外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 鄭劍寧,裘炯良.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04(04)
[10]硫酰氟熏蒸應用技術(shù)的開發(fā)研究[J]. 徐國淦,陳仲梅,趙森,曲能治. 糧食儲藏. 2001(01)
本文編號:3618117
【文章來源】:糧油食品科技. 2020,28(05)
【文章頁數(shù)】:7 頁
【部分圖文】:
糧面上蟲籠(左)和糧堆內(nèi)蟲籠(右)
分別在放置蟲籠部位糧堆深度1.5和4.5 m設置硫酰氟氣體取樣點(見圖2),取樣導氣管為直徑2.5 mm的PU塑料管,經(jīng)密閉引導至倉外。在密封外端口連接硫酰氟濃度檢測儀器進行硫酰氟濃度檢測,該檢測儀型號為SF-Containl R,美國Spectros生產(chǎn),檢測范圍0~240 g/m3,靈敏度0.16 g/m3,用前校準正常。分別在施藥后的3、6、12和24 h以及之后的每天定時檢測硫酰氟濃度,直至檢測值降為0 g/m3,每檢測點濃度檢測3次。1.4 施藥與環(huán)流
在24 h后停止環(huán)流后硫酰氟濃度呈下降狀態(tài),至32 h時又開機環(huán)流3 h,糧面硫酰氟濃度僅保持至17 g/m3。32 h后糧面濃度繼續(xù)下降,但中部和東北角的硫酰氟濃度下降速率出現(xiàn)差異,在32至96 h期間,中部濃度下降速率為14.7%,東北角濃度下降速率為23.5%。直至384 h時,兩個部位的濃度又再次接近至2 g/m3,之后兩個部位的濃度下降為0 g/m3時的速率相近。以上硫酰氟濃度變化見圖3,糧面濃度變化結(jié)果說明,多點施藥情況下該倉的環(huán)流系統(tǒng)可以促使倉內(nèi)空間和糧面上硫酰氟濃度均勻分布,且在均勻分布進程中的24 h后硫酰氟濃度快速下降,下降原因主要應為糧食吸附。達到濃度均勻后中部較高濃度下降速率較大,東北角濃度下降速率較小。環(huán)境溫度高時糧食對硫酰氟的吸附增加,糧面兩個不同部位的硫酰氟濃度衰減速率差異可能與所處部位的糧溫有關(guān)。2.2 糧深1.5 m處硫酰氟濃度及變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硫酰氟防治儲糧害蟲研究和應用進展[J]. 嚴曉平,穆振亞,李丹丹,郭道林. 糧食儲藏. 2018(04)
[2]小麥粉堆垛硫酰氟熏蒸及殺蟲效果的實倉試驗[J]. 郭超,曾伶,勞傳忠,盧木波,鄭妙,楊永強. 糧油食品科技. 2016(03)
[3]硫酰氟熏蒸劑對包裝糧的熏蒸殺蟲實驗[J]. 莊波,羅紹華. 糧食科技與經(jīng)濟. 2014(03)
[4]硫酰氟熏蒸處理集裝箱擴散規(guī)律初步研究[J]. 李金有,孫薇,李西標,楊金寶,王林,慈穎,陳春田,郭文靜. 檢驗檢疫學刊. 2014(02)
[5]硫酰氟熏蒸稻谷實倉示范試驗研究[J]. 嚴曉平,許勝偉,張娟,王強,邱忠,梅友文,胡開志,蔡光俊,殷秀芳,姚艷林,羅紹華,何建明,潘國強. 糧食儲藏. 2008(05)
[6]硫酰氟熏蒸技術(shù)與應用研究概況[J]. 鄭劍寧,裘炯良,盧岳云.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08(05)
[7]硫酰氟在有害生物控制中的應用研究[J]. 鄭劍寧,裘炯良,楊定波. 中國媒介生物學及控制雜志. 2007(01)
[8]硫酰氟在食品熏蒸中的應用與研究進展[J]. 鄭劍寧,周力沛,裘炯良,蔡高宏,蔣伯敏,楊定波.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05(02)
[9]硫酰氟在國外的研究及應用進展[J]. 鄭劍寧,裘炯良. 中華衛(wèi)生殺蟲藥械. 2004(04)
[10]硫酰氟熏蒸應用技術(shù)的開發(fā)研究[J]. 徐國淦,陳仲梅,趙森,曲能治. 糧食儲藏. 2001(01)
本文編號:3618117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618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