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區(qū)農村窖水利用與水質改善技術研究
發(fā)布時間:2022-08-09 20:45
西北地區(qū)覆蓋了包括陜西部分地區(qū)、甘肅中西部、新疆大部分、寧夏北部和內蒙古中西部等,屬于干旱或者半干旱地區(qū)。該區(qū)域長期以來,由于地表水資源匱乏、地下水埋藏較深(大多在百米以上)的水資源分布特征,依靠截蓄大氣降水為主的窖水的利用是部分分散村落解決人畜飲水需求的主要形式之一。渭南市臨渭區(qū)渭北一帶,由于地下水的鹽堿度偏高,無法食用;且近距離又無地表水源可供利用,不適于由水廠遠距離集中供水。這里的人們長久以來依靠水窖儲存雨水來維持生活。渭北各個村落的窖水收集和利用情況基本類似,故本文主要針對渭南市臨渭區(qū)官底鎮(zhèn)趙家村內的小水窖進行調查和研究,包括該地區(qū)的水資源狀況、窖水集蓄過程、集流場狀況、水窖可集水量、窖水使用狀況等,以期得到西北地區(qū)窖水收集和利用的概貌。為了改善農村地區(qū)分散飲用型窖水水質,從趙家村選取了表層土壤這一典型迎水材料,并收集了大氣降塵,試驗研究了樣品在集雨過程中離子釋放的過程和速度變化,以及降雨酸度對離子釋放過程的影響。實驗結果顯示,土壤顆粒遇水后的離子釋放主要發(fā)生在30-60s的時間范圍內,之后則變化較慢,且土壤離子釋放的總量與接觸的土壤量成正比。隨著降雨酸度的增加,離子釋放總量增...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對雨水集蓄的利用與研究
1.2.1 德國的雨水集蓄利用
1.2.2 日本的雨水集蓄利用
1.2.3 美國的雨水集蓄利用
1.2.4 國外其他地區(qū)的雨水集蓄利用
1.2.5 我國的雨水集蓄利用現(xiàn)狀
1.3 窖水與人體健康
1.3.1 飲用水安全
1.3.2 窖水與人體健康
1.4 課題來源、研究的主要內容、方案和準備采用的措施
1.4.1 課題來源
1.4.2 主要內容
1.4.3 方案
1.4.4 措施
2 水窖在西北地區(qū)的應用
2.1 水窖工程的適用條件
2.2 水窖工程的特點
2.3 集雨工程常見水窖類型
2.3.1 混凝土球形水窖
2.3.2 混凝土薄殼圓柱形水窖
2.3.3 窯式水窖
2.3.4 紅膠泥水窖
2.3.5 固化土水窖
2.3.6 橡塑水窖
2.4 水窖建設狀況
2.4.1 水窖選址
2.4.2 水窖類型和尺寸
2.4.3 水窖容積
2.4.4 水窖施工
3 窖水的收集與利用
3.1 趙家村情況簡介
3.2 水資源狀況
3.3 雨水集蓄過程
3.4 水窖利用狀況
3.5 窖水使用狀況
3.5.1 趙家村用水實情
3.5.2 用水量比對和分析
3.6 水窖可集水量
3.6.1 水窖可集水量計算
3.6.2 水窖可集水量模型探究
3.7 窖水的水質狀況
3.7.1 雨水與窖水的水質對比
3.7.2 不同住戶的窖水水質比較
3.8 窖水水質影響因素分析
3.8.1 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3.8.2 集雨面的影響
3.8.3 不同材質和型式的水窖的影響
3.8.4 清淤方式和周期的影響
3.9 改善窖水水質的途徑和方法
4 集雨場面研究
4.1 集流面狀況
4.1.1 集流面類型
4.1.2 集流面表面粗糙程度
4.1.3 集流面坡度探究
4.2 集雨場表面土壤離子釋放特征研究
4.2.1 實驗材料和方法
4.2.2 實驗結果及分析
4.2.3 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不足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西省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額初探[J]. 王瑞芬. 水利經濟. 2011(05)
[2]我國城市雨水利用的現(xiàn)狀與技術分析[J]. 羅英明.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1(19)
[3]水窖集雨水水質規(guī)律研究[J]. 宋小三,張國珍,何春生,王三反. 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2011(03)
[4]不同集雨面及水窖形式下的窖水水質分析[J]. 謝薇,秦克麗,丁昆侖,孫文海. 灌溉排水學報. 2011(01)
[5]北京市山區(qū)農村生活飲用水用水量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J]. 付慧英,劉慧生,李勇. 職業(yè)與健康. 2010(23)
[6]渭北旱塬近40年降水波動特征及作物干旱指標分析計算[J]. 馬延慶,劉新生,劉長民,馬文,王英.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0(05)
[7]PAC強化混凝處理西北村鎮(zhèn)集雨窖水的試驗研究[J]. 武福平,鄢秀軍,任崴,張國珍,劉玲花. 凈水技術. 2010(02)
[8]黃土塬地區(qū)集雨窖水水源地優(yōu)選[J]. 張國珍,趙偉娜,何春生,武福平,米宗敏,劉玲花. 生態(tài)學雜志. 2010(04)
