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民勤綠洲灌區(qū)保護性耕作對土壤風蝕與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

發(fā)布時間:2021-08-04 18:44
  通過春小麥田間試驗,以傳統(tǒng)耕作為對照,分析免耕不覆蓋、免耕秸稈覆蓋、立茬和殘茬壓倒4種保護性耕作措施田間輸沙量、土壤團聚體、<0.01 mm物理性黏粒、<0.01 mm分散性黏粒和分散系數隨年限增加的變化,研究民勤綠洲灌區(qū)保護性耕作對土壤風蝕與土壤物理性質的影響。結果表明:與傳統(tǒng)耕作相比,保護性耕作輸沙量顯著減少;>1 mm團聚體作為不可風蝕顆粒的數量沒有發(fā)生顯著變化,保護性耕作大團聚體(>0.25 mm)含量有增大趨勢、微團聚體(0.25~0.05 mm)含量有減少趨勢;保護性耕作實施2年后,<0.05 mm土粒含量占比除立茬處理減少不顯著外,其他保護性耕作處理均顯著減少;試驗第3年,傳統(tǒng)耕作處理<0.01mm物理性黏粒含量較保護性耕作處理有減少趨勢;免耕不覆蓋、立茬和殘茬壓倒處理<0.01 mm分散性黏粒含量隨年限的增加顯著下降,免耕秸稈覆蓋處理變化不顯著;免耕不覆蓋和殘茬壓倒處理土壤分散系數隨年限的增加顯著下降,免耕秸稈覆蓋和立茬處理下降不顯著;保護性耕作實施的第3年,各保護性耕作處理分散系數出現減小的趨勢。輸沙量與>1 mm團聚體... 

【文章來源】:土壤. 2020,52(06)北大核心CSCD

【文章頁數】:6 頁

【文章目錄】:
1 材料與方法
    1.1 研究區(qū)概況
    1.2 試驗設計
    1.3 數據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輸沙量
    2.2 團聚體
    2.3<0.01 mm物理性黏粒
    2.4<0.01 mm分散性黏粒
    2.5 分散系數
    2.6 輸沙量與土壤物理性質的關系
3 討論
4 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風水復合侵蝕下錫林河流域不同管理方式草地表土粒度特征[J]. 王則宇,崔向新,蒙仲舉,黨曉宏,王健,葛楠.  土壤. 2018(04)
[2]烏蘭布和沙漠綠洲農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地表風蝕特征研究[J]. 徐濤,蒙仲舉,黨曉宏,包斯琴.  土壤. 2018(03)
[3]保護性耕作技術與機具研究進展[J]. 何進,李洪文,陳海濤,盧彩云,王慶杰.  農業(yè)機械學報. 2018(04)
[4]保護性耕作農田和檸條帶狀配置草地防風蝕效果的風洞測試[J]. 孫悅超,麻碩士,陳智.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7(11)
[5]渭北不同園齡蘋果園土壤團聚體狀況及演變趨勢研究[J]. 石宗琳,王加旭,梁化學,史紅平,魏彬萌,王益權.  土壤學報. 2017(02)
[6]保護性耕作對風沙區(qū)農田土壤物理性狀及玉米產量的影響[J]. 張華英,劉景輝,趙寶平,王立文,郝宏,李敏.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6(03)
[7]2種保護性耕作措施對農田土壤團聚體穩(wěn)定性的影響[J]. 劉威,張國英,張靜,劉璐,黃麗,魯劍巍,李小坤.  水土保持學報. 2015(03)
[8]長期保護性耕作提高土壤大團聚體含量及團聚體有機碳的作用[J]. 李景,吳會軍,武雪萍,蔡典雄,姚宇卿,呂軍杰,鄭凱,劉志平.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2)
[9]寧夏中部干旱帶砂田抗風蝕性能研究[J]. 周海燕,王瑛玨,樊恒文,劉揚,劉立超,趙金龍.  土壤學報. 2013(01)
[10]植被蓋度和殘茬高度對保護性耕作農田防風蝕效果的影響[J]. 孫悅超,麻碩士,陳智,趙永來,蘇潔.  農業(yè)工程學報. 2010(08)



本文編號:3322211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322211.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All Rights Reserved | 網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91f14***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