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植被恢復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組成與代謝特征及其主要影響因素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1-02 10:35
以往對植被恢復的研究集中在地上生態(tài)系統(tǒng)過程,缺乏對土壤微生物群落的認識,關于不同植被恢復方式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異及影響因素的研究少見報道。本研究針對這一問題,選擇長江上游水土保持重點地區(qū)的滇中颯馬場小流域,以立地條件相似而恢復方式不同的五種植被類型:荒草坡(草本+灌木+小喬木)、云南松林(針葉林純林)、針闊混交林(針葉林+闊葉林)、常綠闊葉林(闊葉混交)和桉樹林(人工林)為研究對象,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譜圖法和Biolog Eco微平板技術比較不同植被類型下的土壤微生物組成與碳代謝多樣性差異,并探究其主要影響因素。相關研究結(jié)果如下:(1)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的土壤微生物總量、細菌、真菌、放線菌生物量均顯著大于其它植被類型,其次為荒草坡和云南松,桉樹林最小,常綠闊葉林的微生物總生物量是其的2.47、2.79、1.88和2.58倍;五種植被類型的三大類群微生物生物量均表現(xiàn)為:細菌>真菌>放線菌。聚類分析的結(jié)果顯示,常綠闊葉林和針闊混交林為一大類,荒草坡、云南松和桉樹林為一大類。(2)土壤微生物的碳代謝多樣性由碳源利用能力和功能多樣性指數(shù)表征。常綠闊葉林和荒草坡的土壤微...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_1研宂思路??Fig.1-1?Research?framework??
2200m,有明顯的干濕季,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年降雨量600-1000mm,全??年蒸發(fā)量2042.3mm,2016年全年降雨量為1032.3mm,5月-10月的降雨量為??933.7mm,占全年降雨量的90.45%?(詳見圖2-1)。年平均氣溫15.7?°C,>10°C的??年積溫為4589°C,屬于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該樣地分布于丘陵侵蝕地貌,??土壤為酸性紫色土,成土母巖為紫紅色砂頁巖(張國盛等,2011)。??2016年孤馬場降雨量??The?rainfall?of?Samachang?in?2016??250-|??2〇0-?■?■??|?l150'??l?-?-iilllL??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陣??圖2-1颯馬場2016年全年降雨量??Fig.2-1?The?rainfall?of?Samachang?in?2016??其地帶型植被是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吳征鎰等,1987),優(yōu)勢種為滇青岡??(Cycfobalanopsis?glaucoides?Schotlky)
為探宂滇中地區(qū)不同植被恢復方式下形成的不同典型植物群落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異及主要影響因素,結(jié)合試驗區(qū)的自然條件,選擇立地條件相對一致的??區(qū)域,各試驗樣地分布的位置如圖2-2所示。??%^?一?1^:?^??圖例??1?▲?分布?A??—視??ft?被類?1!??AA?.?■?常關葉H??▲?^??i?Ai?■:繼??■?KK?糊?m??圖2-2試驗樣地分布示意圖??Fig.2-2?The?distribution?of?test?samples??1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雙版納不同森林類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變化[J]. 徐佳晶,邵鵬帥,張教林,白震,趙匠,陳智文,解宏圖. 土壤通報. 2017(01)
[2]大興安嶺不同火燒年限森林凋落物和土壤C、N、P化學計量特征[J]. 楊新芳,鮑雪蓮,胡國慶,邵帥,周鋒,葉佳舒,解宏圖,梁超.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5)
[3]干旱區(qū)典型鹽生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 王靜婭,王明亮,張鳳華. 生態(tài)學報. 2016(08)
[4]廣西十萬大山地區(qū)不同植被類型土壤微生物特征[J]. 孫英杰,何成新,徐廣平,莫凌,顧大形,姚月鋒,黃玉清. 生態(tài)學雜志. 2015(02)
[5]不同林地凋落物組合對土壤速效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J]. 宋蒙亞,李忠佩,劉明,劉滿強,江春玉. 生態(tài)學雜志. 2014(09)
[6]浙江天童常綠闊葉林不同演替階段地表凋落物的C:N:P化學計量特征[J]. 馬文濟,趙延濤,張晴晴,Ali ARSHAD,史青茹,閻恩榮.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4(08)
[7]罕山土壤微生物群落組成對植被類型的響應[J]. 王淼,曲來葉,馬克明,李桂林,楊小丹. 生態(tài)學報. 2014(22)
[8]黃土丘陵區(qū)自然植被恢復下土壤微生物學質(zhì)量演變特征[J]. 張勇,杜華棟,張振國,馮川.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1)
[9]江西退化紅壤人工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謝功能研究[J]. 江玉梅,謝晶,曹廣泮,陳成龍,徐志紅,劉苑秋. 土壤學報. 2014(01)
[10]不同施肥對農(nóng)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的影響[J]. 張瑞,張貴龍,陳冬青,姬艷艷,張海芳,楊殿林.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3(02)
博士論文
[1]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術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結(jié)構(gòu)多樣性的研究[D]. 吳愉萍.浙江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滇中典型植物群落葉片性狀對土壤磷素的響應及其對水土保持功能的測度[D]. 何光熊.云南大學 2016
[2]滇中颯馬場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條件下群落結(jié)構(gòu)與面源污染輸出特征研究[D]. 許鑫.云南大學 2015
[3]華西雨屏區(qū)天然次生林及其人工更新后不同植被類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D]. 李小清.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4]戴云山不同森林類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特征的研究[D]. 陳志芳.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564020
【文章來源】:云南大學云南省 211工程院校
【文章頁數(shù)】:96 頁
【學位級別】:碩士
【部分圖文】:
圖1_1研宂思路??Fig.1-1?Research?framework??