[9]不同材質水窖貯存雨水水質變化特征[J]. 趙文君,高建恩,許秀泉,王廣周. 水土保持學報. 2010(01)
[10]降雨作用下坡面侵蝕的水動力機理[J]. 吳永,何思明,李新坡. 生態(tài)環(huán)境. 2008(06)
博士論文
[1]基于農戶尺度的半干旱區(qū)集雨生態(tài)農業(yè)技術體系的行為響應機理及影響因素分析[D]. 何雪鋒.蘭州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窖水水質影響因素的初步研究[D]. 王廣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08
[2]山東省飲水安全評價研究[D]. 段金葉.首都師范大學 2007
[3]城市周邊山區(qū)雨水集蓄利用模式研究[D]. 張茂國.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73255
【文章頁數(shù)】:63 頁
【學位級別】:碩士
【文章目錄】:
摘要
ABSTRACT
1 緒論
1.1 研究背景和意義
1.2 國內外對雨水集蓄的利用與研究
1.2.1 德國的雨水集蓄利用
1.2.2 日本的雨水集蓄利用
1.2.3 美國的雨水集蓄利用
1.2.4 國外其他地區(qū)的雨水集蓄利用
1.2.5 我國的雨水集蓄利用現(xiàn)狀
1.3 窖水與人體健康
1.3.1 飲用水安全
1.3.2 窖水與人體健康
1.4 課題來源、研究的主要內容、方案和準備采用的措施
1.4.1 課題來源
1.4.2 主要內容
1.4.3 方案
1.4.4 措施
2 水窖在西北地區(qū)的應用
2.1 水窖工程的適用條件
2.2 水窖工程的特點
2.3 集雨工程常見水窖類型
2.3.1 混凝土球形水窖
2.3.2 混凝土薄殼圓柱形水窖
2.3.3 窯式水窖
2.3.4 紅膠泥水窖
2.3.5 固化土水窖
2.3.6 橡塑水窖
2.4 水窖建設狀況
2.4.1 水窖選址
2.4.2 水窖類型和尺寸
2.4.3 水窖容積
2.4.4 水窖施工
3 窖水的收集與利用
3.1 趙家村情況簡介
3.2 水資源狀況
3.3 雨水集蓄過程
3.4 水窖利用狀況
3.5 窖水使用狀況
3.5.1 趙家村用水實情
3.5.2 用水量比對和分析
3.6 水窖可集水量
3.6.1 水窖可集水量計算
3.6.2 水窖可集水量模型探究
3.7 窖水的水質狀況
3.7.1 雨水與窖水的水質對比
3.7.2 不同住戶的窖水水質比較
3.8 窖水水質影響因素分析
3.8.1 地理環(huán)境的影響
3.8.2 集雨面的影響
3.8.3 不同材質和型式的水窖的影響
3.8.4 清淤方式和周期的影響
3.9 改善窖水水質的途徑和方法
4 集雨場面研究
4.1 集流面狀況
4.1.1 集流面類型
4.1.2 集流面表面粗糙程度
4.1.3 集流面坡度探究
4.2 集雨場表面土壤離子釋放特征研究
4.2.1 實驗材料和方法
4.2.2 實驗結果及分析
4.2.3 小結
5 結論與展望
5.1 結論
5.2 不足與展望
致謝
參考文獻
攻讀學位期間所發(fā)表的學術論文
【參考文獻】:
期刊論文
[1]山西省農村居民生活用水定額初探[J]. 王瑞芬. 水利經濟. 2011(05)
[2]我國城市雨水利用的現(xiàn)狀與技術分析[J]. 羅英明.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 2011(19)
[3]水窖集雨水水質規(guī)律研究[J]. 宋小三,張國珍,何春生,王三反. 蘭州交通大學學報. 2011(03)
[4]不同集雨面及水窖形式下的窖水水質分析[J]. 謝薇,秦克麗,丁昆侖,孫文海. 灌溉排水學報. 2011(01)
[5]北京市山區(qū)農村生活飲用水用水量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J]. 付慧英,劉慧生,李勇. 職業(yè)與健康. 2010(23)
[6]渭北旱塬近40年降水波動特征及作物干旱指標分析計算[J]. 馬延慶,劉新生,劉長民,馬文,王英. 干旱地區(qū)農業(yè)研究. 2010(05)
[7]PAC強化混凝處理西北村鎮(zhèn)集雨窖水的試驗研究[J]. 武福平,鄢秀軍,任崴,張國珍,劉玲花. 凈水技術. 2010(02)
[8]黃土塬地區(qū)集雨窖水水源地優(yōu)選[J]. 張國珍,趙偉娜,何春生,武福平,米宗敏,劉玲花. 生態(tài)學雜志. 2010(04)
[9]不同材質水窖貯存雨水水質變化特征[J]. 趙文君,高建恩,許秀泉,王廣周. 水土保持學報. 2010(01)
[10]降雨作用下坡面侵蝕的水動力機理[J]. 吳永,何思明,李新坡. 生態(tài)環(huán)境. 2008(06)
博士論文
[1]基于農戶尺度的半干旱區(qū)集雨生態(tài)農業(yè)技術體系的行為響應機理及影響因素分析[D]. 何雪鋒.蘭州大學 2007
碩士論文
[1]窖水水質影響因素的初步研究[D]. 王廣周.中國科學院研究生院(教育部水土保持與生態(tài)環(huán)境研究中心) 2008
[2]山東省飲水安全評價研究[D]. 段金葉.首都師范大學 2007
[3]城市周邊山區(qū)雨水集蓄利用模式研究[D]. 張茂國.山東大學 2006
本文編號:3673255
本文鏈接:http://sikaile.net/nykjlw/nygclw/3673255.html
教材專著