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堂国产午夜亚洲专区-少妇人妻综合久久蜜臀-国产成人户外露出视频在线-国产91传媒一区二区三区

農作物秸稈炭化后養(yǎng)分變化及還田效應

發(fā)布時間:2021-02-25 04:39
  旨在明確不同農作物秸稈炭化和焚燒后氮、磷、鉀養(yǎng)分含量變化,秸稈直接還田和炭化還田下對旱作區(qū)玉米和水旱輪作區(qū)水稻產(chǎn)量及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本研究選取水稻、油菜、小麥、玉米秸稈,測定炭化和焚燒后氮、磷、鉀含量和損失率變化及秸稈直接還田和炭化還田的旱作區(qū)玉米和水旱輪作區(qū)水稻產(chǎn)量及土壤理化性狀變化。結果表明,作物秸稈炭化和焚燒后氮、磷、鉀含量均不同程度提高,水稻和油菜秸稈炭化處理較焚燒處理氮含量顯著提高5.79%和30.06%,4種作物秸稈焚燒處理較炭化處理均顯著提高磷、鉀含量。炭化處理較焚燒處理有效降低氮和磷養(yǎng)分的損失率。不同輪作制下秸稈炭化還田較秸稈還田均能提高作物產(chǎn)量和土壤理化性狀。秸稈炭化還田較秸稈還田能提高旱作區(qū)玉米產(chǎn)量和水旱輪作區(qū)水稻產(chǎn)量,通過改善土壤理化性狀來培肥土壤,且水旱輪作區(qū)施用效果優(yōu)于旱作區(qū)。 

【文章來源】:中國農學通報. 2019,35(16)

【文章頁數(shù)】:5 頁

【文章目錄】:
0 引言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時間、地點
    1.2 試驗材料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
        1.3.2 樣品測定
        1.3.3 試驗條件與計算方法
        1.3.4 統(tǒng)計分析
2 結果與分析
    2.1 主要農作物秸稈處理后養(yǎng)分變化
    2.2 主要農作物秸稈處理后養(yǎng)分損失率變化
    2.3 不同輪作模式秸稈還田方式對作物產(chǎn)量的影響
    2.4 不同輪作模式秸稈還田方式對土壤理化性狀的影響
3 討論與結論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生物炭與秸稈還田對水稻土碳氮轉化及相關酶活性的影響[J]. 李娜,范樹茂,陳夢凡,于慶,羅培宇,楊勁峰,蘭宇,韓曉日.  沈陽農業(yè)大學學報. 2017(04)
[2]長期秸稈還田對白漿土物理性質及水稻產(chǎn)量的影響[J]. 王秋菊,常本超,張勁松,韓東來,隋玉剛,陳海龍,楊興玉,王雪冬,焦峰,新家憲,劉峰.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7(14)
[3]玉米秸稈還田條件下麥田氮素運轉和籽粒產(chǎn)量對氮肥的響應[J]. 姜麗娜,胡乃月,馬建輝,李金娜,楊娜娜,岳影,李春喜.  華北農學報. 2016(06)
[4]近10年來中國農作物秸稈資源量的時空分布與利用模式[J]. 郭冬生,黃春紅.  西南農業(yè)學報. 2016(04)
[5]作物秸稈直接還田思考與秸稈多途徑利用商榷[J]. 靳海洋,蔣向,楊習文,賀德先.  中國農學通報. 2016(09)
[6]小麥秸稈還田方式對輪作玉米干物質累積分配及產(chǎn)量的影響[J]. 殷文,馮福學,趙財,于愛忠,柴強,胡發(fā)龍,郭瑤.  作物學報. 2016(05)
[7]秸稈還田研究進展[J]. 安豐華,王志春,楊帆,楊洪濤.  土壤與作物. 2015(02)
[8]秸稈還田對稻麥輪作農田活性有機碳組分含量、酶活性及產(chǎn)量的短期效應[J]. 胡乃娟,韓新忠,楊敏芳,張政文,卞新民,朱利群.  植物營養(yǎng)與肥料學報. 2015(02)
[9]施用生物炭對旱作農田土壤有機碳、氮及其組分的影響[J]. 尚杰,耿增超,陳心想,趙軍,耿榮,王森.  農業(yè)環(huán)境科學學報. 2015(03)
[10]秸稈還田對長期連作棉田土壤腐殖質組分含量的影響[J]. 劉軍,景峰,李同花,黃金花,談建鑫,曹晶晶,劉建國.  中國農業(yè)科學. 2015(02)



本文編號:3050455

資料下載
論文發(fā)表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xlw/3050455.html


Copyright(c)文論論文網(wǎng)All Rights Reserved | 網(wǎng)站地圖 |

版權申明:資料由用戶68a9c***提供,本站僅收錄摘要或目錄,作者需要刪除請E-mail郵箱bigeng8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