2200m,有明顯的干濕季,降雨主要集中在5-10月,年降雨量600-1000mm,全??年蒸發(fā)量2042.3mm,2016年全年降雨量為1032.3mm,5月-10月的降雨量為??933.7mm,占全年降雨量的90.45%?(詳見圖2-1)。年平均氣溫15.7?°C,>10°C的??年積溫為4589°C,屬于北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該樣地分布于丘陵侵蝕地貌,??土壤為酸性紫色土,成土母巖為紫紅色砂頁巖(張國盛等,2011)。??2016年孤馬場降雨量??The?rainfall?of?Samachang?in?2016??250-|??2〇0-?■?■??|?l150'??l?-?-iilllL??1月2月3月4月5月6月7月8月9月10月11月12月??201陣??圖2-1颯馬場2016年全年降雨量??Fig.2-1?The?rainfall?of?Samachang?in?2016??其地帶型植被是半濕潤常綠闊葉林(吳征鎰等,1987),優(yōu)勢種為滇青岡??(Cycfobalanopsis?glaucoides?Schotlky)
為探宂滇中地區(qū)不同植被恢復方式下形成的不同典型植物群落的土壤微生??物群落差異及主要影響因素,結(jié)合試驗區(qū)的自然條件,選擇立地條件相對一致的??區(qū)域,各試驗樣地分布的位置如圖2-2所示。??%^?一?1^:?^??圖例??1?▲?分布?A??—視??ft?被類?1!??AA?.?■?常關葉H??▲?^??i?Ai?■:繼??■?KK?糊?m??圖2-2試驗樣地分布示意圖??Fig.2-2?The?distribution?of?test?samples??10??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西雙版納不同森林類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的變化[J]. 徐佳晶,邵鵬帥,張教林,白震,趙匠,陳智文,解宏圖. 土壤通報. 2017(01)
[2]大興安嶺不同火燒年限森林凋落物和土壤C、N、P化學計量特征[J]. 楊新芳,鮑雪蓮,胡國慶,邵帥,周鋒,葉佳舒,解宏圖,梁超. 應用生態(tài)學報. 2016(05)
[3]干旱區(qū)典型鹽生植物群落下土壤微生物群落特征[J]. 王靜婭,王明亮,張鳳華. 生態(tài)學報. 2016(08)
[4]廣西十萬大山地區(qū)不同植被類型土壤微生物特征[J]. 孫英杰,何成新,徐廣平,莫凌,顧大形,姚月鋒,黃玉清. 生態(tài)學雜志. 2015(02)
[5]不同林地凋落物組合對土壤速效養(yǎng)分和微生物群落功能多樣性的影響[J]. 宋蒙亞,李忠佩,劉明,劉滿強,江春玉. 生態(tài)學雜志. 2014(09)
[6]浙江天童常綠闊葉林不同演替階段地表凋落物的C:N:P化學計量特征[J]. 馬文濟,趙延濤,張晴晴,Ali ARSHAD,史青茹,閻恩榮. 植物生態(tài)學報. 2014(08)
[7]罕山土壤微生物群落組成對植被類型的響應[J]. 王淼,曲來葉,馬克明,李桂林,楊小丹. 生態(tài)學報. 2014(22)
[8]黃土丘陵區(qū)自然植被恢復下土壤微生物學質(zhì)量演變特征[J]. 張勇,杜華棟,張振國,馮川. 水土保持研究. 2014(01)
[9]江西退化紅壤人工重建森林土壤微生物碳源代謝功能研究[J]. 江玉梅,謝晶,曹廣泮,陳成龍,徐志紅,劉苑秋. 土壤學報. 2014(01)
[10]不同施肥對農(nóng)田土壤微生物功能多樣性的影響[J]. 張瑞,張貴龍,陳冬青,姬艷艷,張海芳,楊殿林. 中國農(nóng)學通報. 2013(02)
博士論文
[1]基于磷脂脂肪酸(PLFA)分析技術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結(jié)構(gòu)多樣性的研究[D]. 吳愉萍.浙江大學 2009
碩士論文
[1]滇中典型植物群落葉片性狀對土壤磷素的響應及其對水土保持功能的測度[D]. 何光熊.云南大學 2016
[2]滇中颯馬場小流域不同土地利用條件下群落結(jié)構(gòu)與面源污染輸出特征研究[D]. 許鑫.云南大學 2015
[3]華西雨屏區(qū)天然次生林及其人工更新后不同植被類型土壤微生物和酶活性研究[D]. 李小清.四川農(nóng)業(yè)大學 2014
[4]戴云山不同森林類型土壤微生物群落多樣性特征的研究[D]. 陳志芳.福建農(nóng)林大學 2014
本文編號:3564020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5640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